江南别墅之谜_习达元【完结】(43)

阅读记录

  “你撕吧!我们还可以把它冲洗出一千套,一万套出来。”姚威面带冷笑。“你撕得完吗?”

  孙连城的造反派劲头一下子就被打熄了火。“姚……”这时,他已不知如何称呼姚威,只得呐呐地问:“你……们想么样办?”

  “跟我们走!”戴口罩的壮汉低吼。

  “上哪?”只剩下求生的心理在孙连城的脑中翻滚。

  “这你不用问了。”姚威又露出了弥勒佛般的笑脸说:“我们不会害你的!不然,就在这儿不是一样?”

  从钻进汽车到下车,孙连城不知汽车拐了多少弯,走了多长时间。从灯光灿烂的夏江市,汽车一直开到四面沉黑、阒无一人的一座大屋前停下来。三人下车后,前面立即过来两个拿着马灯的人,在马灯昏黄摇曳的灯光下,可以看到那依稀可辨的藤葛漫延的门楼和飞檐。从外表看,这大屋既象座古宅,又象是座古庙。在春寒的冷风,惨澹的雪夜中,更显得幽暗、阴森、可怕。

  三人随那两盏马灯进屋后,在又窄又高的甬道里走了一会,这时,前面的人,回头作了个叫他们停下来的手势,就从那花格门进里面去了。刹时,漆黑一片,只听见门里紧一阵、松一阵的脚步声。过了一会,才听见身后的大汉在肩头搡了一把说:“走吧!”

  刚走进格门,从前面的甬道中似乎隐约见到了灯光烛影。孙连城心一横,加快了步伐走进去。孙连城抬头一看,在近一百二十个平方的大厅里,只摆了一张太师椅。椅上,坐着个黑衣黑帽,只露两眼的蒙面人。大厅的两根大柱边,点着两支大蜡烛,四处墙角里,挂有四盏马灯。在穿堂风的吹打下,灯光摇曳,烛火闪烁,更显出神秘而又令人紧张的气氛。

  “孙连城同志!”姚威和那大汉刚刚闪在一边,那蒙面人就开了口:“真难得请你哪!”

  “哦,是个女人!”孙连城也不禁一惊,死去的崔冬梅的形象,可怕地回复到他的脑中。他四下望了望,声音颤抖地问:“请……请问,你们是哪个司令部的?把我弄到这里来……呃,请问有么事?”孙连城几乎语无伦次了。

  “嘻嘻嘻……”那女人轻轻地笑了笑。告诉你,我们是三合司令部的,怎么,愿意跟我们合作吗?”

  “跟你们合作?是哪里的三合司令部?”

  “嘿嘿,我们的三合就是天时、地利、人和这三合,怎么?你看姚威同志还不是跟我们合作,他的官不是比你还大嘛!”

  “不,我想退出斗争的旋涡,安安静静地生活。”

  “这我们知道!”蒙面女人的嘻笑和说话的声音,又甜又脆又好听。“孙先生,你对我们一无所知,我们对你可是了如指掌罗!”

  孙连城一阵发悚,他明白这话里的份量:“你们想叫我干什么?”

  “发财!”蒙面人又嘻嘻一笑。“发大财,我的孙连城同志,你愿意吗?”

  “这……”孙连城更加惶惑。

  “好吧!”蒙面女人拖长了声音,冷冷一笑。“就全告诉你吧!我们早就发现你是个人才,是个干我们这一行的人才!你家庭出身好,社会关系好,又是造反派里颇得人心的副主任。一个表面上白璧无瑕的共产党员,实际上是盗窃国家财产、杀人灭口的罪犯。怎么样,这样的开场白,你喜欢吗?”蒙面女人象在斟酌字句,又有点讥刺揶揄。不过,象你那么小敲小打,实在是不够味儿。我们是想请你参加到我们里面来,大捞他一笔,就一块去国外享福,孙连城同志,行吗?”

  “不,我不想再干了!”

  “嘿嘿嘿……”蒙面人一阵冷笑。“孙连城,我看你别忙着回答,想一想嘛。今天来哪,孙先生愿意干,就按会规宣个誓。从今以后,咱们携手合作。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如果孙先生执意不肯跟我们合作,那也好。反正你们崔书记的冤魂在等着,她能无缘无故自杀,难道孙先生就不能畏罪自杀?”

  “你……”孙连城已经吓得发抖。“你们究竟是么人?”

  正文 二十三 谜中谜

  二十三谜中谜

  “嘻嘻嘻……”蒙面人又轻轻地笑了笑说:“别慌嘛,孙连城同志!待会不管结果如何,姚先生他们都会明明白白地告诉你的!”说着,蒙面人从太师椅上站起身来,冉冉向后厅走去。临出门时,又回过头来说:“孙先生,这事可得你自个儿拿主意,我可没时间奉陪哪。”

  直到孙连城歃血宣过誓,才知道他们是已成立三百多年,遍布香港、台湾、美国,意大利,日本的黑社会组织三合会。刚才那个神秘的女人,就是三合会的大头领金菊花。当孙连城听完姚威的介绍,还是狐疑地望着姚威,根本不相信地摇了摇头,脸上竟露出了一阵讥讽的神态。

  “哈哈哈……”姚威见孙连城疑惑而带讥笑的神色,便绽开弥勒佛一样的笑脸说:“我知道你不会相信,在中国经过这些年的政治运动后,还会有我们这种秘密的帮会组织存在,是不是?对,在这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度里,这件事就象天方夜谭一样,叫人难以置信。不过,自解收前夕,三合会早就移去了香港等地。解放后的一系列政治运动,几乎与我们无关。目前尚在国内的三合会,也是由反右以后才从国外偷偷移进来的。原来留下的极少数人,既不搞什么活动,又不介入政治,加之组织严密,不轻易发展人。而政府当局,只注意大的方面,忽略了我们这些小的方面,所以我们就侥幸地生存下来。这次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局面,我们认为时机已到,决心设法取走我们已盯了几十年的一笔大财宝。”

52书库推荐浏览: 习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