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顿了顿,道:“一来应了此事缘起为建造佛窟,二来将宝藏传于后来之人,可不正是迦叶尊者的使命么?想必入口的奥秘就在这上面了。”
众人依言一想,果然在理,不由大为兴奋,看来去伊阙寻宝之事竟是水到渠成了。狄仁杰望望天色,见李楷固一副摩拳擦掌的样子,微微一笑,道:“不如我们趁热打铁,即刻出发,现下不过午后,天黑之前赶到西山应该没什么问题——今日虽过了十五,却仍是月圆之夜。”李元芳、斛律冲等也早已心动,众人自然齐声应好,又听狄仁杰道:“吴伯也不必回去,就与狄春一同去购买些焰火、绳索之类,带了备用。”好在正值元宵,各式焰火遍布市集,他二人自去准备不提。
狄仁杰料来俊臣、候思止等人必不肯罢休,虽不怕他,但恐到时多生事端,吩咐李楷固先回府中,带上些人马,约在西山会合;另请斛律冲到段九处跑一趟,低声交待了他几句,李元芳与斛律冲对望一眼,心领神会,当下各人分头行事,不必一一细述。
莲花洞
伊阙在洛阳城南二十多里处,东面的香山与西面的龙门山隔水相对,远望犹如一座天然门阙,相传两山本为一体,正是大禹治水时,凿开山“门”,使伊水畅流,故春秋时就称为“伊阙”。 隋建都洛阳后,因宫城门面对“伊阙”而又称“龙门”,龙门山河壮丽,风景幽美,素为文人骚客所喜。自北魏始,历朝皇室又在两岸开凿石窟寺,其时已有数千佛龛、石像沿伊水两岸星罗棋布在崖壁上,犹有不少正在修筑之中。今日因才过了年,天气寒冷,又到傍晚,月亮初从东方升起,山林静默,暮色蔼蔼,四下里不见游人。
狄仁杰与李元芳、斛律冲、狄春并吴伯一行来到山下,弃马拾级而上,只见林木翠华落尽,密密的枝叉衬映山石间,平添了几分苍茫孤寂之美。时而又有大小佛洞出现在石壁上,因光线渐暗,一尊尊佛像雕塑融在山色里,叫人看不清楚面目,却有一种奇异的神秘充斥其间,众人都屏气凝神,不敢扰了这山之精灵。俯瞰山下,远近青灰色的山谷层层环抱,仿佛一只巨大的碗,在东西两山相连处开了道豁口,水流方可至此穿过,不见伊河波光,唯闻浅滩处的潺潺水声。
狄仁杰见众人神色凝重,个个闭口无言,不由笑道:“我们夜游伊阙,风光自与别时不同,元芳狄春,平常这等景致可不是轻易能看到的。”
李元芳一笑道:“大人,您知道,卑职对这些佛像、古迹,原就比较愚钝。”
狄春也道:“老爷,我们这不是来找那宝藏吗,我看天都快全黑了,找起来怕不容易啊。”
狄仁杰呵呵笑道:“你急什么,自会有人帮我们找到那处佛窟的。”说罢环顾四周山崖,点点头,看向李元芳。
此处已到山间一片平台,除去上来的路,左右各有两条岔道通去。李元芳会意,示意众人掩耳,提气向山中呼道:“来的可是候思止候将军?就请出来相见罢!”呼声在山林间回荡作响,惊得宿鸟纷纷飞起,众人只觉耳中轰鸣,果然前面不远处,跌跌撞撞涌出一支人马来,也不着军服,只作寻常家丁打扮,为首一人骑在马上,由随从牵着,走到近前来。
狄仁杰负手而立,冷眼看去,见那人身材短小,虽穿着华丽,却难掩一股恶俗之气,暗道此人既是地痞出身,倒也须怪不得他。
原来这候思止本是个家奴,以密告舒王元名与恒州刺史裴贞“谋反”起家,因这个诬告,害死了一大批人,但也受到天后亲自接见,赐他五品官职,他却极为无耻,还嫌官小,要当御史。其时天后问他:“你大字不识一个,怎么能当御史?”侯思止狡辩说:“獬豸虽然不识字,却专会触邪人。我不识字,可我有一片忠心,可以像獬豸那样惩治陛下的仇人”,由此而受到赏识,破格提升。
只听他在马上干笑几声,也不下来,只拱手道:“狄大人有礼了。在下正是候思止,蒙天后亲封为游击将军。今日登门去拜访您老人家,不想没见着,倒在这里碰上了,当真是巧啊。”
众人听他说得不伦不类,枉李元芳还称他一句“候将军”,都暗自皱眉,狄仁杰侧转过身,看向山岩,懒怠搭理。
斛律冲见他状极无礼,心念稍转,撮口轻声为哨,候思止跨下马儿一颠,便将他震得滚下地来,结结实实地摔了一交,这一下变故极快,他随行诸人和马夫都没有防备,已见他屁股着地,哼哼着爬不起来,忙都伸手去扶,只惧于候思止素日手段,不敢露出笑意。这边斛律冲和狄春却早已爽爽快快地笑出声来,候思止好不容易站稳了,回过神来,弄明白是斛律冲在捣鬼,方待骂人,眼前一花,已见李元芳立在自己身前不足一尺处,一惊,自然向后仰去,眼见得又要摔了。
李元芳本不愿多与他啰嗦,倒不想吓他这一跳,见他惊惧之下又要出丑,伸手一拉,扶住了他,沉声道:“候将军小心了,我只是问问:你世居洛阳,可知道这西山上,哪一处洞窟刻有一朵大莲花,并一个手持拐杖的老头陀?”因知这位候将军是个目不识丁的,李元芳已是耐着性子,尽量讲得明白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夜湖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