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园的东北角有一片用铁栅栏隔开的土场地。那里经常有许多中老年人在玩儿一种当地人非常喜爱的滚铁球游戏。玩者以男子居多。他们每人手中拿着两个铅球般大小的铁球,而且不时相互撞击,发出清脆的声音。游戏时,先由一个人抛出一个小球定位,然后参加游戏者依次抛出手中的两个大球,球停的位置离小球最近者为胜。他们在抛球前都很认真地蹲在地上查看地形,就像高尔夫球手那样。他们抛球的姿势也很优美,手背向上握球,手臂向前扬,把球抛向高空。那样子很像我们中国人扭秧歌的慢动作。
由于这个公园就在大学的后面,所以经常有许多大学生在公园里休息和聊天。当然,在天气晴好的时候,很多当地的居民也携家带口地来此休闲。那些绿色的长椅上,经常坐着一些上了年纪的人。
这天下午,我站在阳台上,漫无目的地观望着下面的公园。忽然,我的目光被吸引住了——那个坐在草坪前边一把长椅上的人不就是那天我在教堂里看见的那个老人嘛!虽然我只能看到他的侧脸,而且距离挺远,但是他那张留着长胡须的脸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我完全可以肯定,那就是他。我感到一阵兴奋。
自从那天“跟踪”失败之后,我的心中一直有些后悔,甚至还一直有些茫然若失的感觉。就好像一个无聊至极的人忽然发现了一点能够让他兴奋让他好奇的东西,却一时疏忽而在转瞬之间失之交臂。我也曾竭力说服自己不要想入非非。那个人无非就是一个流落他乡的老华侨,也许还不是华侨,而是什么日本人或越南人。然而,我越是这样对自己说,我心中的好奇心就越加强烈。我觉得他的身上有一种神秘的东西在吸引着我。
此时,我又见到了他,自然十分高兴,心底有一种失而复得的欣快感觉。而且我现在处于一种非常方便的位置,不出门就可以居高临下地看着他,还不容易被他发觉。我现在并不急于找出答案,因为我要慢慢地享受这一发现的过程。就好像面对我最喜欢的一道菜时,我不愿意狼吞虎咽,而是要细细地品味。我重视过程,而不是结果。
我远远地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但是严格地说来,他根本没有任何举动。他就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似乎在全神贯注地思考着什么,就连他身旁草坪上那对青年男女的亲昵动作都没能吸引他的注意力。
夕阳的辉光透过树叶洒落在他的身上,使他的周围笼罩上一层近乎迷幻的色彩。我凝望着,猜想着,但是一无所获。
我想,也许我应该到公园里去见见他,和他聊聊。但是,我见到他该说些什么呢?说我对他感兴趣,想了解他的情况?我们毕竟是素不相识呀。而且这是在一个陌生的国度,又是公共场所……就在我犹豫的时候,他已经站起身,慢慢地向我这边走来。虽然我是在楼上,但我还是本能地蹲下身,让阳台的护墙遮挡住我的身体。我不想让他发现我,尽管他很可能对我毫无兴趣。
我的头随着他的步伐慢慢升起,以便保持能够看到他,而一旦他抬起头来,我又能迅速藏到墙下。就这样,我看着他穿过平台,走过林荫土路,出了公园大门,向东北方向走去。我突然明白了,那是去教堂的方向。我看了看手表,就快到我那天在教堂看见他的时间了。看来,他每天这个时间都到教堂去。那么,他是不是每天下午都到这个公园里来呢?
我望着他的背影,希望我明天还能在这里看到他。
第二天下午,我果然又在佐敦公园的那个长椅上看到了他。现在,我更不急于去见他了,因为我相信自己已经找到了他的行动规律,或者说他已经在我的监视之下了。我觉得自己正在扮演侦探的角色。我喜欢这种感觉,也需要这种感觉。这也是体验生活嘛!
在以后的几天内,我发现他每天下午三点钟的时候准时来到公园,一直坐到五点半钟,然后去教堂。他天天如此,而且是风雨无阻。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好奇心又发生了变化。我已经不满足于每天下午在远处的监视和观察。我要走近他,去和他交谈。这天下午,我终于拿定主意,走下楼去。
我走出旅馆大门,绕过街角,走进佐敦公园。我先隔着围栏看了一会儿玩儿铁球的人们,然后走上平台,沿着草坪边的小路,走走停停地来到那位老人的长椅旁边。
我用悠闲的目光向四周看了看,然后弯下腰很有礼貌地对老人说了一句:“布舒(日安)!”我的法语很糟。
“布舒!”他也说了一句。虽然声音不高,但是他的法语发音非常纯正。
我坐在他的旁边,搜肠刮肚地寻找着可以用法语交谈的话题。我用余光看了他一眼,发现他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目光注视着前面不远处一棵大树的树干。我也把目光移了过去。只见,那树干上有一队黑色的大蚂蚁,正在不知疲倦地上下奔忙着。我看了一会儿,没有弄明白那些蚂蚁在忙什么。它们并没有搬运什么,只是不停地爬上去,再爬下来。
我又看了一眼老人,他仍在目不转睛地看着蚂蚁。
我终于放弃了用法语交谈的想法,改用汉语问道:“先生,您讲汉语吗?”
他看了我一眼,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又把目光投回到蚂蚁身上,似乎他早就料到我会问他这句话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