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自己师傅王越的话,史阿的表情也是一愣,然后思考一下后,变得慎重起来。
确实,这科举的旨意之中,固然给与的官职不算太高,但是其中表现优异或者说胜者的话,肯定不会局限于那屯长、县主薄、六百石官职的位子,甚至也说不准能够成为朝堂上的重臣,这代表的意义就非同小可了!
况且,哪怕是屯长、县主薄和那可能六百石的官职,对于绝大多数的人而言,都已经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高位,代表了成为官员和朝廷中的一份子了。
“没错!史阿,吾就是准备在科举一事中大显身手,让朝堂上见识我王越的本事!”
看到史阿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王越满脸兴奋的做出了最后的总结。
稍后,叮嘱了自己弟子史阿几句,让其密切关注“科举”一事的情况后,挥手让自己弟子史阿恭敬退下的王越,看着手中白纸上的那一句句话,脸上充满喜悦之色:“科举……车骑将军……吾等的机会来了……”
当王越和其他洛阳城中那些自付怀才不遇的人纷纷为科举一事狂热的时候,一队队至少一千骑兵护送的车队开始向着司隶和周围各州飞驰而去,将科举一事带来的风潮直接哄传到了整个天下……
……
十日之后,幽州各大城市纷纷贴出了“科举”的相关旨意,还有在幽州的初试将在半个月后的各个郡城和州城中举行的消息。
“科举?!”
“吾等文士用武之地有了!”
“刘刺史居然同意……”……
看到那一张张布告上面的旨意,幽州之中少量的文士们欢欣鼓舞了起来。
额,因为靠近乌恒、鲜卑和半岛三韩,幽州和其他几个边塞的州一样,崇尚武风的情况实在是再明显不过了。而文风嘛……话说,面对时不时游牧民族的入侵,幽州的文风实在不算咋地,而且还是崇尚武风的汉朝,幽州的文士可谓少之又少了。
有着李源这只大蝴蝶在一年多之前出面,幽州各地的马匪、盗贼几乎是绝迹,而渴望搏一个出身的游侠、良家子更是纷纷投入到了军队,打完了乌恒和鲜卑两大部落后,整个幽州可以说没有多少空闲的青壮,哪怕是那些从其他州吸收过来的流民也都有各自的事情,科举一事在幽州发布后,最兴奋的居然是那少数的文士?
好吧,对于注射一针纳米机器人就可以获得一个绝对忠诚,并且懂得文字、算术和能够上阵搏杀的人才,李源对于幽州的文士并不算在意,现在科举的出现算是给少量出身寒门的文士们开启了一扇大门了。
不过对于幽州绝大多数民众而言,科举这个途径尚不如公孙瓒带着白马义从和手中部分军队转任并州刺史的消息吸引注意力了!
同一时间,被黎星刻刚刚入主的冀州,科举的消息则是引来一片哗然。
“居然是不分家世和财物?只论其才干?!”
“初试一过,即可去免费去洛阳参加终试!”
“哪怕奴仆、盗匪、黄巾贼都可参与?一旦通过初试,哪怕是黄巾贼子的大逆之罪,也可等洛阳终试结果后,可以前往草原以军功进行赦免?!”
“不可思议!”……
看到公布的旨意上面情况,冀州的一干寒门士子、游侠们差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种科举的消息,哪怕是几百年后的唐朝开始,都是让无数人激动不已,现在东汉这个世家几乎进行垄断的世界,引起的轰动可想而知了!
尤其对于冀州这种汉朝堪称繁华的大州而言,自认为怀才不遇或者苦于没有出人头地机会的士子、游侠不要太多,而一看到科举旨意的传播后,几乎没有人愿意错过这个机会,冀州各个郡城中的士子、游侠们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到处找关系,询问科举初试究竟是什么时候举行,并且打听相关的情况了。
甚至于,那些本来不怎么受重视工匠们,这个时候听到了旨意中对于工匠也专门开了一科后,都为之心奋不已了。
没等收到命令的黎星刻进行太多的推动,冀州中的那些寒门士子、游侠、工匠就纷纷为之疯狂,甚至看到科举旨意中那对于盗匪、囚徒和黄巾军都网开一面的信息之后,为数不少的奴仆、盗匪和黄巾残部,都对科举之事上心了。
尤其是作为和冀州紧挨着的青州,那数以万记的黄巾残部中的各部首领,看着自己面前摆放的科举旨意全文抄录后,也忍不住有些动心了!
【科举?吾太史慈是否去试一试……】
青州东莱郡,一个官吏打扮的年轻人看着城门边上的旨意,心中有些纠结不定。
对于太史慈而言,他现在已经算是一个官吏,但是自付不差于任何人的他,对于科举这种事情也是有些茫然,不知道要不要参与这场科举之中了。
“你们说,这个科举我们去还是不去?”
青州,位于一处山脉之中的山寨里面,当一个头上系着黄巾的高大武将,拎着面前那用多张兽皮写下的科举旨意,对下面十多名黄巾军的武将询问道。
“管亥大哥,我觉得可以去试试!”
“不行!万一是个陷阱怎么办?”
52书库推荐浏览: 迷茫的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