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死于昨天_[俄]亚历山德拉·玛丽尼娜【完结】(59)

阅读记录

正因为如此,文章的发表才会对有关人士构成危险,因为他不会容忍自己光荣的名字被

丑闻玷污。他不愿弄出丑闻。至于说刑事案,那这里却没有它的气息。我们没有任何证

据。况且,类似这样的案子,你我找到的还少吗?问题就在这里。所以现在,凡是这些

文件提到的那些人,我们都同样应该怀疑。而这样的人我们这儿已经有多少了?”

“四个。”列斯尼克夫叹口气。

“问题就在这儿,”格梅里亚训斥道,“罪犯可不是傻瓜。除此之外我还要告诉你:

假若到最后才发现,窃贼进屋时把门撬坏是故意要引人注意的话,我是不会感到吃惊的。

我完全相信,窃贼本来可以用一套钥匙来开锁,可他打消了这种想法。知道这是为什

么?”

格梅里亚并没等侦查员回答,这只不过是他的一种说话方式。他喜欢把修辞设问当

做一种教育手段,广泛用来向自己的孩子讲解中学教学大纲。

“或许只是为了让女主人能发现屋里有人来过。他们早在那时便已策划好了谋杀尤

丽娅·戈托夫齐茨的行动,他们知道得很清楚,知道你和我会把盗窃案和谋杀案联系起

来加以考虑的。如果我们得不到有关企图盗窃的证明,我们便会首先把戈托夫齐茨谋杀

案当做议员被害,其次当做记者被害。小偷进屋是事实,但实际上并未偷走任何东西,

这样便能把我和你的脑袋搞晕了,我们便会以为作案动机是自私,便会把死者的丈夫列

为怀疑对象,认为他企图偷盗她的宝物,也就是说,罪犯想预先把我们的调查引到企图

窃取财产方面来。”

“那他们又为什么没有拿走屋里任何东西呢?”伊戈尔困惑地问,“东西都在明处,

你只需伸手拿就是了。假如戈托夫齐茨夫妇发现东西丢了的话,一切就可信得多了。”

“你还嫩了点儿,”格梅利亚重重地叹了口气,“你有孩子吗?”

“有,一个女孩。”

“多大?”

“小得很。才两岁半。”

“得,等你的孩子长得稍大一点儿,学会如何骗她的爸爸妈妈时,你就该明白了。

说什么孩子不会撒谎,这只是童话。只有特别聪明的孩子才不会撒谎,因为他们竭力想

要学会像成年人那样思考问题。一般孩子都会撒谎,撒谎撒得你连想也想不到会不相信

的地步。孩子的谎话里并没有你我这种成年人的逻辑,我们永远也弄不明白。至于溜进

议员家里的那些小愉,他们所想的,与我们相比,比我们先进一步。实际窃案和随后对

女主人的谋杀都太简单了。正当看起来似乎什么都没丢时,随后却发生了议员被害案,

初看上去,议员的皮包里什么也没丢,而你我便会像疯子一般,到国会和新闻界翻箱倒

柜搜寻,只是到后来,过几星期或几个月以后,我们才会有一个总体思路,即破门撬锁

和谋杀,二者之间或许有某种联系。于是,这一猜测令我们如此骄傲、如此高兴,觉得

自己聪明、富有洞察力,于是,一头扎进对抢劫者和强盗的调查中去,开始怀疑死者的

丈夫觊觎某些对公众隐瞒起来的珍宝或金钱,而调查这种设想,那才叫名副其实的受罪。

我们喜欢这种设想,是因为我们觉得它有前途,觉得它能给我们以希望,因为它是如顿

悟一般出现在我们脑中的,在找到它之前,我们已经经历了长久的磨难,在别的方向上

进行了毫无结果和意义的搜寻。我们坚定不移,不肯在我们选择的道路上后退一步。然

而,时间在流逝……不,伊戈尔,策划这一阴谋的那个家伙鬼得很,对我们的心理摸得

很透,弄不好,他本人就是个侦探或侦查员,虽然只是从前干过而已。他一切都预计到

了。他甚至想到,即使是为了不再把谋杀案当做一次政治事件,而取消对它的严密监督

起见,我们也会抓住抢劫的构想不放的。我越是思考这个问题越相信,策划这阴谋的那

个家伙是我们队伍里的某个人。”

格梅里亚沉默了一会儿,像是思考他刚说的话,随后,又和着自己思考的节拍,得

意地点了下头,说:

“这么说,是这样,伊戈列克。对于戈托夫齐茨文件原件确认的那四个人要展开调

查。不要把所有事都揽过来,小组里,谢天谢地,还有几个来自全俄政治管理局的小伙

子,一般说,这种事归他们管。告诉科罗特科夫,叫他不要离开国家杜马,要他弄清楚,

究竟是谁想要收买和恐吓戈托夫齐茨来着。不妨先让他嗅一嗅调查方向,确定以后该把

突击力量投到哪里。至于行窃案,确切地说,是预谋行窃案,先把它忘掉吧,就好像根

本没这回事似的。你明白吗?不要让罪犯操纵你的思维。他们这是想用偷窃把我们缠住,

简直是硬往我们眼睛里塞。切不可上当哟。”

“我不能,鲍里斯·维塔利耶维奇,要知道我去看了案发现场,我记得,屋主人当

时十分惊恐。这事不那么简单,这事总有些蹊跷。”

“我要告诉你的是:把它忘掉!”格梅里亚提高嗓门,狠狠地拍了下桌子,“这场

52书库推荐浏览: [俄]亚历山德拉·玛丽尼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