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烧红_松鹰【完结】(41)

阅读记录

  “哦,是姚厅长呀!”

  这时聂风才知道,原来她是姚厅长的千金!这个小秘密刑警队的人都知道。女的当刑警本来就少,姚莉从警校毕业后不愿蹲在比较轻松的局机关,一定坚持要到第一线。

  送聂风检票进候机大厅时,姚莉还转达了武局长稍的话。“武局说,聂记者回去后若有什么新想法,希望及时给这边通一下气。”

  这是一个友好的约定,也是一种信赖。聂风听后很高兴,这意味着深圳警方认可了他可以继续跟踪此案,直到最后破案。

  “破案这么忙,你俩回去吧!”“那再见啦。”

  两位警官与聂风握手告别。

  小川、姚莉从机场赶回刑警队时,正碰上郑勇向崔队汇报工作。

  “你俩也坐下听听。”

  崔队吩咐道。两人在椅子上坐下。

  “现已查明,跟踪朱美凤的车,是一家叫英斯达的商业调查公司。名义上是一家商业调查公司,实际是一家私家侦探公司,业务范围包括员工忠诚、客户信誉、假冒产品、包二奶、婚外情、寻人地址等调查。据说生意很旺。”郑警官说。

  “暗中调查朱美凤的人究竟是谁?”

  “调查公司答复说,委托调查朱美凤的顾主是网上注册的,没有登记姓名。”

  “瞎扯淡!”崔队气咻咻地说,“什么网上注册?他们是想替顾主保密。”

  “那怎么办?”

  “再去查。”崔队指示,“你对他们讲,现在的私家侦探公司本身就是不合法的,如果不与警方配合,后果自负。”

  崔队的话果然奏效。郑警官第二次去英斯达,依计行事,终于查清楚了。

  结果出乎意料:委托调查朱美凤的顾主,竟然是胡国豪的秘书冯雪英!

  

第九章 火!火!火!

更新时间2008-12-13 18:35:05 字数:2293

 聂风回到成都。次日晚上,接到小川警官电话。小川在电话里告诉聂风,洪亦明的太太已从加拿大赶回来,料理丈夫的丧事。警方向她询问洪亦明的社会关系和商务情况时,无意间获知一个情况:洪亦明和胡国豪不仅仅是河南虞县老乡,而且曾经是同一个部队的战友,两人都有一段云南建设兵团的经历。这个情况是洪太一次偶然听洪亦明说起的。

  “我想,这也许对搞清楚两人的关系有用。”小川说。“这是条很重要的线索!”聂风感到振奋。放下话筒,他陷入沉思。这段经历,在胡国豪的履历上并没有。这是否就是两人的连结点呢?聂风取出泡沫笔,在一张小纸片上划着:

  同乡——好友——合伙人——竞争对手——同在……

  他想了想,又在“合伙人”后面添了个括号,里面加上‘一度’两字。

  最后,凝思良久,在“同在……”的尾巴上添上“云南建设兵团!”

  ——究竟在云南建设兵团的几师几团?在云南省的什么地点呢?

  他还想知道,钟涛当年也在云南建设兵团,他与胡国豪、洪亦明是否认识?有什么关联吗?但是有关当年知青的资料,事过境迁近三十年,现在已经很难找到。

  次日早晨,聂风胡乱吃了点早点,蹬着自行车匆匆忙忙到巴蜀图书馆查阅资料。

  在三楼“特藏部”,费了一个多小时的工夫,聂风好不容易查到几本“文革”时期的内部杂志,还有几册《知青文录》。纸页有的已经发黄,翻起来要格外小心。

  他翻开一本“上山下乡”的照片集,凝视良久。从1971年到1972年,大约有几万名包括钟涛在内的成都知青,就是从这里沿着毛塑像挥手的方向,奔向云南边陲的广阔天地的。

  聂风再往下翻阅,在一本蓝色封面的内部小册子《知青魂》里,偶然发现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蓝雀岭,那十座坟茔》。

  读完之后令他震撼。

  里面记述了二十八年前发生在云南蓝江一个知青营地的一桩惨剧——一场熊熊大火烧死了十个女知青的事件。

  那是一个晴朗的月夜,一个上海男知青躲在蚊帐里偷看《青春之歌》。夜深时,看得入迷的男知青起身到屋外小便。不小心把蚊帐里的煤油灯碰倒了,火苗引燃了蚊帐。男知青回过头,不禁惊呆了。他惊慌失措地用被单扑打着,想把火扑熄。但是顷刻之间,火苗吞没了蚊帐,接着倏地窜上棚顶。屋里所有易燃的东西,都燃起来。不到一分钟,整座竹棚屋都熊熊燃烧起来。只见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男知青吓傻了,大声喊着:“火!火!火!”

  有人半裸着从火里窜出来,一边逃一边呼救。知青连队的住房一间连着一间,全是竹木结构的茅草棚,屋子里的东西也都是易燃品。当大火吞没了第一间茅草棚时,整排茅草房就没救了。大火借着风势,在茅屋顶上蔓延。“噼噼啪啪”竹子爆裂声,伴着四溅的火星。人们惊慌失措地从火中跑出来,现场一片狼籍。第二间屋的的女知青身着乳罩、短裤,逃了出来。隔着两间茅草棚里住的男知青,也都安然脱险。胆大一点的小伙子还冲回屋里,抢出一些东西。当最后一个男知青跑出来时,整排茅草棚已经是一片火海。

52书库推荐浏览: 松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