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散文集_路遥【完结】(11)

阅读记录

  “别客气。”她合住那本杂志,起身进了值班室。

  他跑进去,准备去拿那网兜。

  她把杂志放在桌子上,转过身子去说:“网兜在我宿舍里,你跟我去取一下。”她说完就在前头走了。

  他只好跟在她后边,穿过楼道,然后又顺着楼梯口拾级而上。

  在上到第二层的时候,他突然想:她为什么不把那个网兜放在一楼的值班室,而放在楼上她的宿舍呢?是医院有规定?这不大可能。那么……已经到她房门口了。她开了门,热qíng地招呼他进了宿舍。

  进了宿舍以后,她指着桌前的一把椅子,说:“你先坐坐,我给你收拾一下收拾?他发现他网兜里的东西东一件西一件散落在她房间的各处。

  她开始一件一件往网兜里收拾。

  他坐下来,莫名其妙地想:为什么这样?难道需要这样?

  他的思绪顿时像一堆麻一样乱。

  他进而发现,桌子上搁两个茶标,而且里面都放好了茶叶,但没有倒水,看出这是一个jīng心的待额准备。待客?是他吗?这真有点叫人摸不着头脑……她突然放下正在收拾的网兜,转过身叫道:“噢,我看!

  让你gān坐着!叫我给你倒水!”她麻利地提过暖水瓶来,给两个茶标里注满了开水,眼睛也不看他,只是说:“你不忙吧?”

  “嗯……嗯?”

  他不知如何是好。

  她脸有点红,面对面坐在了另一把椅子上,端起茶标抿了一口,同时也劝他说:“你喝点水吧……”他不由自主地端起了茶杯。一种温馨的、别扭的气氛,登时使他敏感地意识到他已经央临一个什么样的境地了。现在立刻离开这里也许太粗bào了,而稀里糊涂坐在这里又是……没个合适的形容词……生活,生活,常常这么地难为人!

  “你在哪儿工作呢?”

  “煤矿。”

  “煤矿?”

  “噢。”

  “远吗?”

  “离这儿二百里路。”

  “搞技术还是搞行政?”

  “在掌子面挖煤。”

  “我不信。”

  “为什么?”

  “你根本不像个工作。”

  “那工人是个什么样子呢?”

  “嗯……反正你不像!”

  “人们习惯认为工人都是一些粗壮的、粗鲁的、粗糙的人。

  尤其是煤矿工人,在人们的印象中,好像都是此没有开化的野蛮人,喝酒,说粗话,打架……”“嗬嗬……你真会说话。我可并不那么认为。我只是觉得你不像个工人,更不要说像个煤矿工人了。”

  “这说明你并不真正了解工人。”

  “也许是的。”

  “我一直就是煤矿的井下工。”

  “听说煤矿上男的多女的少?”

  “是的。”

  “听说煤帮工人成家困难?”

  “是的。”

  “现在许多女的都很世俗,认为只有找大学生或有身分的人才能有幸福。其实,照我看,一个家庭美满与否,根本不在于你找个什么职业和职位的人。当然,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幸福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噢,你读过《安娜·卡列尼娜》?你们还读文学书?”

  “工人怎么连书都不读了呢?就说我们同代人吧,其实矿工中许多人读的书并不比社会上其它行业的青年人少。他们虽然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地下,但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不狭校甚至我敢说,在外人不太知晓的这个世界里,有许多极其优秀的人……这无法给你更详尽地解释……”“那么你喜欢《安娜》中的哪个人物?”

  “比较而言,我喜欢列文。”

  “我喜欢吉提……你那样斜着身子坐不舒服……”“对不起,我的腰有点毛玻”“怎么?”

  “前不久在井下受了点伤。”

  “噢,井下一定危险?”

  “是的。经常有负伤的,也有死的。”

  “那人不准备调一下工作吗?”

  “不。尽管那里很苦,并且有死的危险,但我已习惯我的工作。当然更主要是,我也热爱我的工作。”

  “……我没有猜错你。你是一个不太平凡的人。”

  “谢谢你。这际上我再平凡不过了。”

  “我这不是一般意义上认为人是个英雄或模范。”

  “我知道这一点。”

  “允许我说句玩笑话,像你这样的煤矿工人,是不愁成不了家的……真的,会有人……”“是的,我很幸福。我的女朋友虽然出身gān部家庭,她本人也在地面上当gān部,但她对我的感qíng始终如一……”她木然地坐了片刻,然而急速地站了起来,去收拾刚才已经快要收拾好的网兜。

  他也站起来,将深沉的目光投向墙上的一张大幅彩色照片。照片的景色很单纯,只有无边的大海和无边的蓝天。水和天在遥远的地平线上jiāo融成一片淡淡的浮白色……她很快就收拾好了网兜,似乎又想了一下,然后在自己的桌子抽屉里翻了一阵。她拿出一个小纸盒,塞在那个网兜里,然后就郑重地把这一嘟噜东西给他。

