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四小名捕破案传奇_萨苏 【完结】(50)

阅读记录

警察手记(京师四小名捕破案传奇)

从建国门炸到天安门(下)(1)

如果看过《加里森敢死队》,或许有人还记得其中盟军突击队员在巴黎的大下水道总管里面和德军捉迷藏的镜头,《虎口脱险》也有类似情节。那宽敞得如同厅堂的下水道简直是游击运动的天堂。

可能很少有人想到,北京的下水道维护总管规模虽然和巴黎相比还有些差距,称之为地下胡同却也一点儿不算夸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盲流发现北京的下水井盖下面居然还有这样一个不花钱就能住的好地方,于是很多白天在地面活动的乞丐盲流,到了晚上就会钻到这里过他们的夜生活。天长日久,下水道里形成了一个不见光的地下世界。这里虽然肮脏,但堪称冬暖夏凉,盲流们各有各的地盘,自有一套所谓的秩序(这种秩序的规则和残酷,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甚至还有固定的烟酒乃至毒品买卖交易地点和私拉的电灯电线,就差弄个地下百货商场了。

这里也是北京警方管理的盲点。

在如同迷宫的地下管道里,和盲流们打对付土拔鼠一样的战争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虽然不能说任其发展吧,不下足够的人力物力,谁也没有勇气打这个地下北京城的主意。

然而,老尹他们接的一个案件让他们不得不动这个马蜂窝了。

劫持强奸案,从不同途径有线索报来:七个盲流,半个月前劫持了一个女的,经过了这么多天,甚至不知道那个女的是否还活着。

因为线索来源不同,很多部门都知道了这个情况。京城治安为一国要务,这样的多头案子很快惊动了上头,要求警方立即查明此案,解救被劫持的女子。

消息很快得到证实:确实有这样一件事,那女的还活着,被七个盲流藏在地下管道里面呢,具体在哪儿,可不清楚。

老尹他们用了引蛇出洞的法子,没费多大劲儿就把那七个人犯逮住交了差。

审讯中间,出了两个岔子。

第一个,是到底算不算强奸,这个事儿有点儿说不清。找到的那个女的一点儿苦大仇深的意思都没有,已经四五十岁,也是盲流中的一员。盲流里面颇有人说他们是你情我愿,那女的不曾反抗。地下世界的规则和道德观与地上世界迥然不同,七个盲流轻易被诱捕也是因为不觉得自己身上有什么案子。

于是就有审讯人员认为可以按照流氓处理,教育收容。

报上去,上边火了地上地下还出来两套法律了,我按哪个算?尤其对那个你情我愿不能接受,一个对七个,半个月,设身处地想一下,换你能不能你情我愿?

办案的警察张口结舌,没法回答这个问题,结果七个盲流都被判了强奸。

第二个就属于意外了。根据这几个盲流交代,他们经常在地下管道里纵横于北京城下,一不留神能从建国门走到天安门。

办案的警察们没觉得这段交代怎么重要,案卷交上去,上头当时就急了,天安门?!这三个字对北京警方来说可以促进肾上腺分泌,制造心脏病患者。这条名副其实的地下通道太危险了

想想吧,如果某个国家级的活动在进行中,有某某分子从这个地下通道钻过来,带两桶汽油、几枚炸弹溜到天安门底下放一个礼花什么的,那京师六扇门的大小档头都得喝耗子药去。

于是,警察们立即被布置任务,赶紧,清理地下管道,人抓,道封,彻底摧毁这个邪门的地下城。

这个突如其来的命令有点儿让人为难,毕竟这样的任务还是第一次,大家都没有太多经验。

首先把从建国门到天安门所有的地下井盖都封了,许出不许进。最初,收效不小,早晨爬出井盖的盲流悉数被抓,但这样一来,也引起了地下其他盲流的恐惧,他们不摸警方底细,干脆窝在里面不出来了,反正里头地方大,拐弯抹角的平时吃的喝的也有些储备,一时和警方形成了对耗的局面。

什么手段都用了,喊话,派线人下去联系,敦促地下的住户出来,收效甚微。

怎么办呢?派人下去抓?那得钻到猴年马月去。

大伙儿都搓手的时候,有一个二愣子局长提出了招数:炸!

炸?为对付盲流用这么暴力的手段,太恐怖了吧!

先礼后

警察手记(京师四小名捕破案传奇)

从建国门炸到天安门(下)(2)

兵,从下水井口往下喊话,撒传单,让他们出来,不出来就炸,炸的时候往外跑要举起双手,拿湿毛巾捂上嘴等几个钟头没人出来就往里扔

手榴弹?

那就真太恐怖了,盗用老尹的说法,盲流又不是犯罪。

二愣子局长要扔的,是催泪弹,而且是经过特殊处理,减轻催泪效果的那种。

他也怕熏死人啊。

别说,这个计划还真给批准了。

喊话、撒传单效果不佳,只有少数意志不坚定的短期盲流爬出井盖投降,大多数有经验的盲流深通兵法,以不变应万变。

那就炸吧。

一干警察一边准备催泪弹一边还叨唠呢可别给熏死几个啊。

二愣子局长一拨浪脑袋没事儿,留在底下的都是跟警察玩过多年的老手了,那帮老家伙,命比我硬。

说是这么说,扔第一颗催泪弹的时候,二愣子局长的手直哆嗦。这理论和实际毕竟不是一回事儿。

还好,咣一颗催泪弹下去,不到五分钟,周围的下水井盖就全给掀开了,冒着白烟,一个个涕泪交流的举着双手就都上来了,平时对警察最野的这时候也老老实实,没一点儿化悲痛为力量的劲头。

52书库推荐浏览: 萨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