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是什么?……”
“不,将乐趣留到最后吧。不过您不要对别人说我已经知道了第三个罪犯的事。我要讲的内容是到现在为止的关于案件的经验之谈,也许专案组的搜查员们能从中找到什么线索。就以这个办法来进行吧。”
“不过,最后会将凶犯的名字讲出来吧?”
“应该是吧。在最有演出效果的时候,我会的。”
浅见眼里露出了调皮的神色,他高兴地笑了起来。
陷阱 第3章
第二天早晨,大友接到了县警本部长神原打来的电话。对一直没有进展的案件搜查不满吧,名义上是专案组长的大友紧张起来。然而,神原没有提及此事。
“今天或者明天,有个叫浅见的男人会在三次署里出现,你,没有听说过吗?”
“啊,我也是刚刚才听到。好像是要在搜查会议上进行讲演什么的。这是没有先例的,正在讨论要不要停止这个讲演。……是么,已经传到您的耳中了,对不起。”大友多少有些狼狈地辩解着。
“不,不是的。没有停止的必要。反而是以你为首的三次署的干部们也请无论如何出席会议。我是不放心,才打电话叮嘱的。”
“是——”大友被搞得莫名其妙。
“那么,本部长您知道浅见这个人了?”
“啊,当然知道了。其实,那个叫野上的,就是那个巡查部长,他的处分撤回来也是浅见的请求啊。”
“……那么,那个浅见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呢?”
“喂,这个只告诉你一个人,你不要说出去哦。警视厅的刑事局长浅见阳一郎,你是知道的吧?”
“是啊。”
“他和我是朋友。浅见是他的亲弟弟。”
大友哑然无言,好一会儿没有吱声。
对浅见在搜查会议上进行讲演一事,桐山露出了非难的神色:“我没有说要他来作讲演。”
对野上的提议,马上就否定了。但是,在大友署长的劝解下,又不情愿地同意了。结果,会议定在第二天的上午10点。有空的搜查员和署里的干部都去参加浅见的“讲演会”。
听到这个消息后,浅见又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到晚上也没有音讯。这可把野上急坏了。
第二天早上,带着紧张神色的浅见,准时出现在差不多坐得满满的会议室里。前天被雨淋湿的关系吧.他身上穿的那件夹克衫皱巴巴的。年轻的姿容,给人的印象是似乎缺乏持重的感觉。
就是他用天才式的搜查方式将案件解明到这个程度,实在是难以令人相信。会议室里洋溢着轻松的气氛。
首先,浅见作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并为能给他提供这个机会表示了谢意。然后,马上进入正题。
“以三次车站里发生的正法寺美也子扼杀案件为发端的,这一连串的杀人案件,其起因,实际要追溯到八年前岛根县仁多町发生的山崩引起的死伤事故上。八年前的事故大家已经都听说了吧?对当时事故发生的经纬,虽很想做个详细的说明,不过今天只能割爱。今天我要向大家汇报的是关于已经进一步明了的案件全貌。”
室内响起了一片躁动。这中间传来了像是大友署长的声音。“浅见先生,您的意思就是说谁是这一连串凶杀案的主犯.已经判明了吗?”
“如果要这样认为也可以。”
会场上的躁动声更响了,中间也夹杂着批判的词语。不管怎样,靠一个外行将疑案破掉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这个案子复杂、难度大,就是专家云集的专案组对此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这人来这里演讲是否太故弄玄虚了吧!
“各位,请安静。”
大友站了起来,朝周围环视了一番。“浅见先生对本案多少有他独到的见解,不管是什么样的内容,肯定有倾听一下的价值,关于这一点,我可以保证。如果有不同意见的话,下来可以宣言不讳地交换意见,不管怎样,先听浅见先生说完。”
一时间嘈杂的私语声嘎然而止,浅见朝大友点了下头。
“那么,通过对这一连串案件的调查,当时作为谜底的部分,基本上都已解明。现在还有几点有疑问的地方。我考虑这中间有两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浅见拿起了粉笔,转向背后的黑板。
“一、三次车站案发时凶犯的行动.即犯罪的出发点和归着点是在哪里?”
“二、富永隆夫为什么会轻易受到罪犯的诱惑?”
“三、次车站杀人案件的凶犯,我们称他为‘X’吧,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可以说关于这点,连搜查本部那么致密的调查也无法解明。惟一知道的是,罪犯乘艺备线去广岛的列车并在三次站下了车,作案以后又乘同一趟列车到终点广岛站下的车,这点基本上是肯定了的。问题是出发点和归着点依然无法特定。然而在此比较清楚的是,出发点和归着点是同一个地方,也是‘X’的日常生活的地方以及他工作的地方。”
会场上又响起了一阵否定的嘘声。
“大家抱有疑问,那是当然的。我自己对这个决定性的事实,最初也是无法相信。然而,在对各种场合的推想中,认识到这是最妥当的解释。为什么是这样,下面将作说明。”
52书库推荐浏览: [日]内田康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