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阙神兵+鎏金绿度母像_夜湖月【完结】(34)

阅读记录

  闹鬼传闻

  一时店内诸人各自吃茶聊天,说起方才孙二、张平,似是意犹未尽,小二见狄仁杰这边吃过了早饭,便过来续上热茶,一面收拾空碗,一面听着客人闲话,还不时插上一句。只听一人故作神秘道:“这两人天不亮出来,想是路上撞了什么邪罢。”小二嘴快回了一句:“会不会经过了高家村?”早另有人道:“去去,瞎说什么,谁会往那条路走!”“就是,附近村子都知道,怎会往那里去。”其余诸人也大不以为然。

  狄仁杰听得奇怪,招呼小二过来,笑道:“小二哥,什么撞邪?我们是外地来的,你也给我们说说?”一边叫狄春取了两个钱来给他,那小二见惯了往来各色人等,嘴甜机灵,看狄仁杰慈眉善目,猜是带了仆从子侄出门游历的,专好听些个奇闻异事,便乘机卖弄地说了起来:“老先生,您不知道,离镇上二十多里地,有个村子叫高家村,十分古怪,虽说是个村子,但几十年前就荒废了,并没有人住,只有些破屋子空留在那里。”

  狄春插道:“那有什么古怪的?”

  小二道:“怪就怪在,要是外人误入了村子,常常会迷路,大白天的转上老半天出不来,附近村子的人都不进去,各家也再三叮嘱小孩,不要去玩耍,老人们都说那叫‘鬼打墙’。”

  狄仁杰道:“好好一个村子,怎么就荒废不要了呢?”

  另有一人说道:“听我们村的老孙头说,那村子里葬了先朝时的一个什么王来着——好象是叫‘兰陵’,他生前打仗喜欢戴个面具——听来倒象是个女的,死后把手下兵将也带进了坟里,如果有人得到他的面具,就可以调动这些阴兵呢!所以这村子阴气太重,村里先还有几十户人家,后来就死绝啦。据说还有人见过这些阴兵阴将出来,不过除了叫人迷路,倒也没有为害乡里。”原来这人也被小二的话吸引了,忍不住讲起来。

  狄仁杰道:“是‘兰陵郡王’么?”

  “对对,好象就是。”那人挠挠头道。

  “嗯,我也听老人们说起过。”另一桌上的人也说道。

  狄春奇道:“真有这种事?别是大伙传来传去,自己吓自己罢。”

  小二急道:“怎么没有?这鬼神之事定是有的,前两日,几位洛阳过来的客人还说起宫里闹鬼的事,据说那鬼头戴面具,衣着打扮就跟‘大面’舞戏里的一样,害了好些人呢!前日县衙和洛阳还来了几位官差,就是往高家村去的,在咱们店里吃饭时,我悄悄听了,好像说什么‘丽景门’,什么‘鬼面出世’的。”刚说到这里,那掌柜的本在柜上照看着,见小二胡言乱语,竟讲到官府的事上,忙出声喝道:“瞎嚼什么舌根,有这闲功夫,不去后院劈点柴来!”小二自知失言,缩了缩头,溜去后面了。

  旁有一人轻声道:“怪不得那日有几个官差模样的人鬼哭狼嚎地被人抬走了,敢情是冒犯了阴兵鬼神了。”小镇本不大,他这么一提,在座诸人倒象是都听过这么回事,此时想想,也有点后怕起来,大家不敢再说什么。狄仁杰与李元芳、狄春面面相觑,心下暗想:世上哪有什么阴兵作怪,这当中怕是有些蹊跷。

  李元芳无意转头一看,邻座的高个子不知什么时候已走了。

  荒村墓洞

  狄仁杰与李元芳打听了去高家村的路,为免引人注目,也不用车,只骑马循路而去,狄春自留在客栈顾看行李不提。行了一程,雪已停了,果然雪野里一片破败的村子倚坡而建,村前道路因久无人行,也淹在雪泥里几不可见。

  狄仁杰与李元芳走进村来,随便找棵树把马栓了,见房屋破败,有的屋顶已塌,只留了几面断垣残壁,有的远看还好,走近了才见几扇木门破窗半斜地倒在雪地里,显得分外凄凉,村中道路狭窄,又倚着山坡之势,有高有低,七转八拐,狄仁杰一面默默而行,一面仔细查看四周,转了片刻,李元芳只觉得破屋子到处都差不多,也认不出方才进来之处了,不由道:“果然那小二说得不错,这村里的路确有几分古怪。”

  狄仁杰笑道:“元芳,你可发现,这里不仅道路错综复杂,我们在村内转了这些时,总是在坡下打圈,坡上那些看着就在眼前的坟茔,却总是无法走近?”

  李元芳低头看看雪地上踩出的纷乱脚印,皱眉道:“不错,这是怎么回事?”

  “方才我一路走来,就觉得村落布局十分奇巧罕见,应是按九宫八卦之阵所建,虽然现已败落,仍可看出当年初建时房屋高低错落,道路结构精巧,外人不明其中之理,难免会有迷路之感。如此费心设计,想是不愿外人进入坡上坟地,难道上面真是高长恭的埋骨之处?”

  狄仁杰微一沉吟,道:“元芳,你跟着我来。”

  李元芳紧随了狄仁杰,二人时而沿路,时而穿过房屋柴篱,有时明明有路,却偏向树木院墙走去,倒也都走得通,李元芳心中暗暗称奇,如此半晌,果然走出了那迷宫般的村舍,李元芳立在坡上回头再看村子,此时居高临下,望去只见村落格局精巧别致,方才也不知怎么拐出来的,不由叹道:“真是什么都难不倒大人。”

52书库推荐浏览: 夜湖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