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笔帐也应记在阿尔斯塔温的头上。
战争开始前不久,当米哈依尔还在实科中学饱受寒窗之苦时。曾企图把一批假宝石冒充名贵钻石卖给一名官员。这桩事被阿尔斯塔温的父亲制止住了,对这位精明的实科中学学生来说只受到了一点儿惊吓。
“看来,科萨切夫斯基先生,值得在这个年青人身上下点功夫。”博林结束道。“他象是以某种方式参加了这起盗窃活动,有可能是间接的。”
从销赃贩子那儿没收来的假钻石确实仿制的同法衣圣器室的宝石极相似。正如克贝尔分析的,其仿造者见到过,甚至不止一次见到过,而且摆弄过失窃的宝石。博林搜集到的情报使颇有名望的商人的儿子成了嫌疑分子。
“你那位赫沃西科夫靠得住吗?”
“如果不去考虑他当过旧警察的话……”博林郑重其事地说,“那还是可以信赖的。我有幸同他一起共事十年。赫沃西科夫是个有经验的官员。如果允许的话,以我之见,他在刑侦局比在‘镀锡工人劳动合作社’里干活更有用。”
“‘镀锡工人劳动合作社’同样需要有经验的人,”我表示了异议,“不过,我可以考虑一下赫沃西科夫的事。如果他真没学好镀锡技术,确实有必要让他来干刑侦工作。至于米哈依尔·阿尔斯塔温……,赫沃西科夫认为,伪造的“诺列”是出自他之手吗?”
“不,赫沃西科夫不是这样想的。仿制出这样惟妙惟肖的假宝石需要对化学有相当的造诣,米哈依尔对科学根本没有任何兴趣,他不是干这种行当的人。他的老爷子揪住他的耳朵……想让他成器……制造假宝石的是马霍夫店里的一个人。”
“马霍夫?——”
“人们都是这么称呼马霍夫在西特洛夫卡集市上的老巢。一九一五年的春天,著名的惯犯福尔梅尔从服苦役的地方逃跑了,我们得到情报,他隐藏在莫斯科的某个地方,很可能是在西特洛夫卡。那时我们仔细搜查了所有的乌七八糟的地方。不用说,我们也看望了那位马霍夫。结果并没有找到福尔梅尔,可是在搜查旅馆时发现了一只盛放着制造假宝石用的化学药剂和数十颗上等假宝石的箱子。”
“不用说,没有找到制造者吧?”
“没有。再说我们也不是为了去找他,制造假宝石本身并不违法。”
“关于‘荷兰人’了解到什么情况呢?”
“几乎一无所知。”博林说。
有关“荷兰人”的材料确实是太少了,只知道“荷兰人”同米哈依尔·阿尔斯塔温一道来找巴甫洛夫时,珠宝商人的妻子见过他一面。巴夫洛娃的印象是,“荷兰人”同米哈依尔彼此早就相识。此外,巴夫洛娃还说,听他俩与丈夫的谈话;脸上有块疤的那个年青人对珠宝行业很精通,她丈夫甚至同他探讨过把某块宝石琢磨成什么样式。因而,博林才推断出假宝石的制造者是“荷兰人”,而“荷兰人”通过马霍夫察看过牧首法衣圣器室里被窃的那些珍宝,并做了复制品。现在这些假宝石已借普什科夫之流销赃贩子之手,冒充法衣圣器室里的真宝石,卖给了幻想轻易发大财的财迷们。
“你把瓦西里·梅斯梅尔完全排除了吗?”
博林沉默了片刻,接着回答道:
“怎么对你说呢……赫沃西科夫说,梅斯梅尔家同阿尔斯塔温家早已结为世交。当然,仅从这一点还得不出结论。可是……在我们这个时代里很难相信什么。我对任何事情都不抱有坚定的信心,甚至说,难以预料我自已明天是否就要去“镀锡工人劳动合作社’干活。”
“那儿不缺人,”我说,“而且,你也不会镀锡。不过你有什么理由要离开呢?”
“这还用问吗?贵族,旧警察……”
看来,当时我在法衣圣器室里的作法有些过分了。
“请允许我向你在说,这是徒劳的。”我说,“我们很重视尽职的人,而你,依我看,是一位工作认真的人。”
他低下了头。
“过奖了。”
“我期望,你的知识和经验有助于同莫斯科地区的罪犯作斗争。”
“太过奖了。”
“过奖”之类的词犹如一道密实的篱笆墙把我同博林隔开了。不过,在任何一道篱笆墙上都留有小门……
“随便问一句,彼得·彼得洛维奇,”我第一次用名字和父名称呼地,“我对一切都好奇,你为什么选择了刑警这个行业呢?”
他用惊异和疑惑的目光打量着我。
“这是见不得人的工作吗?”
“去你的吧!我作为前政治犯可以证明,这种工作要求一个人具有许多特长,其中包括智慧。说实话,在第三厅[指俄国一八六二年设立的政治密探机构。——译者注。]的范围内我很少碰到聪明人……”
“我与这个部门毫无关系。”
“那当然了。我只是顺便提提,不过,据我所知,刑警局并不把贵族放在眼里。如果我的问题引起了你的不快……”
52书库推荐浏览: [苏]尤里·克拉洛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