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殒_塞上【完结】(41)

阅读记录

  其实何夫晓并不愁七只“胎儿玉”弄不到手,关键是弄到手之后,怎样让它变成财富,毕湘林的一番话点醒了他。

  一种莫名的失落感笼罩在何夫晓的心头,这十年来他绞尽脑汁、历练心术,但是和毕湘林相比,他真是自愧不如。有时候,什么事情不是苦暝苦想就能想出办法的,以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看来毕湘林不仅是下笔如有神,就连下手都有神啊!

  姜——还是老的辣!

  难怪十二年前的罗萧峰总是躲着他,那场大火是不是他放的?

  老狐狸!老狐狸!就是这样来的!

  第三十一章 鸡血石,鸡血?…

  转眼到了7月3日。何夫晓安排的偷盗“胎儿玉”的事情毫无进展。因为白天不好下手,而这几天李达旺总是下班就回家,回到家中就不再出去。如果强行入室,必然遭到抵抗,很可能会闹出人命,假设不闹出人命,遭到入室抢劫的李达旺也会毫不犹豫地报警。他既然知道那是尉迟孤清的东西,又能明目张胆地告诉毕湘林等人,证明不是他偷来的,就是警方调查起来,他也会毫发不伤。

  而何夫晓倒是不关心李达旺怎么样,关键是惊动了警方,自己的计划就会全部落空。他的目的是怎样才能顺利地得到那几只“胎儿玉”。

  上午十点,公司的一个市场巡视员给他打来电话,说在玉石市场看见十几块巴林产的鸡血石,成色一般,但是要价很高,何总要不要亲自亲自去看看。

  何夫晓一听有巴林鸡血石,当时就来了精神,因为他特别喜欢巴林石。可能是他比较迷信,对雕制神明造像情有独钟。尤其是鸡血石上面的纹络因色同鸡血而闻名。这种石头历来为画家和书法家所钟爱,它石质略软,易于吃刀,颜色分明,纹饰多变,境幽而意远,是雕刻印章、神器、砚台最为良好的材料。用它雕制的祥兽、神牌更是古代贵族热衷的把玩之物。

  何夫晓喜欢鸡血石还有另外一层意义,那就是传说中的鬼魂和幽灵怕鸡血,所以,何夫晓用鸡血石多雕刻一些本身就具有灵气的辟邪之物。比如“钟馗”、“关公”、“貔貅”、神兽、天上诸神等等,也颇为一些收藏者大加赞赏。尤其是他曾经送给罗萧峰又鬼使神差般回来的“初宙”,神宇相依、祥兽分据,邀天及地,永镇阊阖,可以说是他雕刻巴林石的杰作之一。

  何夫晓并不是买不到鸡血石,但是那些价格很高,又不一定适合他的石头他是不会买的。他决定亲自去看看,撞撞运气。他自己开车来到玉石市场,那个市场巡视员正在那里等他,何夫晓让他回公司去了。

  何夫晓来到那堆鸡血石旁边,看见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人正滔滔不绝的做着宣传。全是老一套,什么巴林鸡血石——印石皇后,什么质地细腻,韧性强,结构紧密,受刀不崩;什么主要成分为地开石、高岭石还有辰砂;什么怎样辨别镶嵌法、浸渍法、切片贴皮填补法等造假的技巧等等。

  何夫晓蹲下来一看,这十几块鸡血石大小不一,大的有橄榄球般大,小的像鸡蛋一样,形状各异,底色不同,但是多为黑色底、紫色底,底色中浓淡深浅有别,颜色单一。上面的鸡血颜色分布不均,没有那种鲜、凝、厚的感觉。虽然不属上品,但是雕制威严而神圣的佛神造像颇为合韵,如果价钱合适,的确是自己所苦寻的一种。

  何夫晓把那些鸡血石挨个拿起来在手中掂了掂,他问那个卖石之人要价几何。

  卖石之人抬起头来,操着南不南、北不北的腔调对何夫晓说:“老板看好了?人说巴林石尊过“寿山田黄”,颜如“昌化鸡血”,雅胜“青田封门青”,你可不要错过喽。”

  第三十一章 鸡血石,鸡血?…

  “是鸡血石没有错,不过重量好像略轻,估计里面杂质很多。”

  何夫晓的一句话,让那人颇为吃惊,他就像吃了五味子,面部在瞬间变化了好几种表情,他看得出何夫晓是个行家,他犹豫了一下说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啊!看来老板的确是个行家,也一定知道他的价值,你是要一块呢?还是全要?”

  “有什么说法吗?”何夫晓按照惯例,试探地问了一句。

  “货卖行家就如琴遇知音,我初到贵地,准备在这里开辟一块市场,不是那些形同山贼草寇的浪汉,漫天要价,一锤而就。为了建立一个良好的信誉,搭上一个好主顾,如果你全要,我宁愿不挣钱。”那人振振有词,越说越兴奋。

  何夫晓知道这些人各个伶牙俐齿,死人都能说活了,就问他:“如果全要该怎么说?”

  “你知道上好的鸡血石的市场价在每公斤2500元以上,你也看出了我这几块石头是不错的,这些加在一起总计是43公斤,你给个价。”那人把球踢到了何夫晓的面前。

  何夫晓说:“你的石头表面不错,但是内中杂质不少,理论上讲,这些石头起码在60公斤重,这样吧,我出5万元。”

  “不不不,我看你是行家,给你卖个面子,你却如此不入道,总不能让我做赔本买卖啊。”

  何夫晓与那个人讨价还价近十来分钟,最后以6万元成交。

52书库推荐浏览: 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