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小松告知情况后,浅见注意了一下以后几天的报道,但是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都未继续报道与此相关的任何消息,或许是由于作案非常周密大胆,在现场没留下什么可疑物品的缘故吧。
哭泣的遗骨 淡路岛 第4章
章节字数:3924 更新时间:08-12-11 0927
发生凶杀案的板桥区东山町离浅见住的北区西原并不太远,开车也就一二十分钟。
浅见向每日新闻报的一个姓黑须的男子打听了一些与此凶杀案相关的情况。黑须是政治部的记者,他从社会部收集了一些资料、数据给浅见。虽然这些资料对事件的调查没太大的直接参考价值,但有不少是没有报道过的,诸如事件背景之类的东西等等。
遇害者龙满智仁是GREEN制药公司营业部的推销员,他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向各大医院推销本公司的药品。
他家里有妻子和一儿一女,其父一年前死去。
一年前――?
读到这儿,浅见不由得一怔,其父都死去一年多了,哪会至今还没把骨灰安葬的呢?
警方目前正从两个方面调查案情,一是偶发性的犯罪事件,再就是因何利害关系而被杀。特别是龙满的工作关系容易与竞争对手发生摩擦,据说在新药的推销过程中,各大公司竞争相当激烈。
浅见扮成媒体记者,访问了板桥警署。也许是事件已经过去了一个礼拜的缘故吧,那里已看不到一个记者的踪影。浅见来到接待处,递上名片要求采访,名片上没有头衔。
“我是自由撰稿人。”
接待处的人或许是习以为常了,官腔十足地说宣传部已打过招呼,至例行的记者招待会为止,任何事情无可奉告。大凡警方都如此,对媒体比较神经质,电台及大腕的记者除外,对小型杂志社、自由撰稿人之类的人都相当冷漠。
没有办法,浅见便决定去趟龙满智仁家。
板桥区东山叮是东武东上线常磐台站南侧的一条衔。而常磐台北出口一带,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即在当时曾经是打着“田园风光”的招牌而卖出去的高级住宅街。在车站前有一个大转盘,道路从这儿起,呈放射状延伸。住宅就沿道而建,而在此反方向的南出口侧则没有转盘,车站也是一幢很小的建筑,其左右两侧有一些小商店,穿过一条叫“常磐台银座”的小街后横着的那条环状七号线便是东山町,不过这一带的旧住宅正不断地被公寓所代替。
新精华公寓修建的年代似乎不太久,是一幢很气派的九层白瓷砖建筑,这幢楼的七层中间的住房门口挂有“龙满”字样的门牌。
按了下门铃,感觉到里边有人,大约是透过门镜看了下外面后,里面传来“哪一位?”的女性问话声,或许是戒备浅见这素不相识的男子吧。
“我姓浅见,曾与您家先生在淡路岛见过面,我想问些事情。”
过了一会儿,听到打开门锁的声音。
门开了,一位面容憔悴的中年妇女出现在门口。
“请进。”
她微微低了头,招呼客人进了门,房间里有一股淡淡的烧过香的味道。
作为公寓的住家,这门口算是较为宽敞的,而且门口干净清爽,反映出这家主人一丝不苟的性格。这里无疑与浅见的住处有天壤之别。
可能她孩子也在家,从里边的房间传出电视的声音:“我是龙满的妻子,您有什么事儿吗?”龙满太太抬起眼皮问道。
浅见递上印有《旅行与历史》杂志社名称的名片.此名片一般不大使用,这家杂志社的杂志发行量虽少,但有较为固定的读者层,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杂志。
“事情是这样的,前不久我去淡路岛的常隆寺采访,在等轮渡时与您先生相遇,而又碰巧都是去常隆夺,所以……”
“哪个……”龙满太太打断浅见的话,“哪个常隆寺,是怎么回事?”
“啊,这么说,夫人您还不知道?”
正如没见所预料的那样,龙满智仁瞒着家人去淡路岛的事,警方还没来确认过。
“哦,我啥都不知道,我丈夫去了那个叫常隆寺的地方吗?”
“对。据说是遵照其亡父的遗言,到那儿去安放骨灰?”
“安放骨灰?”龙满太太瞪大眼睛问道。
“果然如此,夫人不知道有这回事吗?”
“对,我不知道有这么个遗嘱。这么说,我丈夫在公公死去一周年去长门时,顺便将骨灰分葬了。”
“您丈夫家祖坟在哪儿?”
“在山口县,环日本海的长门市。”
浅见回忆了一下中国地区的地图,长门市的方位应该在获市的西面,但具体的地点想不起来。
“好远哦,龙满这个姓很少见,那儿是他老家吗?”
“好像是,龙满家的祖籍就在那儿,我丈夫也出生在长门,直到小学毕业才离开,不过听说现在那儿已没什么亲戚。”
“您婆婆是啥时过世的?”
“听说是在五十年代中期,或许是这个原因公公才带着孩子离开长门的吧。”
“您去过长门吗?”
“没有,我丈夫好像去过几次,公公去世时,葬礼是在这边殡仪馆举行的,安葬骨灰是我丈夫一个人去的,按理我也应该去的,不过那会儿正值孩子升学考试,无法脱身。前不久的一周年忌日,我丈夫说他一个人去就行啦!”
52书库推荐浏览: [日]内田康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