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忆低头看着右手拇指上的那枚扳指,良久才冷然道,“放心,我既然答应了陛下,就一定会尽力而为。”
一旁的明郁自始至终都没有开口说一句话,此刻方抬起头来看着他两人,目光中突然闪过一丝痛楚忧郁的光芒……
第三卷 破印(12)
当天晚上,明烨帝亲自来到太后所居的“慈宁宫”中问安。
例行公事般地行过礼后,他才在太后对面的椅之上坐了下来。母子两人目光相遇,仿佛骤然间擦出了一溜火花,却又各自有意避开,一时竟都无语。
秉退了左右宫人后,又沉默了良久,肖太后才轻叹一声,开口问道,“皇上近来身体还好吧?”
明烨帝勉强笑笑,垂目答道,“多谢母后关心,比起前些日子来已经好了许多。”顿了顿,又道,“这些年因为身体的缘故,甚少来向母后问安,还请母后恕儿不孝之罪。”
肖太后微微一笑,瞟了瞟他依然有些苍白的脸色,叹息道,“是啊,这么多年了,皇上一直也打不起精神来,是否心中还在为那件事想不开,甚至暗暗埋怨本宫呢?”
明烨帝低头不语,半晌方答道,“孩儿不敢。”
太后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突然话锋一转,又问道,“最近这半个月来,听说皇上的精神已恢复了许多,不知又是谁人的功劳,本宫倒有心要打赏他……想来该不会是那些老迈昏聩的太医吧?”
明烨帝迟疑了一下,点头道,“的确不是他们,而是另有其人……”
太后打断了他的话,涩声道,“那就让本宫猜猜好了……莫非当真是因为那个苏家的余孽?”
明烨帝似乎毫不意外,只微微苦笑,“这宫里发生的事,又有哪一件能真的瞒过母后的法眼?”随即敛起笑容,正色道,“孩儿此来,正是要与母后商量这件大事。”
太后明亮的目光与他对视片刻,淡淡问道,“什么大事?”
明烨帝这次没有避让,沉声道,“朕已决定要册封苏慕忆为我大澈皇朝第九任‘大妃’,册封大典定于后日在太和殿上举行。”
太后不动声色地笑了,眼光却又冷了两分,缓缓问道,“皇上这是在同本宫商量,还是来向本宫通告一声呢?”
明烨帝淡然道,“怎样都好,不过此事朕已下定决心,再无更改!”
太后也被他坚决的语气所震动,略微迟疑了一下,“听说那苏家的幼子今年刚刚十七岁,可以说还是一个大孩子呢,皇上竟决定在他身上下这么大的赌注吗?”
明烨帝不答,只是用力点了点头。
太后沉默良久,唇边浮起了一丝略带讥讽的笑意,“只不知皇上这般看重他,是因为他那近乎妖异的美貌呢,还是因为他那身高强的本领?”
明烨帝无语,眼前突然闪过慕忆那张美得令人目眩的脸和那双倔强冷漠的眼眸,不知怎的心里忽然温柔地牵动了一下,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一丝微笑来,霎那间竟有片刻的失神,有倾才低声道,“孩儿这么做,也都是为了能够振兴咱们大澈皇朝。”
太后“嗤”地一声笑出声来,“好理由!皇上是本宫的亲生儿子,本宫难道不知你心中的真实想法?那孩子年纪这么小,虽然身具强大的法力,实际上却什么都不懂得。只要善加利用,他就会成为陛下手中一柄能伤人的利剑!……本宫可有说错吗?”
明烨帝目光一闪,也不辩驳,只是微微冷笑。
太后突然叹了口气,声调已缓和了下来,“只是皇上不要忘记了,越是锋利的宝剑越容易伤到驭剑者的手。以他那样的身世和个性,只怕注定不是陛下所能驾驭和掌控得了的!”
明烨帝微有不悦之色,却仍强自忍耐,点头道,“多谢母后好心提点,孩儿自有分寸。”随即恭敬地问了一句,“母后若是没有其他的事情,孩儿就要告退了。”
肖太后也明显感觉到了他的疏离和冷淡,凤目中的失望之色一闪而逝,拢在广袖中的手指不自觉地握紧,长长的指甲硬生生地嵌入了掌心,有倾才勉强笑了笑,“皇上不必厌烦,本宫再问你一句话:如果这个新任的‘大妃’祈雨失败,又因此耽误了那八百童男童女的行程,陛下又如何向全天下的臣民交代?这个险是否冒得太大了一点儿?!”
明烨帝从容微笑,“记得母后曾经教导过孩儿,欲成大事者,就要冒常人不敢冒的风险。这一注,孩儿认为押得值得!”言罢,缓缓起身向她行礼,温声道,“天晚了,孩儿就不打扰母后休息了。”
太后那张保养得法的脸上终于现出疲倦之色,轻轻垂下眼帘,挥挥手道,“罢了,皇上去吧,本宫该说的已经都说了,倒真觉得有点儿累啦……”
明烨帝看了看她的脸色,目光中闪过一丝莫测的淡淡笑意,恭谨地应了声“是”,便转身离去。走出很远以后,仿佛还能感觉到太后盯在自己后背上的那两道阴冷的目光……
第三卷 破印(13)
三日后的早朝时分,威严雄伟的太和殿上,明烨帝身着一身滚金盘龙纹样的冕服,端坐在高高的御座中央。
52书库推荐浏览: 砚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