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在老顾大为诧异的同时,羽东就在这黄渤海分界线的临海山巅上,讲述了一段白虹贯日与秦始皇的故事。
《列士传》曾记载:荆轲发后,太子见虹贯日不彻,曰:吾事不成矣。后闻荆轲死,事不立,曰:吾知之矣。
这是白虹贯日第一次出现的情况,也就是荆轲刺秦的时候。
想当初燕国的太子丹,在被秦王遣回国之后,一直就暗访能人壮士。盼望着能有人担当起向秦王报仇雪恨的任务。可是一连找了无数人,似乎都不是最合适的人选。
燕国有个大名鼎鼎的田光先生,他就跟这太子说了“窃观太子客无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而面赤;宋意脉勇之人,怒而面青;舞阳骨勇之人,怒而面白。光所之荆柯,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
大致的意思就是田光对燕国太子说:你身边养的都是一群废物,没有一个人能担起向秦王雪恨的大任。比如那个叫夏扶的,是个血勇之人,一生气脸就红。那个宋意是个脉勇之人,一急眼脸色就发青。那秦舞阳又是个骨勇之人,一着急就脸色苍白。这些变脸变色的人,你能指望他们干的成什么大事?我认识一个叫荆轲的,那才是神勇的人,发起怒来一点儿脸色都不会变。你要是想图谋国家大事,还就必须得找这样的人才行。
第一百一十四章 白虹督亢
要说起荆轲和田光的关系,其实还是好友的关系。田光把荆轲推荐给燕国太子丹之后,就明白了,荆轲无论刺秦成不成功都将会是难逃一死。为了杜绝姬丹怀疑自己泄密的可能性、也防止荆轲拒绝刺秦任务,田光挥剑自刎。
自古忠义难全,举荐好友去赴死,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吧。
当荆轲面见太子商定好了借献图接近秦王嬴政,借机刺杀的计谋之后。荆轲就带着这副堪称中国史上最血腥、最传奇、最神秘的地形图---督亢图,来到了秦王的咸阳殿前。
督,中央、统帅。亢,要害。这督亢图上所描绘的地形,按《史记正义》中记载是幽州范阳县东南十里,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涿州。秦始皇素来对河北省地带感兴趣,这涿州更是“日边冲要无双地,天下繁难第一州”。所以荆轲这才有了接近秦王嬴政的唯一机会。
当荆轲带着督亢图刚刚要出发的时候,天象就开始有了奇异的变化。一道白虹平地而起,仿佛就要朝着那太阳贯穿过去。
看见这一幕的太子丹当下就明白了,这白虹贯日一定与秦始皇有关。天象预示出了荆轲刺秦这件足以改变天下、改变历史的大事。
咸阳殿上,荆轲向秦王嬴政双手供献出了那三四尺有余的督亢长卷。当长卷完全打开的时候,图穷匕见,一把寒森森的匕首陡然握到了荆轲的手中。
这把匕首可不简单,《史记刺客列传》曾详细记载过“太子求天下之最利匕首,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者死。”
也就是说,这把锋利无比的刀是经剧毒毒药淬炼过的,只要刺着了人的身体。哪怕是只见了那么一缕血丝,也没有人是不马上死掉的。这无疑给荆轲的任务大大的减轻了负担。他离秦王如此近的距离,按理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可或许是中国的历史早已冥冥注定,或许是大秦的气数正盛无法更改。当荆轲刚刚抓住嬴政王袍衣袖的时候,忽然传来了一女子附琴音而和歌的声音。歌里这样唱道:“罗縠单衫,可掣而绝;五尺屏风,可超而越;鹿卢之剑,可负而拔。”
荆轲是听不懂琴声,可是嬴政却一下子就听明白了其中的含义:丝绸轻纱的单衫。一撕就断了。五尺高的屏风,一跳就过去了。鹿卢的宝剑,一拔就出来了。
于是,秦王甩断袖口,越过屏风,挥剑斩断了荆轲的双臂。
而就在这一切还没有发生之前,燕国太子就一直在万分揪心的观察着那奇异的天象。
那白虹贯日虽然是贯了,但是贯的却并不彻底,只到了一半。于是他便叹息着“吾事不成矣”。
没多久,荆轲的死讯就传来了。而太子丹却只是说了一句“吾知之矣”。这表示。关于刺秦失败、荆轲惨死的事情,他早就都已经知道了。因为那白虹贯日的天象已经说明了一切。
所以说,这白虹贯日不仅预示了秦始皇的命数。还预示了华夏江山国运的变数,是对九州河山十分重要的一个天象启示。
今天,他们几个人有幸也是不幸的看到了这白虹贯日的奇观,无可避免的,这是藏有“动荡祸乱”之意,但是这贯了一半的白虹却也表示出了和当年荆轲刺秦异曲同工的隐意。
动荡之灾或许会有,但是不一定能成功。而那白虹坠海之地,也许就真的是秦王藏匿九鼎的方向。
渤海国于这里意外得到了九鼎,却也连同九鼎一同沉入到了深不可测的海沟之下。整条黄渤海分界线十分长。是从大连的尽头旅顺开始一直到山东烟台之间的海域内。羽东在此通过白虹贯日的天之启示得知了更确切的地点之后,无疑会帮了他们很大的忙。
只不过他们现在从山上看下去。那分界线下面的海域只是一片浅海,大概是和渤海湾差不多的海深。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古代遗迹或者建筑。看来。这就是要用上驱山铎的时刻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罪恶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