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860)

阅读记录

  戈亮对古代的案例也很熟悉,一听,便知道金明所说的是“包公审钱案”:一个小偷偷了油条小贩的钱,被小贩发觉,小偷死不承认,说那些铜钱本是他自己的。此案告到包公那里。包公把那些铜钱一个个扔进一盆水中,水面上顿时飘起油花。包公断定那些铜钱是油条小贩的,因为他一边炸油条,一边收钱,钱上沾着油。这下子,小偷无言可答,不得不承认自己偷了小贩的钱。

  如今,金明和戈亮面临的假钞案,远不是几星油花所能判断的,即使是包公再世也会感到棘手。

  穿铁锈红上衣的女人

  凌晨四点半,金明和戈亮准备出发了。在出发前,金明给银行打了电话,老唐说没有发现新的假钞票。金明建议老唐在今天白天也开动纸币鉴定机,使银行中回收的钞票随收随鉴定,可以及时发现假钞票,为破案提供线索。老唐跟李建中商量之后,同意了。

  金明和戈亮坐上轿车,朝着高岳路驶去。金明很重视青山饭店,因为在四张假钞票中,有两张是从这儿来的,所以金明外出走访,第一站就是这家饭店。

  天已蒙蒙亮,牛毛细雨依旧在那里不停地下着。街上已有稀稀落落的行人,汽车也开始多起来了。在高岳路转弯处,金明看到巨大的广告牌上画满一盘盘色彩鲜艳的粤菜,写着醒目的发光的字:“青山饭店粤菜粤点名师烹调服务周到环境幽雅清洁卫生历史悠久欢迎光临”。

  在高岳路上,一眼就可看到青山饭店那二十层高楼,高大的、由霓虹灯组成的“青山饭店”四个字,不断闪耀着红色的光芒。高楼各个房间里的灯,下面十层此暗彼明,上面十层一片黑暗。金明一看,便知道饭店里的服务员已在准备早点,由于吃早点的人总不如吃中、晚饭的多,所以上面十层餐室未开。

  金明和戈亮来到青山饭店,见大门紧锁,上面写着“5:30开始营业”。金明和戈亮来到边门,看门人一见他俩穿着公安制服,便很客气地让他们进门了。刚一进门,迎面扑来一阵醉人的香味,厨房里放着一盆盆绿、白、红三色相辉映的点心。金明曾领略过这著名的粤点——“绿茵白兔饺”的风味:饺子皮选用洁白的富强粉做成,用鲜虾肉做馅,饺子做成兔子形状,兔头上有两只长耳朵、一对红眼睛。那红眼睛,是两颗火腿粒。饺子放在翠绿的芫荽上,看上去犹如一只只白兔在绿茵地上奔跑。这“绿茵白兔饺”既美丽动人,又味鲜可口。过去,全靠人工制作,如今已用机器制造,可以大量供应,招徕了大批顾客。

  金明和戈亮找到了饭店经理。这位经理只三十多岁,一清早就已经在店里忙碌了。他一听金明要找赵佩珍和鲁鸣,便说正巧两人都上早班,就打电话找人。没一会儿,响起了噔噔脚步声,进来一胖一瘦两位姑娘,胖的叫赵佩珍,是三楼服务员;瘦的叫鲁鸣,是九楼服务员。

  她们俩听了金明、戈亮介绍的案情之后,抓耳挠腮,一时摸不着头脑。她们成天迎来送往,怎能记得那么清楚?

  金明提醒她们:“在顾客付钱时,你有没有见到戴着手套拿钞票的?”

  “唔!”赵佩珍猛然有所醒悟。

  “喔!”鲁鸣似乎也记起了什么。

  谁知,此时金明却连连摆手,说道:“你们先别讲!”

  金明附在戈亮耳边,吩咐如此如此。

  于是,戈亮带着鲁鸣,到隔壁的房间里去。

  在这边,赵佩珍对金明说:“昨天早上,几点钟记不清楚了,有个华侨打扮的女人来吃早点——‘绿茵白兔饺’。付钱的时候,我记得,她的手上戴着一副漂亮的半透明肉色尼龙丝手套。”

  金明问道:“这个女人是什么样的?多大岁数?怎么个打扮?有什么特征?钱包是什么样子的?”

  赵佩珍沉默了一会儿,思索道:“我只记得她戴着一副宽镜片眼镜,四十多岁,人长得很漂亮,穿着一件铁锈红色的两用衫,好像烫头发……钱包什么样子,我记不得了。”

  金明又问:“还有什么特征?什么口音?是独自来的,还是两个人?”

  赵佩珍答道:“别的特征,记不清楚了,口音也不记得了。当时,我并没有特别注意她。她是独自来的,坐在大厅的一个角落里。她吃得津津有味,吃了三两。”

  在另一个房间里,戈亮正在询问鲁鸣,用录音机录音。

  鲁鸣依稀记得如下情况:“那女人是来吃中饭,开了单人餐室。我们九楼是专门供应蛇菜的。蛇菜,是粤菜中的名菜。那女人点的菜是‘双龙出海’——蛇片炒虾片,要了一瓶广东产的金奖白兰地。对了,还要了一盆粤点‘象生雪梨果’。她坐在那里,惬惬意意、慢条斯理地独酌。喔,还有,她还要了一个冷盘——‘孔雀开屏大拼盘’,这也是著名的粤菜,用鸡、鸭、皮蛋、虾和蟹肉等原料拼成孔雀开屏形状。她起码有四十来岁,浑身一股香气,穿一件红棕色的上衣,嗯,戴着一副宽镜片眼镜。她要了那么多的菜,每一种都只吃了一半或者三分之一,酒也只喝了几杯。后来,把筷子一撂,就走了。”

  “她的菜钱一共多少?”戈亮问道。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