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推理] 《角落里的老人》作者:[英]奥西兹女男爵【完结】
有几本通俗侦探小说在手边,工作之余,拿来消遣观赏,以恰情爽脑,增长见识,
这也是人生的一种乐趣,它能解烦驱闷,除怨祛躁,对调节身心健康颇有种益。
《角落里的老人》就是一本通俗侦探小说,它由英国女作家奥希兹女男爵所著。
奥希兹女男爵(1865年~1947年),英国女作家,出生于匈牙利,曾求学于布鲁塞
尔、巴黎,16岁移居伦敦专攻艺术。
1905年,奥希兹发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历史冒险小说《红花侠》(The
Scarlet Pimpemel),在文坛初露光彩;以后又陆续创作相关系列小说达40本以上,使
其居于20世纪最受欢迎的通俗文学作家行列。
除历史小说外,她还写评论、剧本及侦探小说。侦探小说以短篇为主,如《角落里
的老人》(The Old Man in the Comer)及《莫利夫人》(Lady Molly Robertson-
kith)等。
她的重要作品有:
《The Scarlet Pimpernel》1905年,
《I Will ReW》1906年,
《The old Man in the Comer》1909年,
《Beau Brocade》1908年,
《Lady Molly of Scotland Yard》1910年,
《Sir Percy Hits Back》1927年,
《Links in the China of Life》1946年。
对于福尔摩斯,不少读者均已知晓,那是侦探小说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
是由英国一位不得志的医师柯南·道尔塑造成型,后来几乎成了神探的代名词。
《角落里的老人》虽用到福尔摩斯的“犯罪解谜,叙述倾听”的故事模式,但角落
里的老人却与福尔摩斯大不一样。
角落里的老人是后来人们所称的“安乐椅神探”的元祖,是“不行动的神探”。
角落里的老人是位坐在咖啡馆一个角落里的怪人,成天无所事事,看看报纸,骂骂
世人愚笨,手上不停地把一条细绳结成各种结,然后又将它解开。他既不是公家警探,
也不是私家侦探,只是个“场边评论家”,只根据公众皆可获得的资料(主要是报纸的
社会版新闻),通过逻辑推理,判断出疑案的真相。
角落里的老人对“社会正义”似乎无动于衷,他无意伸张正义,在咖啡馆指出元凶
之后,他或者赞赏罪犯的智慧,或者嘲笑执法人的愚蠢,最多只说:“吊死他!”但从
不行动,也不将真相向警方揭露。
《角落里的老人》纯属思辨式的“解密破案”的心智游戏。
本书导读
芬雀曲街谜案菲力摩尔街窃案
约克郡谜案地铁神秘命案
利物浦谜案爱丁堡谜案
英伦银行窃案都伯林迹案
布莱顿暴行事件总督公园谋杀案
吉尼维尔贵族系谱柏西街神秘的命案
芬雀曲街谜案
1.远方来的信
角落里的老人把杯子推到一旁,身子靠向桌子。
“谜案!”他说:“要是调查罪案用了脑筋的话,绝对没有谜案这回事儿!”
宝莉·波顿讶异地越过报纸的上方望过去,那对严厉冷淡,带有询问意味的褐色眼
睛停驻在他身上。
打从老人拖着脚步走过店里到她桌子的对面坐下,她就对他不以为然。大理石的桌
面上已经摆着她大杯的咖啡(3便士)、面包和奶油(2便士),和一碟舌肉(6便士)。
这个富丽堂皇的大理石大厅,是知名的无酵母面包公司在诺福克街的分店,她现在
的这个角落、这张桌子以及大厅的特殊景致,是宝莉自己的角落、桌子与景致。自从她
加入《观察家晚报》(如果您同意,姑且这样称它吧!)工作,成为这个举世知名、大
家称作“英国新闻界”的一员,从那永难忘怀的光荣日子开始,她总在这儿享用值十一
便士的午餐和一便士的日报。
她是个名人,是《观察家晚报》的波顿小姐。她的名片上印的是:
宝有·杰·波顿小姐
观察家晚报社
她访问过爱伦·泰瑞小姐、马达加斯加的主教西蒙·希克斯先生,也访问过警察局
长。最近一次在马博罗府邸举办的花园宴会,她也在……在衣帽间里,这也就是说,她
在那儿看到西古咪女士的宽帽、随你称作什么小姐的遮阳帽,还有其他各式各样新潮、
时髦的玩意儿。这些都以“贵族与衣着”的专栏,被详尽写人了《观察家晚报》的晚报
版上。
(这篇文章署名的是M.J.B,可在这家每份半便士的大报的档案里找得着。)
是这些理由,也基于其他一些原因,宝莉对角落的老人生气,同时尽任何一对褐色
眼睛之所能,以目光明明白白地告诉了他。
适才宝莉正在看《每日电讯报》的一篇文章,那文章有趣得令人激动。她对它发表
的议论是不是给人听见了?可以确定的是,老人说的话的确是对着她的想法而发。
她看着老人,皱皱眉,然后笑了。《观察家晚报》的波顿小姐有强烈的幽默感,在
52书库推荐浏览: [英]奥西兹女男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