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档案柜里,所有的都贴着标签呢。”中尉走到一个大铁柜前,拉开抽屉,取出了霍恩的另一支枪,“那么,现在你想了解点什么?”
“请你同时端起那两支枪,”埃勒里像是在打趣儿似的说,“一手一支,中尉。”
专家带着不解的神情顺从地照做了:“好了,还怎么着?”
“我弄不清是不是我的想象,似乎有一把枪比另一把稍稍重一点,是这样吗?”
“诺尔斯,你这老家伙,难道你总要回答这种荒诞不经的问题吗?”中尉解嘲地说着,大笑起来,“上帝慈悲,奎因,就这事儿?干什么这么认真?我一分钟就能给你判断出来。老实说,我确实觉着一支轻点儿、一支重点儿。不过,我得确认一下。”
他把两支枪分别放到一架天平上称量了一遍,点点头说:“还真是的,长官。这把贴着标签的比你新拿来的足足重上两盎司。”
“啊哈,”埃勒里满意地叫了一声,“多么美妙呀。”
专家斜眼看着他:“我猜,这回没问的了,你不至于让我辨认这两把左轮都是不是真的属于霍恩吧?我是说——它们的确都属于霍恩,对吧?”
“天呐,没错儿。”埃勒里说,“这一点问题都没有。中尉,如果我告诉你刚才你帮我鉴定的事情有多么关键,你一定会非常得意的。”他两只手掌兴奋地对搓着,“干得太漂亮了!”他又是叹息又是微笑,“你可以把第二支枪也贴封起来了,中尉,好好收着吧。也许很快我们就得把它们尽数归还了。另外问一句,”他提高了嗓门,“你觉得那支枪会不会特意制作得比另一支重?要知道,两把枪是同时打造的——特地为霍恩定做的。”
“很可能如此。”诺尔斯中尉点头认可,“如果霍恩是个双枪客——总是使用两把枪的话——很可能对每支枪的手感有特殊要求。但也不一定就是这个原因。”他连忙又加上一句,“也许是枪械作坊制造中的误差。有些老作坊做的东西不是很精细。”
“我认为这对枪制作得很精心,”埃勒里说,“好了,中尉,感谢你花的这十分钟,让我大获而归。改日再见吧。”
他很快离开了弹道研究部。在走廊里他慢下脚步微笑了一下,若有所思地摘下夹鼻眼镜擦拭起来。
——
【注】吉姆·布卢佐:美国派克县民谣作者、诗人兼作家。约翰·海伊创作的小说人物,密西西比河上蒸汽船舶机械师,其为从大火中挽救旅客而自己被活活烧死。
【注】布朗克斯:美国纽约市五个行政区之一。为多所高等学府所在地。
第十四章 踟蹰不前
在第五行政区作为首都重地的这个城市里,某个碌碌如常的下午。机构庞大、人员松散的刑侦部和刑警部共议要案,但除了用那条警界不朽的口号宽慰自己外,众人一筹莫展。那句老话是:总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在古英语中这句话具有非常良好的语义。但在他们的业务上意味着一个无可奈何的等待时期。然而,正是由于行动毫无结果、探查一无所获,这个所谓的“等待时期”实际上是一个充满疯狂、激烈、锲而不舍的侦查行动的时期。这种行动往往是被动的;但同时,那个即将“水落石出”的真相也正潜行在它自己特定的时限之中——或许就是所谓的心理限期吧。大多数明智的警探处在这种狂乱而无效的行动期间往往采取一种保守的平静心态——类似听天由命的状态。行动也就是纯粹的体能付出,满足一下尽职尽责的职业要求而已。
埃勒里·奎因对这种状况心知肚明,加之他没有例行的职责,于是也静下心来,耐住性子等待。然而那位令人尊敬的奎因警官身负维持城市治安的大任,为此每年从财政厅领取五千九百美元的薪金,岂能坐等机缘;何况头上还顶着来自那位凶神恶煞般的警局现任局长的高压。局长大人原本正惬意地在阳光灿烂的佛罗里达沙滩上度假,突然被四处流传得耸人听闻的霍恩惨案勾回了警察局,一个美妙的假期就这样泡汤了,满腔怒气不撒在奎因警官头上才怪。
雷霆怒吼之下,奎因警官无言以对,只有灰着脸听训的分儿。回到他的刑侦部,他才恢复了流畅的谈吐和红润的脸色。对这个故事涉及的所有角色来说,这段日子都是一个艰难的适应期。
例行的公事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巴克·霍恩遇害前几周内的活动情况被反复调查,以致刑侦组的探员对频频书写这种报告已经不耐烦了,“干脆就写一份,复制它一打子算了。”瑞特抱怨道。瑞特自然是个动不动就牢骚满腹的家伙,然而这次公平地说,罪不在他;因为第十二份报告与第一份没有多大差别。受害者在他最后几个星期里的生活单纯得就像丹麦女王玛蒂尔塔;他所有的通信都被详查过,内容清白,无懈可击,像被榨干的柠檬;他在东部的老朋友和老熟人们也都逐一盘问过,供词一概稀松平常,无关紧要;怀俄明与纽约之间以及好莱坞与纽约之间的电话热线飞速串接着问问答答,而最终收获还是一个零。
看来问题至少可以这样定论——天地之间并没有任何一个人存在向巴克·霍恩索命的动机。当然,独臂伍迪是个昭彰的例外,而他的残废又使他干干净净地被从惟一嫌疑人名单上划去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美]埃勒里·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