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狂歌_罪恶倾城【完结】(1248)

阅读记录

  “嗯。我回来了。”一如既往简练的言语。

  “那进来吧,云雾烧不了,烧的了早给你烧十斤了!”秦震开着玩笑的大敞开了门,请羽东进了屋。

  两人对面而坐,中间摆放的正是那刚沏好的、并不算贵重的云雾。袅袅的茶香青烟飘散,于两个相顾无言的人中间,有着一种特殊的缥缈感觉。

  正是这一缕缕热气,让秦震眯起了眼睛看向了坐在对面的人。或许是分开的时间太久了,早就已经绝望了,所以现在秦震甚至真的怀疑了起来,这……是真的吗?难不成还真是清明节回家探亲来了??

  羽东还是和原来一样,一眼就能看穿秦震的心中所想。只见他笑了笑说道:“看了我那么半天,就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我是鬼?”

  秦震怔了一下,然后不禁开怀大笑了起来。

  “看了我这么半天,就得出了这么个结论?”这句话是羽东对秦震和顾杰说过的第一句话……他们谁都没有忘,一起在生死边缘走过,怎么能忘……

  秦震心中的欣喜,已经滥于言表。能看到生死之交还活着,不管过去了多长的时间,这个喜讯来的都不会太晚。只要他还活着,消失个一年半载又能算的了什么?

  两个人就这样,聊了很多很多分开之后的事情。也聊了聊身边共同朋友们的近况,看得出来,羽东是第一时间找到了秦震。这么说来,这爷们儿也还算够意思!

  一壶清茶喝过,羽东忽然坐直了身,然后淡淡的笑看着秦震,缓缓说道:“其实这一路走来,我无数次的在质疑自己当初应不应该带你进入罗布泊。尤其是在每次遇到危险的时候……”

  “不。”秦震果断的打断了羽东说道:“我庆幸我走进了大漠,不然的话,王斌永远会成为我心里的结。我也不会认识你,不会认识俊天、夜北和墨裳,不会认识姜旗和何希,老顾也不会认识兰晴……我们的人生轨迹都因为那一趟大漠之行而有了更改。羽东,这一遭走的,不枉此行。”

  “不枉此行……”羽东将茶杯凑近了鼻子闻了闻茶香,然后轻声的重复着秦震的话,似乎是在回味其中的感受和滋味。

  秦震也举起了杯,面带着一抹由衷的深深笑意,对羽东一字一顿的认真说道:“是,不枉此行,亦不枉此生。”

  (全书完)

  第二百一十四章 终篇

  《大漠狂歌》四卷二百三十多万字,写到这里算是告一段落了。羽东和秦震他们的历险故事,也算圆满的走到一个终点了。在此,感谢所有支持我、支持大漠的朋友们,你们的每一个订阅和打赏,都是我坚持下这二百三十万字的理由。

  而承诺过你们的话,我也做到了---必定完本,绝不断更。

  这个终篇,是要向大家讲述爆料一下书中的起因和各种结局,顺便向大家汇报交流一下写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

  先说《大漠狂歌》的起因以及第一卷中的小秘密。

  有很多朋友都觉得第一卷出场的人物太多了,在这里,我终于可以向大家透露原因了。

  听说过罗布泊的朋友,大概没有人会不知道彭加木这个名字。这是我国八十年代最著名的一位科学家。他的著名除了鞠躬尽瘁的科学贡献以外,还有一大部分原因就是他最后神秘消失在了罗布泊。

  而我最初对第一卷的创作灵感,也正是来自于八十年代的彭加木事件。有细心的朋友真要是去查查资料就会发现,书中那些“队员”们的姓氏,都是当初彭加木队伍中队员的姓氏。正因如此,才会出现了那么多看似无关紧要的人物。

  故事中,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每一卷都有一部分的故事是完全真实的。比如罗布泊的竖井、玉门关、滇西瓦山上的砍头祭、云南大理的习俗风俗、南诏古国的传说、梅里雪山的诡异山难等等,这些全部都是真实的。可以说,这两卷的内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建立在一些重大的真实事件上完成的。

  所以,每一个资料、每一段历史概述。我都不敢胡写,都会提前反复审查斟酌。这其中,也包括了我本人亲自到过云南所看到的景色及人文风俗。

  如是我见,如是我闻。

  至于后来的西藏和渤海,其实也都是在一定历史基础上的,并不是完全都凭空虚构的。

  香格里拉的传说是被大家所熟知的。希特勒曾经翻遍了西藏要寻找地球的轴心,这件事可能也会有朋友知道。还有那藏传佛教的各种神话和传说、神山圣湖,想来大家也都多少听说过一些。

  为此,我特意读了不少《格萨尔王传》中的诗歌,以便加深对藏族文化的了解。当然,我所能查阅的,只是沧海一栗、冰山一角。这部世界上最长的史诗,相当于古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奥德修记》,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的总和还要多。

  倾城能力不及,只能从简单的片面。向大家展示出我所了解的西藏、喜马拉雅、阿里、墨脱、冈仁波齐,以及藏传佛教的特性和教义。

  第四卷渤海极渊,以归墟、山海经、禹王九鼎、秦始皇传说为一条线,将之连接了起来。这些,确实都是中国亘古千年的神秘事件。文中个人对历史人物的见解,或许有些片面,或许有些带入情感色彩,不到之处。还望海涵。

52书库推荐浏览: 罪恶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