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孤儿院建在一家二战期间美国援助的疗养院旧址上,几十年来都没怎么翻修,外墙是高高的红砖砌的,原来刷绿漆的医患大楼被涂成了象牙白。原本疗养院的绿化就做的非常的好,几十年的沉淀下来到处绿树如茵,青苔满布,葱茏间很是古朴。
不过这些建筑的年份太久了,已经被划在了危楼的行列,市政厅估计是一直没有腾出资金来翻修,不然这有些历史的建筑估计早就被推倒了。
推倒也好,至少孩子的生活条件能提高些。
徐林开车到紧闭的大门前,在车内望不到一个人影,他下了车,走到栅栏门前向里边张望,门后有大大的影壁,什么也望不到。
拍了拍铁栅栏,铁栅栏很是隆隆隆的响了一阵。
“有人在吗?”
门后有个瘸腿的老汉一瘸一拐的走了过来,他看起来很凶,一脸的大胡子。
“你是干什么的?”
“我来看看孩子,想给他们送点书。”
他走到门前,看着徐林,没有开门。
“哪个单位的?”
“个人。”
那个人上下打量了徐林一眼,解开了门上的铁链子,“进去吧,车可不准开进去。”
徐林哎了一声,上车把车停到一边,他就在门口等着,等徐林从后备箱一提一提的拿出书来,那个老汉看看徐林的桑塔纳,再看看徐林。
“个人送这么多书?”
“难得尽点爱心。”
“你们这些年轻人也就是突然心血来潮,不知道什么时候脑袋发热才跑到孤儿院假模假样的献献爱心,经年八辈子的想不起做点好事儿来。”
老汉帮徐林提了一些书,边走边说,“不过能偶尔有点爱心就挺好了,现在的人个顶个儿的自私,能良心发现就总算是有良心。你这种突然想起献爱心的年轻人,十个有八个是送书,就不能多动动脑子,哪怕事先跟我们打声招呼,你们不知道孩子们缺什么,就一个劲儿的瞎买,还不如捐点钱过来。”
他站在一个缺了灯泡的路灯下边,顿住脚抬起头指着灯口,“你看看,你要是能多来两次,下次来能带个灯泡搬个椅子把这个路灯修好,就比你一来买一堆没用的书强得多。买书也没错,就怕你们这些年轻人不问不言的跑去新华书店卷上一排书送过来,倒是年年有人送,送书的都是不同的人,送来的书都是一个样。”
徐林跟着他走过一条廊道,来到了孤儿院的图书馆,他把捆书的棉绳用一把卡刀割开,拿起放在最上面的一本书。
“这本《绿野仙踪》这里有六十几本,还有这个《格林童话》,有一百多本。你瞧瞧你们这些人,这里是孤儿院不是幼儿园,多大的幼儿园也不用这么多带拼音的童话。不要把孤儿院的孩子都想成是被人抛弃的弱智残疾,这里是有不少的孩子身体上有缺陷,但他们有些地方比你们这些健康人还要出色一百倍。你要是能捐一本《时间简史》或者是巴赫的《十二平均律曲集》,我会高看你一眼。可你们这些人永远想不到,这里的孩子在某些领域有你们想象不到的天赋。”
徐林看了一眼面前的书架,惭愧的发现确实摆满了一排排同样的《伊索寓言》、《格林童话》之类的书,多得密密麻麻,不一样的书却实在的匮乏。。
“是我想当然了,下次一定提前打个招呼,看看孩子们真正缺什么,再过来。”
老汉拿眼白斜了我一眼,“你还能有下次。”
“自然有的。”
“要看看孩子们?”老汉看徐林还戳在那儿,问道。
“不了,下次吧。您怎么称呼。”
老汉扭头又在翻弄书架上的书册,头也没回闷声闷气的答了一句,“姓王。”
之后的每个周末徐林都会去孤儿院转转,第二次去的时候他只带了两个钨丝灯泡,把孤儿院坏掉的那盏路灯修好了,再之后偶尔给孩子们带去一些小礼物,或者就是单纯的坐在冬青旁的长椅上看着孩子们嬉闹。王老头看他没有食言,每个周末都会准时过来,倒是对他刮目相看了,脸色也缓和了不少。俩人偶尔还会交谈几句,慢慢地熟络了徐林才知道,原来这个姓王的大爷就是孤儿院的院长,孤儿院的人手实在不够,他这个瘸子就是忙的兜兜转也没有得出个修路灯的功夫。
“孤儿院在山上,什么东西都不方便,你下次来带两盒阿司匹林来,院里有个小孩儿发烧了。”
“好。”
王老头总是理直气壮的使唤着徐林,徐林每次都应承下来,有一天老头把徐林叫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我眼神不好,你帮我找个被人领养的孩子,叫田大海,呦……忘了几几年的事儿了,你自己找吧,查查他养父母的联系方式,听说这孩子生父母回来了。”
“好。”徐林的眼角跳了跳,王老头很大方的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他,转身出去了。
徐林打开了那摞南山孤儿院领养记录簿,一页一页的翻下去。
傍晚徐林拿着一页抄好的联络地址找到了王老头。
“找到了。”
“成,你该走走吧。”
徐林出了门,坐在吴会涛的那辆桑塔纳里,又从怀里掏出了一张纸条。
52书库推荐浏览: 折木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