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坟鬼母_千尺雪【完结】(58)

阅读记录

记得小时候,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告诉过我,七岁以前的人可以看到鬼,只要超过了7岁,一般人就不能在见到鬼了。当然了,有些人仍然能够见到鬼,他们或是民间的半仙,借助某些特殊的法器开过天眼;或是天生具备阴阳眼的奇人异士;还有一种,是因为先天阴气过盛从而导致身体极度虚弱的阴性人,他们也经常可以见到鬼。

老人们还说过,没有见到鬼的时候就算你的面前有一只鬼,你也不会感到害怕,而那只鬼也不会伤害你。但是,如果不幸见到了鬼的样子,只要你的胆子够大,没有被活活吓死,那么,你就装作没有发现的样子,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过上一段时间,那只鬼就会自行离开,不过,前提是那只鬼并不是来找你寻仇的。

到了这个时候,我急也没有办法,索性按照老人们说过的话,不去看那只鬼的样子。我低下头,一只手握着方向盘,另一只手抓着车钥匙,假装平静地拧起了开关。

大概过了七八分钟,我从后车镜里看到,那只鬼慢腾腾地站了起来,就像穿墙一样,从汽车里面走了出去。

看到她离开了汽车,我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长长地出了一口大气,同时,我在心里说道:“终于结束了!”

“嗵!嗵嗵!”

这时候,有人在敲我的车窗,抬头一看,我看到车窗外面站着一个年纪很大的老太太。她有一头苍老的白发,一张脸上布满了年迈的皱纹,如果她的右脸上在多一颗黑痣,那就像极了黑车厢里出现过的王婆。

吃惊的同时,我发现身边的长毛狗一声不吭,瑟瑟发抖地趴在座位上面,就好像遇上了克星一样让它害怕。

第十三章 撞鬼(二)

 曾经听过老一辈的人们说过,狗眼可以看见鬼魂一类的东西。一般来说,当狗遇见不厉害的鬼魂时,它会发出凶狠的叫声,以此来吓唬鬼,让鬼魂不敢接近,从而远离他们。但是,有一种情况例外,当狗遇见比它们厉害很多的东西时,往往会很害怕,它们不仅不敢出声,还会表现出种种害怕的特征,生怕那些东西伤害到它们。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面犹如装着十五只吊桶七上八下,非常不安。开着车在这条路上跑了半天,一个行人都没有看到,而现在,突然出现在车窗外的老太太,无论如何我都无法相信她是一个人类。

我假装不去看她,埋着头,一个劲地拧汽车上的钥匙,如果能在一瞬间把汽车发动起来,我会立刻冲出去,飙出神州X号宇宙飞船突破大气层的速度离开这个见鬼的地方。

“嗵!嗵嗵!”老太太毫不放弃,她敲着我车窗上面的玻璃喊道:“小伙子,我是附近住的乡下人,儿媳妇就要生了,你能不能帮帮忙,把她送到医院。”

看来这只鬼找上我了。这时候,我突然想起在部队上,指导员给我们做思想工作的时候,曾经提问过一名老兵,问他相不相信鬼。那个老兵是山东人,生性实在,直接回答说相信。指导员又问他:“既然你相信有鬼,那么,见到鬼你会不会害怕?”

老兵当时就回答了,他说:“指导员,见到鬼我肯定会害怕!”

老兵这么一回答,指导员的脸色当时就黑下来了。这时候,山东老乡中有人给他使眼色,老兵人虽然实在,脑袋瓜子倒是不傻,一看指导员的脸色不对,慌忙说道:“报告指导员,越怕的东西就越不能逃避,要始终笃定一点,就算真有鬼,它能成鬼,我也能成鬼,等我成了鬼,再去找它报仇。”

当时,老兵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引起了哄堂大笑,现在想一想,老兵的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特别是现在,我不仅见到了鬼,还遇上一只主动来找我的鬼,那就更不能害怕了。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他好像说过一句话,叫做:“人固有一死,或重于鸿毛,或轻于泰山。”

说实话,我的学问太低,对这句话理解的不算太深,不过我还知道,伟大的领袖毛委员长曾经教导我们说:“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现在,我把牙一咬,就要下定决心去跟外面那只鬼做个殊死一搏,说不定还会有生还的希望。

拉开车门走下车去,我突然发现,老太太的额头上有一层细微的汗珠,她的胸口一起一伏,正在均匀地呼吸。仔细观察,还能发现她的双腿在轻微地颤抖,身后有一道长长的人影。一系列的特征,只有活着的人才能具备,鬼也好,活跳尸也好,它们根本就不会呼吸,也不会出汗。

看到这些特征,我松开了紧握的拳头,上前搀扶住老太太,碰到她身体的那一刻,我感到她身上的一丝温热,那是活着的人才能拥有的体温。

神经绷紧了很长时间,突然见到这么一个大活人,我还是非常高兴的,搀扶着她的同时,我客气地说道:“老太太,实在对不住啊,深更半夜的,我还以为遇上鬼了,一直没敢给你开门,你可别不要介意!”

老太太久久没有回应,我发觉情况不对了,因为我发现,车头的轮胎下,有一具尸体倒在血泊中。那具尸体趴在地上,身上穿着白色的运动套装,马尾辫上扎着一个蓝色的蝴蝶结,还有一股淡淡的茉莉花香飘进的我的鼻孔中去。

此刻,她被车轮从脖子上辗压过去,一张脸完全扭到了身体后面。我看的很清楚,那张脸上没有人皮,一片血肉模糊,有一个眼眶里面空洞洞的,另一个眼眶中,圆嘟嘟的眼球拖着长长的尾巴,滴搭在白森森的牙齿上面,看起来十分的狰狞,可怕。

52书库推荐浏览: 千尺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