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阙神兵+鎏金绿度母像_夜湖月【完结】(37)

阅读记录

  李元芳心中一凛,望向狄仁杰:村中还另有他人。

  从窗格望去,为首的官差大怒,喝道:“你是什么人?鬼鬼祟祟,定是逆贼同党!”

  只听那人笑道:“爷爷我可没空跟你们玩——”,话音未落,官差□的马忽地嘶叫起来,立身一甩,竟将那为首的官差抛落在地,又听一声哨音响起,那马不顾主人死活,撒开四蹄奔入村中,一条人影稳稳落在马背上,不过一眨眼间,已跃过村口众人,飞驰而去。

  这里众多衙役眼见那马忽似长了翅膀一般,腾空自头项跃过,早惊得呆了,半晌才想起长官滚在雪地里,方七手八脚去扶,那为首的不想“逆贼”如此厉害,在众人面前大丢面子,恼羞成怒,一连声地喝骂众人去追,可一人一骑早去得远了,茫茫雪野,哪里还追得上?

  狄仁杰与李元芳在屋内眼瞧着那人召唤马匹、飞身跃上、纵马冲出包围,身姿洒脱,一气呵成,动作之快叫人连他是何模样也未看清,也觉大为惊异,李元芳不由赞道:“好马术!”

  “村口不见此人足迹,应是雪未停之前,已先我们一步,经祠堂而入坡上洞室。他与我们走的方向不同,却目的明确,想必是为了洞中之物而来,但恐怕要找之物并未得手,才会在村中停留许久。”狄仁杰略一沉吟,道:“宫中闹鬼,事关谋反,看来我们要尽早赶到洛阳才是。”

  李元芳点点头,道:“他这一走,正好解了我们的围,看似对我们倒没有恶意。”

  重逢

  入夜,县衙值房内,值守的衙役正愁天寒夜长,偷偷地在房中生了小炭炉,将酒温在上面,就些小食,一面吃酒,一面打发时光。灯火昏黄,房内又暖意融融,正有几分昏昏欲睡时,忽然眼前一花,见一颀长身影立在面前,衙役吃了一惊,抬头看时:那男子面容清瞿,剑眉入鬓,一双凤眼正微含笑意地看向自己。看他似无恶意,衙役不觉把刚拎起的心稍稍放了一点下来。只听他道:“不必惊慌,我只要知道,前日在高家村撞了邪的人现在哪里?”

  那衙役本以为来人胆敢乘夜潜入县衙,定是要作什么大案,不料是问这一句,愣了一愣,道:“人都已死了,停在后衙仵作房内。”话刚说完,只觉脑后一麻,一阵困意袭来,矇眬中似还听到他说“多谢了,你先睡会罢。”

  李元芳将那衙役轻轻扶了靠在椅背上,出了值房,辨认方向,向后衙寻去。

  仵作房内,静静停着三具尸体,皆以白布盖了,虽然天气寒冷,却有一股恶臭隐浮在空中,李元芳走近掀开白布,月光之下,饶是他多年办案,见过不少死因各异的尸体,仍不免吃了一惊,尸体面部皮肤已无一处完好,布满了大小不一,凹凸不平的泡,有些已经腐烂,五官早扭曲变位,一个眼珠也从眼框内挤了出来,说不出的狰狞可怖。李元芳皱了皱眉,将布往下褪去,见尸体衣物已被剪开,全身上下竟都是如此,心中惊骇不已,究意是什么东西,能如此致人以死?再看其余两具尸体,也是一般形状,想来当初死状极惨。

  李元芳不愿多作停留,仍俏声潜出县衙,连夜赶往洛阳,此时狄仁杰与狄春已先行一步,在去往洛阳的路上了。

  少时出了镇甸,日间积雪虽已有融化,但官道两旁、树木草丛间仍留有不少,映着月光,晶莹剔透,使得夜间的道路清晰可见。此时四野静寂无人,不必担心马蹄溅起的泥浆乱飞,李元芳纵马而行,料能在天亮时赶上狄仁杰。

  忽听后面蹄声得得,像有人追赶上来,李元芳心下留意,却不放缓,又闻一阵笛声悠悠传来,似是欢喜,又似着急。

  李元芳心中一动,勒马停住,回身看时,见夜色中一匹白马飞奔过来,马上坐一女子,淡色的衣衫和长发随风扬起,恍若雪夜里的精灵在起舞,奔到近前,那女子翻身下马,手中紧握着一支短笛,也不顾满面的泪水,一双杏目定定地望着李元芳,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李元芳下得马来,缓步向前,仍是三年前那日一样的笑容,柔声道:“玉儿,是你么?”

  阿玉早一头扑进李元芳的怀中,像个孩子似的哭了起来,李元芳无奈,只得轻抚阿玉肩头,也不知如何劝解。哭了一阵,阿玉忽觉脸上发烫,好在夜色中也看不分明,忙退开一步,抬头去看李元芳,泪光点点,星目如漆,一时却又破涕笑了起来。李元芳与她久别重逢,心中也大是欢喜,但见她仍是这般小孩心性,又自好笑,他哪里知道女孩儿家的心思?自从宁州一别,阿玉不知多少次想象再重逢时的情形,不知多少次在长安街头错将旁人认作李元芳,却不曾料到今日在这荒郊野外,能得重逢,心中喜悦,难以言语形容。

  阿玉自觉失态,低了头斜看一旁的白马,见月光下白马水汪汪的大眼睛也显出几分温柔之色,心中暗道:马儿马儿,你也知道我的心事么?

  李元芳奇道:“玉儿,你怎会在这里?”

  阿玉转头用手擦去泪痕,复又愁容满面:“近日宫中盛传闹鬼之事,你可听说了?——东宫几个宫婢离奇死亡,和你方才在县衙中看到的那几具尸体一样,也是全身溃烂,慢慢死去。临死之时都说恍惚看到头戴面具,身着‘大面’戏服的鬼魂。”

52书库推荐浏览: 夜湖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