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踪_墨锋【完结】(362)

阅读记录

  这段时间,在很多地方陆续宣传,当然,磨铁的读者永远是我的最爱,感谢一下最近的么么哒、魔皇二世、江净初、絮尘(不用怀疑,就是你,你的名字太复杂了,我就简单一点,你知道是你就好了)、冰点抹茶、萨锅猪脚,你们几个都是一直在磨铁支持我的,我在这里很感谢你们呐~

  还想感谢一些贴吧上的朋友,不过他们看不到,就算了吧。

  最近总是能看到催更的留言,嗯,怎么说呢,看到大家迫不及待地希望看到接下来发展的剧情,我心里一方面很高兴,可是一方面又有些纠结。有些读者朋友总说我更的慢,前几天我尝试着一天三更,我可以说,在磨铁,一天三更绝对算是更的很快的了,一天两更挑不出任何毛病,一天一更的作者也大有人在。

  为什么呢?因为磨铁主打的是悬疑小说,写这类小说非常费脑子,首先,作者在写的时候头脑必须是清醒的,否则,没等让读者明白,自己都写糊涂了。所以说,对于悬疑小说,作者的状态真的非常重要。毕竟,磨铁现在的所谓大神效应还不是很强,所有的作者都在拼尽全力去写出好的作品,在磨铁,都是以情节取胜而没有说以更新速度取胜的。

  磨铁不是起点,悬疑不是玄幻,如果让我写那种升级练功、异世大陆的小说,我一天五更绝对没有问题,关键是,读者们觉得那样的小说有什么意思吗?

  好了,不絮叨了,我发现我写小说的时候很慢,可一跟大家聊天扯淡的时候,话就收不住,哈哈,莫怪莫怪~

  再说最后一卷吧,最后一卷的内容自然也是完全按照大纲来写,但是,有一点我要提前跟大家说明。

  最终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一部独立的作品,它有别与之前的叙事方式,亦有别于之前的视角,这一点我在动笔写下第一章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这样的打算了。最终卷我将力图营造一个宏大的叙事背景和故事情节,各个大坑陆续都将被填。

  也是为了保证质量,所以每天的更新依据状态而定,我的准则是,宁肯一更也不滥竽充数,希望大家理解支持。最终卷的第一个章节将会在今天晚上的时候跟大家见面,可能会有些晚,不多说了,敬请期待吧~

  卷五:巫宗老尸

  ☆、楔子 生在棺材里的孩子(上)

  楔子生在棺材里的孩子(上)

  1946年夏天,国际局势错综复杂,美苏冷战已经开始,二战刚刚结束后不久,世界就又一次笼罩在了战争的阴云之下。虽然大多数国家正忙着在废墟中重建自己的家园,但真正的和平还远远没有到来。这一年,中国的内战全面爆发,蒋介石的国民党军第一次开始与毛泽东的共军正面交锋。整个中国笼罩在隆隆的炮火声中。

  但是,九州浩土,幅员辽阔,主要战场屈指可数,在中国许多偏远山区的小村庄中,日子仍旧是平淡无奇,甚至还不知道中国已经进入了历史的转折点。

  李家营子,一个不大的小村庄,坐落于内蒙古省赤峰市的东北部,整个村庄不过几十户人家。村子里都是黄土垒砌的简陋的矮小房屋,在那个年代,能吃上饭比什么都重要,没有人去过多地在乎自己的住所或身上穿着的破旧衣衫。

  村里人大多都是四口之家,两个老人,外带一个儿媳和一个孙子,男丁都去充军打仗了。他们只是知道国内在打仗,但是,这仗打到了什么地步,究竟是在打日本人还是内战,他们还并不知晓,甚至可以说,他们并不关心,他们只是希望村里的那群年轻的小伙子能够早日平安回来,一家圆满,过着平淡的日子,再无他求。

  当然,那个年代饿死、病死的人也都不是少数,偶尔有个孤寡老人,邻里之间帮忙照顾也没有什么。

  李哇啦就是这样一个老人。

  李哇啦是村子里的人给这个老人起的外号,因为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名字,而他又恰好是一个哑巴,平日里要么不说话,一说话就是“哇啦哇啦”,带着手语瞎比划,村里人才能勉强明白他的意思,久而久之,大家就叫他李哇啦。

  说来也奇怪,李哇啦今年也七十有三了,村里有不少老人跟他是一辈人,但是,谁也说不出来李哇啦的家事。没有人知道李哇啦的父母是谁,祖籍在哪里,他似乎是在十几岁的时候来到了李家营子,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大家见到他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哑巴。村里有好心人给他食物,他就吃,吃完了帮人干活,久而久之就在李家营子定居了。

  要说这李哇啦这个老头儿,长得虽然精瘦,但是为人和蔼,总是堆着一脸亲切的笑容,四方邻里出了什么事情,凡是他能出力帮忙的,他从来都第一个时间赶到。村里人对李哇啦也很尊敬,看着这老头儿一直都是一条光棍,就商量着给他找一个老伴互相照应。

  王老太是村里人的第一人选,她比李哇啦小了十几岁,年轻的时候丈夫死了,落下个克夫的名声,几十年一直都守着寡,也是一个孤苦老人。村里人想方设法撮合着这两个老人,王老太也确实打心眼里欣赏李哇啦的为人,心想着人到老时总须有个伴,受了几十年孤苦的芳心竟然也有些骚动了。虽说当时的观念还比较陈腐,但是已经新思想也渐渐在村里人中传播开来,再加上李哇啦的人品,村里人大多数还是很支持这门婚事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墨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