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萨克考察队的惊险遭遇_[法]儒勒·凡尔纳【完结】(52)

阅读记录

  确实,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要找到交通工具和足够的粮草是很困难的。过了八天,即三月二日,马尔色雷大尉的人马才坐上开往尼日尔河下游的航船。

  现在正是旱季的末尾,河水很浅,船行很困难。他们在路上呆了整整两个星期,到三月十七日,马尔色雷的队伍才在廷巴克图的卡巴拉港上了岸。

  当马尔色雷到要塞司令阿列克尔团长处报到时,后者也奇怪地看着他。团长宣称:这一带没有发生任何暴乱事件,他从来没有要求派部队来增援。而且很不理解,为什么色特阿邦团长事先也不通知一声就派了他并不需要的一百骑兵来。

  这真奇怪。马尔色雷大尉想:他是不是被伪造的文件欺骗了?然而,骗他们干什么呢?答案很明显:是要搞掉被解除了武装的巴尔萨克考察队。在廷巴克图和在塞固西卡诺一样,他没有打听到关于拉库尔中尉的任何情况。更有甚者,关于苏丹志愿兵团的事,虽然色特阿邦团长的命令里提到过,但谁也不知道。

  然而,色特阿邦团长的命令,在经过一番细心研究之后,并未发现有什么破绽,仍然有效。马尔色雷大尉和他的人马被安顿下来。那命令的文本被寄到他的制作者那里去,只有他本人才能鉴别真伪。但是,从廷巴克图到巴马科有一千公里的路程,马尔色雷大尉只好耐心等待那边的答复。幸好,到三月底的时候,一个叫做比里依的大尉到了这里。他是马尔色雷在圣西尔军官学校的同学,两个老朋友相见格外亲热,这样,对马尔色雷大尉来说,时间过得稍快一点。

  比里依大尉被派到廷巴克图来有两年的任期。他带来了一大堆箱子,他的朋友给他一个个打开,有几只箱子里装的全是实验仪器。如果不是因为穿着军服,比里依肯定会被认为是一位科学家,他热爱科学,对科学界的最新成就,尤其是电学方面的,特别关注。比里依和马尔色雷两人,可以说一个是科学界的代表,一个是军事界的代表。因为观点上的不同,两人之间常常发生友好的争论。他们互相取笑,给对方取外号:一个叫“图书馆的大老鼠”,一个叫“耍马刀的”。

  在比里依到达几日之后的某一天,马尔色雷到他的住所去,正碰到他在院子里装配一部什么机器。

  “你来得正好,”比里依说道。“我给你看一件有趣的东西。”

  “这个吗?”马尔色雷指着那机器问道。那是由两节电池、一块电磁铁、一个有金属碎屑的玻璃圆筒和一根几米高的铜条组成的装置。

  “正是它。你看到的这个小玩意,却是个玄妙的发明。这是个无线电报接收机。”

  “关于这个我好像听说过。”马尔色雷开始感兴趣了。“都搞好了吗?”

  “搞好了!”比里依叫道,“世界上有两个人想到一块去了。一个是意大利的马可尼①他找到了把赫兹波发射到太空去的办法……你听说过赫兹波没有?顽固的兵油子。”

  ①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1874—1937):意大利工程师,曾专门从事无线电设备的研制。1901年首先在大西洋两岸实现远距离无线电信号的传递。

  “对,对,”马尔色雷答道,“在学校学过的,而且,我在欧洲时也听说过这个马可尼,那么另一个发明家呢?”

  “法国的物理学家布朗里。他发明了接收机,这真是个奇迹!”

  “你这一部是什么机?”

  “接收机。布朗里发现,铁屑本来是不良导体,但在赫兹波的作用下,却成了良导体。把这个带铁屑的听筒接到由普通电池组成的电路里,并没有电流,因为铁屑是不良导体。你懂吗?”“对。你继续说下去吧。”

  “当这根叫做天线的铜条接收到赫兹波时,听筒就成了良导体,电路里就有了电流。这一切你都懂吗?耍马刀的。”

  “懂,老学究,你继续说吧。”

  “这里要谈到你面前这个讲故事的人:我也发明了一点小东西。把它和布朗里的发明配合起来,就可以使莫尔斯电报机上的纸带运动。小锤打下,电流截断,莫尔斯电报机就停止工作,纸带上就出现了一个点。天线的接收工作是不停的,电报机当然也不会停止工作。这样,纸带上就会出现一连串的点和线的符号,任何报务员都可以把它读出来。”

  “比如说,你?”

  “我也可以。”

  “你为什么把这么好的机器带到这么荒凉的地方来呢?”

  “明天我就装配发射机。我想第一个在苏丹这地方搞无线电通讯,所以才带了这些机器来。我可以保证,在这整个非洲是没有先例的。你想,要是在这里能直接和巴马科通话……。”

  比里依大尉突然停下来了,眼睛瞪得圆圆的,半张着的嘴显出很惊奇的神情。原来,他那灵敏的耳朵听到了机器上有轻微的“达达”声。

  “你怎么啦?”马尔色雷大尉奇怪起来。

  “它在工作了,”比里依指着机子说。

  “它在工作?”马尔色雷讥讽地叫道,“你在撒谎,未来的科学院院士!要知道,你这架机器在非洲是绝无仅有的。大概是坏了吧。”

52书库推荐浏览: [法]儒勒·凡尔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