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记得昨晚的事了吗,亚伦?你和柯林提起那本日记的时候她是怎么反应的?当你们开始谈论时,她先是说大家都玩疯了,最后还让你们喝那瓶可怕的威士忌,借此转移话题?当然,你也的确上当了。”
亚伦吹起口哨。
“老天,你说得果然没错!”
“谢谢你,亲爱的,”凯萨琳皱着美丽的鼻子说。“要是你肯动动脑子去仔细观察,善用你一直在教导别人运用的推理方法——”
亚伦报以轻蔑的冷笑。他很想提醒凯萨琳·坎贝尔,在关于克利夫兰夫人的辩论当中,她的推理能力稍嫌不足了些。然而他决定饶了那位不幸的女公爵。
“这么说来,那本日记不见得和案情有关?”
“难说,”菲尔博士说。
“很显然,”凯萨琳指出。“爱尔丝芭姨母知道一些事情。也许是看了日记才知道的,否则她何必写信给《泛光日报》?”
“没错。”
“既然她写信给他们,表示那本日记的内容不至于危害她的名声。既然这样她何不干脆说出来?她究竟在想什么?如果日记里暗示安格斯可能是被谋杀的,她为什么不说出来?”
“除非,”亚伦说,“日记里头写着他原本就打算自杀。”
“亚伦啊,亚伦!暂且不提安格斯以前的保险合约,他怎么会签下最后一份高额合约,然后在日记里写下他计划自杀?这太不合情理了。”
亚伦默默表示赞同。
“高达35000镑的保险金,”凯萨琳吸了口气。“她却不屑一顾。为什么没人追问她这点?为什么你不追究,菲尔博士?每个人似乎都怕她。”
“我很乐意这么做,”菲尔博士注视着她说。
他像一艘驶入码头的战舰,在沙发里笨重地转身。他调整一下眼镜,眨眼望着爱尔丝芭·坎贝尔。她正站在门口,带着处于愤慨、不安和害怕遭到谴责似的表情。他们只捕捉到这表情的一瞬,之后随即消失,被一脸肃穆和坚硬如花岗岩的决心所取代。
菲尔博士不为所动。
“夫人,”他随口问道。“真的是你摸走了那本日记,对吧?”
第十二章
薄暮笼罩在芬湖上方,两人通过布满颓倒木材的阴森树林下山,往北边沿着主道路走回席拉城堡。
在大自然中待了一下午,亚伦感受到舒畅且愉悦的倦意。穿着灯芯绒套装和平底鞋的凯萨琳脸色红润,蓝眼珠莹莹发亮。她一直没有戴上眼镜准备辩论,即使当对方提起她不熟悉的1752年红狐遇刺——也就是柯林·坎贝尔遭到枪杀(译注:此处的柯林·坎贝尔指的是亚宾谋杀案中的人物),凶手身份不明,但詹姆斯·斯图亚特却为此案在英维勒瑞法院受审的事件时,她都没戴上。
“问题是,”他们踏着沉重的步伐走下山,亚伦高声说。“史蒂文生的精彩小说经常让我们忘了这位‘英雄’,这位出名的亚伦·布雷克实际上是什么样的人。我时常希望有个人能换个角度,替坎贝尔家族说说话。”
“又是基于学术良知?”
“不,只是好玩。可是最诡异的还是这故事的电影版本《猛探双雄》,里头的亚伦·布雷克和大卫·贝佛,还有一个充当花瓶的女性角色一起躲避英国军队的拘捕。他们遮头遮脸,驾乘马车沿着驻满英军的道路行驶,一边唱着‘罗蒙湖畔’。亚伦·布雷克悄声说:‘总算摆脱他们了。’
“这时候我真想站起来,对着银幕说:‘如果你继续唱这首苏格兰民谣,他们不起疑才怪。’这就像几个英国秘密情报员乔装成盖世太保,却大摇大摆沿着柏林的菩提大道高唱‘英格兰万岁’,瞒都瞒不住。”(译注:此处的《猛探双雄》改编自《金银岛》作者史蒂文生另一部冒险小说《Kidnapped》,其中出现坎贝尔家族的情节在此被卡尔引用进来。)
凯萨琳咬住重点。
“原来女性只是充当花瓶,呃?”
“什么意思?”
“说了一大篇,重点就是说,女性是充当花瓶用的。哼!”
“我只是说,那位女性是原著小说里没有的,破坏了原本就薄弱的故事性。你就不能暂时忘了两性战争吗?”
“是你老是提起这话题的。”
“我?”
“没错,就是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你才好。你——老实说,你认真的时候可爱多了。”她把小径上的落叶踢走,突然咯咯笑了起来。“我想起昨晚的事。”
“别再提了!”
“可是那时候的你最可人了。你不记得你对我说了什么吗?”
他在残破湮灭的记忆中搜寻,一无所获。
“我说了什么?”
“算了。我们又赶不上喝茶时间了,爱尔丝芭姨母一定又会发脾气的,就像昨晚那样。”
“爱尔丝芭姨母,”他严肃地说。“其实你很清楚,爱尔丝芭姨母不会下楼来喝茶了。她正躲在卧房里狂暴又歇斯底里地生着闷气吧。”
52书库推荐浏览: [美]约翰·狄克森·卡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