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巢_冯骥才【完结】(22)

阅读记录

  可是,中国的事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一批以文化自审的方式关照生活的电影,之所以为西方叫好,恰恰是由于它们的思想背景巧合一般地印证了西方由来已久的文化偏见。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的东方观总是与最早来到中国的传教士那些国民xing的分析一脉相承,遥远又紧切地联系着。这早已经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成见。一个西方人,尤其是从来没有来到过中国的西方人,你给他一个充满幽默感、xing格快乐的中国人形象,他也会摇头说NO,表示不信;你给他一个呆板麻木的形象,他会叫好。而这批电影通常都没有具体的时代背景,有点超时空的绝对化的味道;人物被放在四面高墙之中,与各种yīn影生活在一起,个个xing格怪异,行动诡秘,不是xing压抑就是xing变态。这种故事愈qiáng化,愈神秘化,就愈会被西方人认做是经典的东方。因为神秘二字,正体现西方人因文化隔绝而产生的对东方的感受。我虽然不认为这批电影是有意地去"取悦洋人",但它们的确没有走出一个多世纪以来的西方中心主义的磁场。他们的文化指针依然对准在亚瑟·亨·史密斯的刻度上。

  最后要说的是,我之所以在本文标题《鲁迅的功与"过"》的过字上加一个引号,是想表明这个把西方人的东方观一直糊里糊涂延续至今的过错,并不在鲁迅身上,而是在我们把鲁迅的神化上。这话怎么讲呢?

  中国文学有个例外,即鲁迅一直是文学中惟一不能批评的作家。也许由于他曾经被毛泽东钦定为"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家"——先把它在政治上定了"革命"的xing,再在前边加上"伟大"的桂冠,他就变得神圣而不可侵犯了。有人说鲁迅如果碰上"文革",准要遭殃,实际上鲁迅在"文革"也一样"走红"。一个作家被奉若神明是可悲的。最有活力的作家总是活在褒贬之间的。他原本是一个勇士,却在他的四周拉上带电的铁丝网。他生前不惧怕任何人责骂,死后却给人cha上"禁骂"的牌子。这一来,连国民xing问题也没人敢碰了。多年来,我们把西方传教士骂得狗血喷头,但对他们那个真正成问题的"东方主义"却避开了。传教士们居然也沾了鲁迅的光!

  国民xing批判问题是复杂的。它是一个概念,两个内涵。一个是我们自己批评自己;一个是西方人批评我们。后一个批评里浓重地包含着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它们亦是亦非地纠缠一起。尽管留下的问题十分复杂,但还得说清楚:我们承认鲁迅通过国民xing批判所做出的历史功绩,甚至也承认西方人所指出的一些确实存在的我们国民xing的弊端,却不能接受西方中心主义者们关于中国"人种"的贬损;我们不应责怪鲁迅作为文学家的偏激,却拒绝传教士们高傲的姿态。这个区别是本质的——鲁迅的目的是警醒自我,激人奋发;而传教士却用以证实西方征服东方的合理xing。鲁迅把国民的劣根xing看做一种文化痼疾,应该割除;西方传教士却把它看做是一种人种问题,不可救药。

  80年代末,我尝试使用文学来表达我对传统文化症结的认识与发现。我采用辫子、小脚和yīn阳八卦,作为传统文化——主要指封建文化的顽根xing、自我束缚力和封闭xing自我循环的文化黑箱的一种意象来写。我之所以没有像鲁迅那样把这些文化特征转变一种人物xing格,是因为,只要我往这方面一想,马上就觉得自己成了鲁迅的仿制品。能被人模仿是杰出的,叫人无法模仿才是一种伟大和独有的创造。写到这里,即刻停笔,真怕我也把我敬重的人神化。

  终结"文革"

  今年,我们面对着两个纪念日:一个是"文革"发端的三十周年,一个是"文革"崩溃的二十周年。这两个纪念日给我们的感受迥然不同。前一个有如死亡,沉重、压抑、苦涩,充满着哀悼的气息;后一个纪念日如同再生,然而它并不轻松。前一个纪念日是理xing的、警觉的、反省和追究的;后一个纪念日则是qíng感的,但这又是一种百感jiāo集。就在这两个纪念日之间,中国人走过一条比蜀道还要艰难百倍的心灵历程。

  在这个日子里,我将"文革"受难者的心灵史——《一百个人的十年》最后的篇章完成,画上了终结的句号。这是一束带血的花,我把它放在曾经埋葬了一代人理想与幸福的"文革"坟墓上,并站在这冷冰冰的墓前沉默不语,耳朵里却响着我采访过的那些人如泣如诉的述说,这声音愈来愈响,顷刻变成那时代如cháo一般巨大而悲凉的轰鸣。

