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兄好手艺!”狄仁杰也不禁赞道。
只听门帘外一声轻笑,段九轻喝道:“玉儿又在捉弄人了,还不快快出来见过。”
帘子动处,已见一绿衫女子,约十六七岁的模样,也不施脂粉,倒叫人眼前清新一亮,走到段九身边,尤自掩口轻笑。
“这是小女,小名唤作阿玉,”段九又道:“玉儿快来见过狄大人和李将军。”
阿玉一一拜见,仍侍立段九身旁,一双秋瞳却偷偷向李元芳看去,再看看那人偶,忍不住又掩口笑起来,“爹爹,这李将军倒和您做的人偶有几分相像,都不会笑呢。”
听得狄仁杰哈哈一笑,段九轻斥:“休得无礼。”又道:“阿玉自小被我宠坏了,还望李兄见谅。”
李元芳忙道无妨,再看向那人偶时,眼中已隐隐有了几分笑意。
段九料狄仁杰此来必定有事,便对阿玉说道有几架灯笼订的正是今日交货,一时会有人来取,吩咐她去外间准备交割事宜。
一时阿玉自去,狄仁杰取出那鎏金度母像来,道:“今日登门,实是有事相求于段兄,段兄可听过‘七巧玲珑锁’之名?”
段九道:“自前隋至今,制锁名家,不外是‘江南殷氏’、‘辽阳林氏’和‘长安令狐氏’这几家,所制锁具各有千秋,上至宫中,下至百姓,所用的锁具十有八九出自这几家的作坊。若说这‘七巧玲珑锁’,倒也有几分来历。”
“太宗贞观年间,令狐氏这一代的掌门令狐朗天资聪颖,相传六七岁时已掌握了祖传各种锁具的构造之秘,便不屑于再做那寻常之锁,立志要造出几把绝世无双的锁来,如今传于世上的‘子午鸳鸯锁’、‘蝶翅花蕊锁’,还有‘七巧玲珑锁’等九把奇绝之锁就是令狐朗潜心研制而来,且这些锁一旦有人定制,只造一把,即将图纸毁去,故此每种只得一把,当然这等锁具并非寻常百姓能用的,订制之人多为王公贵族。但二十多年前,令狐氏满门因受岐王叛乱牵连,或杀或流,至令造锁技艺自此断绝,不复存世矣。”
“原来如此。”狄仁杰道:“段兄请看这度母佛像的莲座,可是‘七巧玲珑锁’?能否打开?”
段九接过佛像,仔细看去,片刻道:“我虽未见过‘七巧玲珑锁’,但看此锁工艺精湛,且有传说中‘七巧玲珑锁’的标记,应该不错。”说着又将佛像递至狄仁杰和李元芳面前,道:“二位可曾看到这莲瓣下的七个小孔?”
“此七个小孔正是‘七巧玲珑锁’之名的由来,相传当年令狐朗造出此锁,自恃构造精巧,没有开锁的秘钥,无人能解,制此七孔意为告知天下贼偷,纵有七次机会,也无人能开此锁,正是‘七擒七纵’之意。而每试开一次失败,就有一孔会变为实心,到最后一孔,若是仍然失败,便会带动锁内机括,将锁匣内存放之物毁去,令偷盗之人终不能得手。”
段九又道:“不知狄大人从何处得到此物,看锁下七孔,已有六孔变为实心,想要打开此锁,只有一次机会了。”
狄仁杰问道:“段兄可有把握?”
“此事说难也易,这‘七巧玲珑锁’本没有钥匙,要解此锁,只要一句口耳相传的密语。”
李元芳略一思索,道:“大人,此时要去寻那令狐氏的后人已不可能,此锁既是专为度母佛像而造,想那令狐朗制锁之时必有线索留下,这开锁的密语恐怕还需从佛像身上找起吧。”
“嗯。”狄仁杰站起身来,在屋内来回踱步,陷入沉思。一时三人无语。
过得片刻,只听狄仁杰自言道:“《度母本源记》中所载,一日,观世音菩萨观六道众生,发现受苦众生并未减少,顿生忧悲,双眼流出眼泪,其泪滴成莲花,莲花又变成了绿度母,佛母向观自在菩萨云:汝心勿忧闷,我为汝伴助,作度脱无量众生之事业。并说偈言:汝心勿忧闷,我誓为汝助;众生虽无量,我愿亦无量。——度母本是观音眼泪所化,若以河洛之数为例,正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又转向段九道:“一、三、五、七、九、为阳;二、四、六、八、十、为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左旋为五行万物相生之运行。故顺天而行是左旋,逆天而行是右旋。所以顺生逆死,左旋主生也。”
段九本是身怀奇术之人,极精于数术推演,闻言顿有所悟,当下便依法按动莲座上花瓣,只见他修长的十指拈起一片花瓣向外拉伸,又往左转动一格,又按下花瓣向内陷进,再往左转动六格,莲座内“咯”一声响,抬头看时,只见李元芳和狄仁杰均是摒气噤声,牢牢盯着佛像,段九轻疏一口气道:“幸不辱命。”说罢小心抬起佛像,一个菱花形铜盒便显露出来。
李元芳又惊又喜:“想不到密语竟是‘天一生水’这一稚龄童子都熟知之语。”
“不错,”狄仁杰道:“这开锁之密若只从繁奥复杂处想去,便要落入令狐朗的歧途了。却不曾想‘水’正是度母本源。”
52书库推荐浏览: 夜湖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