  他瞅了一眼那个小纸盒,说:“这是?……”“这是新出的一种特效跌打丸,对你的腰伤肯定管用。”

  “太谢谢你了。”

  “别客气……我送送你。”她愉快地说。

  他没有拒绝。

  他们相跟着下了楼梯,穿过楼道,穿过院子,一直到医院的大门口。

  两个相互间不知道姓名的青年像老熟人一样亲切地道了别,然后转过身各走各的路了……

  在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上的致词

  非常感谢评委们将本届茅盾文学奖授予我们几个人。本来,还应该有许多朋友当之无愧地集成受这一荣誉。获奖并不意味着作品的完全成功。对于作家来说,他们的劳动成果不仅要接受当代眼光的评估,还要经受历史眼光的审视。

  以伟大先驱茅盾先生的名字命名的这个文学奖,它给作家带来的不仅荣誉,更重要的是责任。我们的责任不是为自己或少数人写作,而是应该全心全意全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jīng神需要。我国各民族劳动人民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壮丽的生活,也用她的rǔ汁育了作家艺术家。人民是我们的母亲,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人民生活的大树万古常青,我们栖息于它的枝头就会qíng不自禁地为此而歌唱。只有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我们才有可牟把握社会历史进程的主流,才有可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因此,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之中,在无数胼手胝足创造伟大历史伟大现实伟大未来的劳动人民身上领悟人生大境界、艺术的大境界应该是我们毕生的追求;因此,对我们来说,今天的这个地方就不应该是终点,而应该是一个新的起点。

  谢谢。

  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

  我感评委们将本届茅盾文学奖授予我和另外几位尊敬的同行,就我个人而言,获此殊荣并不平静。毫无疑问,还有许多朋友本应该当之无愧地受这一荣誉。

  获奖并不意味着一部作品完全成功,因为作家的果不仅要接受现实眼光的评估,还要经受历史眼光的审视。

  在当代各种社会思cháo艺术思cháo风云涌的背景下,要完全按自己的审理想从事一部多卷体长篇小说的写作,对作家是一种极其严竣的考验。你的决心,信心,意志,激qíng,耐力,都可能被狂风bào雨一卷而去,jīng神随时都可能垮掉。我当时的困难还在于某些甚至完全对立的艺术观点同时对你提出责难不得不在一种夹fèng中艰苦地行走。在千百种要战胜困难中,首先得战胜自己。

  但是,我从未感到过劳动的孤立。许多同行和批评界的朋友曾给过我永生难忘的支持和透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我深切地体会到,如果作品只是顺从了某种艺术风cháo而博得少数人的叫好但并不被广大的读者理睬,那才是真正令人痛苦的。大多数作品只有经得住当代人的检验,也才有可能经得住历史的检验。那种藐视当代读者总体智力而宣称作品只等未来才大发光的清高,是很令人信服的。因此,写作过程中与当代广大的读者群众保持心灵的息息相通,是我一贯所珍视的。这样写或那样写,顾及的不是专家们会怎样说,而是全心全意地揣摩普通读者的感应。古今中外,所有作品的败笔最后都是由读者指出来的;接受什么摈弃什么也是由他们抉择的。我承认专门艺术批评的伟大力量,但我更尊从读者的审判。

  艺术劳动应该是一种最诚实的劳动。我相信,作品中任何虚假的声间可能瞒过批评家的耳朵,但读者能听出来的。只要广大的读者不抛弃你,艺术创造之炎就不会在心中熄灭。人民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我们栖息于它的枝头就会qíng不自禁地为此而歌唱。

  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我对中国这膛村的状况和农民命运的关注尤为深切。不用说,这是一种带着qiáng烈感qíng色彩的关注。“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是的,生活在大地上这亿万平凡而伟大的人们,创造了我们的历史,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决定着我们的现实生活和未来走向。那种在他们身上专意寻找垢痂的眼光是一种浅薄的眼光。无经政治家还是艺术家,只有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才有可能把握住社会生活历史过时程的主流,才能使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具有真正的价值。在我的作品中,可能有批判,有bào露,有痛惜,但绝对不能没有致敬。我们只能在无数据胼手胝足创造伟大生活伟大历史的劳动人民身上而不是在某几个新的和古老的哲学家那里领悟人生的大境界,艺术的大境界。

  《平凡的世界》对我来说已经成为过去。六年创作所付出的劳动,和书中那些劳动动者创造生活所付出的艰辛相比,不值一提。但是,我要深深地感谢《花城》文学杂志社会及谢望新,《huáng河》文学杂社及珊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部及叶咏梅,特别感谢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及本书的责任编辑李金玉,他们热qíng而慷慨地发表、播出和出版了这本书,才从书中的故事又回到了创造这些故事的人们中间。

52书库推荐浏览: 路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