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惊悚] 《佛主秘宝》作者:轮回执恋【完结】
正文 序
自从乐山大佛建成一千多年以来,关于佛主宝藏的传说就没有停止过。
据说,佛主宏伟的地宫中埋藏着大量的珍宝,其中任何一件都能轰动世界。
这些财宝,吸引着无数的寻宝者蜂拥迩来、前仆后继。
有的人甚至花费了毕生的时间来研究各种线索,进行地毯式搜索,却一无所获……
人们不得不怀疑传说的真实性。
佛主的宝藏到底存不存在?
实际上,他们忽略了传说中的最后一句话。
“不要去找佛宝,佛宝会来找你。”
正文 楔子
2006年6月10日晴
乐山大佛景区
“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除此之外,或许没有更合适的形容。
站在大佛脚下仰望的陈博士,扶了扶眼镜不禁感叹:大佛的存在,是让人来感受自身渺小与心生敬意的。
世界第一的大佛基脚平台下,就是三江汇合处,江面宽阔、水流湍急、涛声阵阵,几只白鹭悠然掠过水面……
瑞士生产的雷达天线,就像一个小型的平板车,正缓缓沿着设定好的测线由下往上运行。它从地面向地下射入宽频带、短脉冲形式的电磁波,该波遇地层界面或目标体(软弱层、松散体和沉陷带等)反射回地面,由主机接收处理并将结果显示到屏幕上。这是曾在“911”事件发生后,用于搜救的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通过这种设备,可以搜集到大佛身体各部分何处有破损以及各种修补材料的现状。
乐山大佛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
凌云山体的岩层系白垩纪上统夹关组,主要岩性均由砖红、紫红色厚层状砂岩、粉沙岩、夹薄层砂质粘土岩组成。这是一种质地疏松易于开凿,稳定性较好的岩石,乐山大佛就是在这种岩石上雕刻而成的。大佛位于凌云山西面的阴坡上,加之佛体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佛身处于江弯地段,隐藏于山体之中,减少了风雨侵蚀和水流冲刷,因此岩石风化较缓慢。千百年来,大佛虽然历经了战火、自然灾害,至今依然挺立在大江边上。但是,表面的坚毅却并不能掩饰其千年的沧桑。历史上,乐山大佛经历了多次维修,其身体经过不同时期的不同材料的修补,而这正是令人不放心的地方。虽然从外表上看,大佛很健康,但这并不能证明其身体内部没有问题,所以就需要动用先进设备进行检测,以更有利于文物保护的需要。
陈博士注视着天线移动,叮嘱悬吊在大佛胸前半空中的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片刻之后,他转向江面,眺望对面的凤洲岛。
前两日的探测没有什么大的收获,虽然内部介质有些小的裂纹与密度不均匀岩层,基本上大佛被测区域没有什么大碍,也没有发现传说中的藏宝洞。他不禁想起那部上世纪80年代著名的电影,虽然《神秘的大佛》里讲述的藏宝洞是属于艺术化的加工,但作为古时修建佛像的惯例,极有可能在大佛某个部位藏有密室以收藏当时的一些东西。大佛藏宝的传说有无数个版本,虽一直在民间流传,但至今从未得到证实。
直到去年年底,在开挖大佛博物馆地基的时候,施工人员的一次偶然发现,似乎印证了这一传说。被发掘出来的是一座唐代古墓,已经被盗得基本上一干二尽,盗墓分子惟独放过了一张陶板,这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丝毫价值的。正是这张看似普普通通的陶板,却引起了文物专家的高度重视,甚至称它为“嘉州陶书”。这是为什么?只因为上面发现了文字,不,准确的说是符号。最令人惊讶的是,它们居然和在陕西法门寺地宫,第一道石门上的白色符号极其相似!这不得不令人产生这样的联想:大佛地宫是否并不仅仅是传说,或许地宫确实存在,那么,它又究竟在哪里?
文物专家和古文字学者们,提出各种猜测与推断,大部分人认为陶板上的符号应该是一种文字,它们很有可能就是寻找地宫的线索。但遗憾的是这种如同密码般的符号,至今没有任何人能够破解;更震惊的是,在出土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块珍贵的“嘉州陶书”被盗了!盗窃者显然对文管所的安保措施了如指掌,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他甚至还毁掉了这块陶板的所有照片和数码影象。有人猜测是内鬼所为,文管所领导出于面子上的考虑,对这事儿严加保密,只是暗暗的调查侦破,但却一直没有结果。
此次中科院地质研究所,会同嘉州文管所,除了给大佛做体检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工作,而这个工作属于秘密。那就是赶在犯罪份子之前,寻找可能存在的乐山大佛地宫。
今天的探测区域是大佛的胸腹部,是最有可能发现什么的位置,所以,他隐约有些期待和紧张。此次采用高科技检测技术,应该可以找到些什么,如果真的有什么。
1个小时后,“扫描完毕。”不知是哪个工作人员的声音,将陈博士的思绪拉回现实。
他缓缓转过身,蹲下,捧起连接着雷达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输出的信息是若干组反射波形汇集而成的同相轴图像,其黑色同相轴反映波形正向峰值,白色同相轴反映波形负向峰值,能够形象地反映地下介质分布形态和密实程度。
52书库推荐浏览: 轮回执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