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卞一鸣大叫一声 马明斋借尸还魂
第三十六章 卞一鸣大叫一声 马明斋借尸还魂
刘局长看了看时间:四点零三分。再看看西边的天空,太阳已经挂到树梢上了。
杂树林里面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伸长了脖子,远远地看着,议论着。
马清斋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耷拉着脑袋,更像一尊雕塑了。
四位工人三下五除二,七、八分钟就把棺材盖全部掀到旁边去了。
棺材里面确实有一具尸骸,半掩在泥土里面,脚底还有一湾积水。
接下来,郑峰会做什么呢?这个问题,郑峰在决定开馆之前就已经想好了。
“卞一鸣,把皮尺拿给我。”郑峰抬起右脚,准备跨进棺内。
“郑队长,让我下去。”卞一鸣的话音还没有落地,两只脚已经站到棺材里面去了。他知道该怎么做,他也知道郑队长要做什么。
棺材很大,宽有一米左右,长不到两米,有大半人高,和棺材里面的尸骸搭配在一起,极不协调,也就是说,尸体显得太小。卞一鸣拉出皮尺,量了一下尸骸的长度。
“卞一鸣,长度是多少?”郑峰蹲在棺材边上道。
“队长,刘局长,你们看——”
“王萍,记下来。”刘局长道,声音很低,声音有些沙哑。
王萍走过去,朝卞一鸣手指的地方看了一下,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组数字:“164。3米。”
刘局长用手指着尸体,想说什么,但没有说出来,意思大概是:“卞一鸣,再量一次,精确一点。”
卞一鸣又重新量了一遍,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皮吃上的数字,伸到王萍的面前。
王萍朝刘局长和郑峰点了点头。笔记本上面的数字没有任何改变。
很显然,刘局长他们已经发现了问题,既然是双胞胎,马明斋和马清斋的身高应该差不多,马清斋身高在一米七一左右,马明斋怎么可能只有一米六四点三米呢?人在死后,骨骼会收缩,但再怎么收缩,也不会从一米七一左右收缩到一米六四点三啊!金所长不在,他一定知道马明斋的身高,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刘局长,郑队长,你们看——”
“有什么情况?”
“你们看——,在这。”
刘局长和郑峰朝卞一鸣手指的地方看去,四个工人也凑了上去:尸骸的右手有六根指骨。
“王大头,你看——有六个手指头。”一个三十几岁的工人拍了一下同伴的肩膀道。
郑峰看了看四个工人,全是二、三十岁的大小伙子,如果有一位老者就好了,为什么呢?是老者就一定会认识马明斋,无论是身高还是右手手指的数量,都能够当场确定棺材里面的这具尸骸到底是不是马明斋。谁能想到这些呢?挖坟掘墓毕竟是一种力气活,金所长自然要找几个身强力壮的人啰?如果能想到坟墓里面有一具尸骸的话,刘局长就不会把金所长派到另一个案发现场去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更何况咱们这一帮人还不能算是智者呢?
郑峰的表情没能逃过刘局长的眼睛,他招手——把王萍叫到自己的跟前,道:“小王,悟空禅师回来了,你过去把他请过来,”刘局长望着山道。
果不其然,悟空禅师和另外一个和尚从山下上来了。
王萍将挂在脖子上的照相机拿下来,递给了郑峰,向悟空禅师走去。
这边,郑峰“咔嚓——咔嚓——咔嚓”,一连拍了七、八张照片。
两分钟以后,王萍领着一位老者朝墓地走来。但不是悟空禅师。
雕塑看着走过来的老者,二目呆滞,面如死灰,真变成了一尊雕塑。
郑峰迎上去:“悟空禅师呢,他怎么没有来啊?”
“他说和马明斋素未平生,自己是佛门中人,世俗之事一概不知。”
郑峰紧紧地握住了老者的手:“老人家,你们还记得马家集的马明斋吗?”
“我在马家集生活了这么多年,除了这些年轻的后生,老一辈没有我们不认识的。”
“很好,在你们的记忆里面,马明斋身材有多高?”
“有多高?那不是马清斋马先生吗,他和马明斋是双胞胎,兄弟两个差不多高。”老者道。
“太好了,请您再想一想,马明斋左手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啊!”
“他的左手有几个手指头?”
“几个手指头?不都是五个手头吗?”
“好,请您过来看看——”郑峰把老人领到棺材跟前,“你们看。郑峰从土堆旁边拿了一根树枝,指着尸骸的左手指骨道,“看见了吗?”
“不对啊!这就奇怪了。马明斋的左手明明是五根手指头吗!”
“老人家,”刘局长想从土堆上站起来,但没能如愿。
“刘局长,您就坐着说吧!”
刘局长道:“您——记得——记得很清楚吗?”
52书库推荐浏览: 独眼河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