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有一天,X放学回家的时候,从门口就听到四合院里热闹无比,又是鞭炮又是人声鼎沸的。仔细听来,却又像是在念诵经文。不一会儿,几个穿着长衫的人被父母送出了门口。从那以后,X再也没有连续生病或者遇到什么奇怪的事情,也不再做古怪的梦了(他一直觉得前几天是在做噩梦)。而猫也一直留在X家,直到几个月前才寿终正寝。
“你觉得那是什么?”我问。
X一边倒啤酒一边摇头说不知道。
“当时没有勇气回头。即使现在想来,也会觉得背后发凉。似乎还有一双眼睛,在我的后脑勺上方盯着我看一样。”
X说着在大夏天里打了一个寒颤。
第6章 6-像陀螺一样旋转
南方的许多城市和北方城市的习俗不一样。例如,在中元节这一天,北方讲究的是尽量入夜不出门,避免涉水;而南方一些城市却保持着在中元节这一天一定要上街欢庆的习俗,锣鼓齐鸣鞭炮震天,无论大人孩子都会出街庆祝。
去年中元节,我因为天气原因飞机被困N市,只好被迫在陌生的城市里留宿一晚。而N市正是保留着中原狂欢习俗的南方城市之一。
于是出于好奇,我连夜赶到市区,打算体验一次“鬼节”狂欢再离开。
就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念头,我和Z在喧闹的N市街头,不期而遇。
Z是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女孩,职业是记者,属于“自来熟”职业之一。她告诉我,每年这个时候她都会参加当地的节日庆典,不仅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晚上的□□和焰火晚会。她一边热情的向我介绍,一边单方面的宣布要当我的“鬼节”导游。我没什么理由拒绝,只好依了她。
入夜刚八点多,街头巷尾就已经人头攒动,庆典正要开始。先是锣鼓喧天的高跷表演,然后是带着面具的舞刀队伍,最后又是浩浩荡荡的众仙家神游人间,看得人惊呼一阵。整条街被□□队伍、观看人群、小商小贩挤得满满当当,几乎是要在人群缝隙间勉强挪动。
我和Z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当地的小吃店,幸运的在角落里还有两个位置。
“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吗?”刚落座,Z就直接抛给我这样一个问题。
我愣了一下,然后笑出声了,说道:“当然。”
“为什么?”
“为什么不?”
“你见过吗?”Z问。
我摇头。又问她:“你呢?相信吗?又见过吗?”
Z有些若有所思,然后说道:“我不太确定。”
话题聊到这里,我就知道收不住了。
两碗凉粉被端了上来,Z在上面加了一些酸梅粉,搅拌却又迟迟没吃。
Z的工作和我很相似,都是需要东奔西跑找素材的命,所以常年在外住酒店过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我是一个大老爷们儿似乎从来也没介意过,但是细想,一个女孩子这样奔波,多少还是有些让人心疼的。之前她还只身去过地震灾区、洪水现场等等,她每每提起这些事情都像是在说一件趣闻,但我听着却心惊胆战的。唯独说起接下来的这个话题时,明明不确定的感觉更多,语气反而沉重很多,但对我来说却更像是听趣闻的心情。
当然,这是我还没有听这个故事之前的庆典之中的心情。
Z的故事
这件事情发生在几年前的一个冬天,那时候南方雪灾,她被报社派到偏远地区报道灾情。与她同行的还有一个摄像前辈,也是一名女生。就这样,两个女生在长途汽车上颠簸了半天,下车又转站继续坐了一个小时的被泥巴包裹住的小中巴车,这才快到达灾区。
因为大雪封路,从小中巴车上下来,两人又背着器材徒步了近四十分钟才算完全到达了受灾小镇。
这是一个在山区里的小镇,人口不多,年轻的大部分都外出打工了,剩下的大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这个小镇潦倒程度一目了然,雪上加霜,仿佛就是为此时此刻的这个小镇存在的。那时候,镇上的白菜都涨到十几块钱一斤了,却依然供不应求。特别是婴儿奶粉、瓜果蔬菜这样稀疏平常的东西,顿时成为了稀缺品。
刚到达小镇的时候,Z和同事一脸茫然。大雪还在下,积雪已经覆盖了行人道。街道冷清,几乎看不到生气,连一只鸟儿或者流浪狗都没有。来时匆忙,并没有提前预定住宿,她们只好拖着箱子背着器材沿街寻找一个落脚之处。
幸运的是小镇不大,镇上唯一的招待所因为雪灾完全空了下来。敲了半天门又说明了来意,店家很快热情的接待了他们。
“第一次觉得热汤面这么好吃。”Z回忆着说道。
在寒冷的天气里颠簸了一整天,店家忽然端来的两碗热汤面,顿时让多愁善感的Z感到热泪盈眶。一边嗦着鼻涕一边连汤带面吃了个底朝天。
南方的冬天和北方也不一样。南方没有暖气,在屋里的温度和屋外感觉几乎相差无几,除了有砖瓦可避风雨之外,温度却一直保持在五六度而已。
吃完热汤面,两个女生决定回房间洗个热水澡,好好休息一个晚上,为第二天出发做好准备。
镇上的招待所有些年头了,地板是木质地板,楼梯是木制楼梯,房门是木制房门,窗户是木制窗户镶了四片玻璃。这样一栋陈年老旧的建筑,感觉像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耄耋之人,一点风吹草动对它来说都是一种威胁,更别说这么大的风雪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海悦家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