  大约八年前,我说我要为普通中国人记载他们的"文革"经历,直到今日,大约有四千人通过写信和电话方式要求我成为他们的代言人。一个为人民代言的作家常常享受不到自我宣泄的快乐,却能感受到引天下为己任的高尚与庄严。在写作中,我一直遵循真实至高无上的原则,如今我深信自己完成了"记录'文革'"的使命。

  无qíng的岁月表明,"文革"已是一个历史概念。但灾难xing的历史从来就有两个含义,即死去的历史和活着的历史。死去的历史徒具残骸而不能复生,活着的历史则遗害犹存。活着的历史属于现实,死去的历史才是一种永远的终结。但终结的方式,不是遮掩,不是忘却,不是佯装不知;而是冷静的反省与清明的思辨。只有在灾难的句号化为一片良药时,我们才有权利说"文革"已然终结了。

  本书附录了二十名非"文革"经历者——即1976年以后出生的人——对"文革"印象和看法的短语。它足以引起我们的警惕。悲剧总是在无知中反复,但不会在觉醒者中间重演。这也是我坚持要把这本书完成的深刻的原故。

  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我还要留出数页篇幅,以寻求一位忏悔者的自白。尽管我说过:"一个没有忏悔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我还说过"纯洁的人生从忏悔开始,丑恶的人生自负疚结束";尽管我也倾听过一些良心难安的忏悔内容,但是我真正期望的那种不折不扣勇敢的忏悔者,还没有碰到。何日何时,一个被良心驱动的人来叩响我的门板?我想,只有这种时候到来,我才深信不疑良知与文明已经全然返回——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社会。

  当然,我不是责怪无辜的人民。歌德在谈起他的德国民族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一想起德国人民,我常常不免黯然神伤;他们作为个人来说,个个可爱,作为整体来说,却又那么可怜。我觉得我们中华民族恰恰相反,作为个人来说,人人都有弱点和缺陷,但作为整个中华民族却是那么可爱!

  而"文革",不仅调动了人xing的弱点,如人的自私、贪yù、怯弱、妒嫉、虚荣,连人的优点,如忠诚、善良、纯朴、勇敢,也化为"文革"的力量。人xing的两极都被利用,才是中国人最大的悲哀。然而,这样忠勇善良的人民,如果良xing地发挥起来,会焕发多么宏大的创造力?这样的希望不是已经从今天的现实中看到了吗?因此,在终结"文革"的日子里,我们不是唤醒仇恨,展示悲苦,揪住历史的辫子去和一个政治的尸体较量,而是勇敢地面对自己,清醒地面对过去,去从廓清的晨昏中,托出没有云翳的属于明天的太阳来。

  一句话,终结"文革"的方式,惟有彻底真实地记住"文革"。

  "文革"进入了我们的血液

  ——《一百个人的十年》新版序言

  历史的图景一页一页无qíng地翻过。不管它繁花似锦,还是鲜血淋淋。变幻无穷是历史也是生活的本质。但那些曾经在历史的黑夜里受苦受难——甚至死于非命的人们,注定只是一种可怜的牺牲品吗?

  我们常常会感到,"文革"已成为历史——

  在当今中国,已经看不到任何"文革"的景象。再没人去穿那种炫耀bào力的"文革"服装;曾经铺天盖地的小小红宝书已然了无痕迹;充满了荒唐感的光怪陆离的领袖像章也只有在古董市场里才能见到;"文革"话语几乎成了一种笑料。连那些面孔肃杀的"阶级斗争脸儿"和一直盘踞到八十年代的"左爷"们,今儿一个都见不到了。而曾经千千万万的受难者呢,是不是正在笑容满面地享受着日益充裕的生活?

  如果生活是公平的,理应补偿他们。

  然而,"文革"真的消失得这么无影无踪?

  如果悲剧真的结束得如此gān净彻底,我们应该无比庆幸。

  可是历史的大河在地面消失,往往会转为jīng神的暗流;思想的yīn云扩散之后,渐渐化为心中的迷雾。

  我们不是常常感到,当今中国社会一切难解的症结,都与"文革"深刻地联系着,甚至互为因果。比如,我们缺乏历史jīng神,不是与"文革"灭绝传统有关?我们轻贱自己的文化,不正是"文革"践踏文化的直接结果?为此,至今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仍然缺乏光荣感与自信。至于人本jīng神的低迷辄由于"文革"把封建主义发挥到了极致。更别提"文革"对中国人朴素的人xing本质的破坏!"文革"将猜疑与敌意注she到人们的血液里,如果我们没有将它彻底地清除出去,在当今充满现实功利的市场中,它必然会恶xing地发酵。

52书库推荐浏览: 冯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