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历来,中国人对逢“五”、逢“十”格外看重。1991年系唐山地震15周年,中共唐山市委机关报——《唐山劳动日报》适时开辟纪念专栏。我写了《新唐山城市建设之最》,记述唐山重建的“先河”工程。其中写道:“震后我市最早建设的住宅小区是河北1号小区,于1978年下半年动工兴建。”
在开工之前,那里是李各庄一片碧绿的菜地。听说马上搞建设,农民们用颤抖的手起了菜,腾出了重建家园的场地。这,便是唐山重建“先外围、后中心”的第一站;这,便是创造世界奇迹的开始啊!当时,整个市区被废墟所覆盖,市区建设无从下手,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先从外围建一些,再把市区的“面”倒出来,才能在失去家园的地方重建家园。
>
岁月流过,我们依然记得(3)连载:唐山大地震亲历记 作者:冯骥才,陈建功等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新唐山“坐标”的确立,是曾经有过一番“斗争”的。唐山,这座具有百年历史、百万人口、工业总产值占全国近1%、拥有千万平方米建筑的城市,瞬间化为一座废墟,变成了几乎没有一笔一划的“白纸”。那么,新唐山的“坐标”如何确定呢?当时,出现了两种完全相反的观点:其一,异地建设。就是放弃原有的城市,放弃唐山。其二,原地建设。就是立足唐山,以唐山市区为基础进行建设。两者各陈其理,两种设想各有利弊。
前者的考虑,的确不无道理:市区地下那条毒蛇般的断裂带,不知何时还会引发大地震。倘若原地重建,清墟和搬迁也费工费时费钱呀。倘若把那些企业、事业单位分散到各县,不是可以武装和发展各县的经济吗?后者的理由,自然也相当充分: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原地重建利于保持其历史特色。原地重建尚可减少征地、迁移的巨额投资,节约土地。还有一点呢,就是尽可能地利用原有城市基础设施。
新唐山“坐标”确立之后,应把什么作为施工的重点呢?施工的第一步应从哪里走呢?1978年上半年,在重建准备的开始阶段,问题很自然地提了出来。曾有一种想法,首先搞两条街道——新华道和建设路的建设,尽快在两条主要街道两旁,矗立起一些大型公建项目。这样,可以尽快让世人看到重建的壮观场面。当时,这两条路两旁有4675间简易房,住着2300多户居民,短时间无法完成搬迁。况且,投入大量设计、施工力量搞公建,居民住宅怎么能大面积开工呢?
还是让我们把思绪牵到河北1号小区吧。当我把唐山重建研究作为一种责任时,我如痴如醉地翻阅各种资料,因而深感这“第一小区”功勋巨大。在一个金灿灿的星期天,我独自一人来到这个小区,悉心感受它的深刻内涵。河北1号小区——河北里,确切的建设时间为1978年9月10日。它坐落在市区的北部,就是现在属于路北区的地方。资料告诉我,小区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88栋“内浇外挂”结构楼房。施工者:唐山地区建筑工程公司。
唐山重建,其规模之宏大,实在令人浩叹。作为重建的第一个“小区化”成果,河北1号小区不仅在“搬迁倒面”中影响重大,而且为大规模重建积累了丰富经验。唐山地震10周年时,100多个小区出现在昔日的“墟海”之上。建设一个20多万平方米的小区,在唐山的历史上不曾有过。而在当时,就是在我们整个神州大地上寻找,也很难找到这样的小区的踪影。无疑,小区的示范作用也是其功勋之一。这里是唐山重建的起点,成为向一个伟大目标进军的第一站。
五唐山,这座被地震毁灭的城市,它的重建、它的复苏、它的蓬勃,与那些“正常生长”起来的城市,确实有着太多太明显不同的地方:必须把百年城市建筑的废墟,以及拆除简易城市所产生的废墟,进行清理腾出场地才能施工。清墟的工作量之大,居民搬迁的任务之艰巨,实属罕见。于是,便出现了清、拆、建并行的那种局面。我以为,唐山重建,似应分为三个大的阶段:1978年初至1979年7月,搞试点锳路子;1979年下半年至1984年底,大规模建设;1985年之后,完成扫尾工程。
“以人为本”的光辉理念,在唐山重建这一伟大实践中,已经体现了出来,而且充分,而且鲜明。重建活动,自始至终视住宅建设为“头等大事”。我查阅过相关资料,1979年至1985年,每年住宅竣工的面积,均占当年全部竣工面积的60%以上。而1980年与1985年,则分别占了72.53%和70.85%.安居,才能乐业。鉴于此,对住宅建设一“优”再“优”:资金,优先安排;运输,优先保证;物资,优先供应。凡不影响配套的公用建筑,一律给建房子的事qíng让路。
在龙华小区,诞生了一个“五虎闹龙华”的故事。虎,喻指参战的建设者:邯郸市二建公司,唐山市一建公司,中建二局三、四公司,张家口市一建公司。五虎争雄,那是一种真诚的沸腾,那是一种高昂的奋进。龙华小区工地,一个个动人的画面,在历史的天空闪耀。该小区实现“四个当年”: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配套、当年入住。唐山重建速度最快的,就是这个龙华小区。巧的是,我家曾在小区的附近居住。有时,我竟仿佛听到“五虎”竞赛响亮的吼声。
我写这篇东西时,不禁想起“邯二”的名字。“邯二”,邯郸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之简称。“邯二”有如一面鲜红的旗帜,在宏阔的重建战场上迎风招展。他们自重建伊始至1986年,完成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竣工jiāo付的668个项目中,一大批优良工程令人赞叹。1979年8月,“邯二”在机场路甲区建设的第一栋楼——19号楼,被评为“全优工号”样板楼。这栋4层5个单元的住宅楼,建筑面积3160平方米。为做好最后一道工序的工作,油工班每人一把刷子一支笔,刷子走大面,用笔再找细……
>
岁月流过,我们依然记得(4)连载:唐山大地震亲历记 作者:冯骥才,陈建功等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把住宅建设视为“头等大事”,并非忽视配套工程的建设。倘若配套跟不上去,仍会影响居民入住。现代城市的地下,恰似一张密密麻麻纵横jiāo错的网。常常出现这样一种qíng形:埋一次地下管线,就得刨一次路面,人们戏称之为“拉锁马路”。怎样实现“先地下、后地上”呢?1981年chūn,在市中心区新华西道,市政、供电、邮电、煤气、热力,加之发电厂等单位,穿cha作业,仅仅一次破土,8种28条地下管线,便安然嵌入地下。类似这样的联合施工,绝非一次,事例确实很多。
gān好“头等大事”,多亏了各路援建的弟兄。规划、设计、施工,……重建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洒下了他们艰辛的汗水;重建工地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们拼搏的脚印。重建规划,那是一次建设思想的大jiāo流;重建设计,那是一次建筑风格的大融合;重建施工,那是一次空前规模的大会战。援建的设计单位,提供了约2/3的住宅设计图纸。援建的施工单位,先后达60多支劲旅,11万人之众。他们提供的住宅“作品”,占竣工住宅总面积的60%还qiáng呢。
六经过唐山大地震的人中,有一部分被称作“不幸的幸运者”:即虽未震亡却造成截瘫。唐山灾区,这样的截瘫患者3817人,其中市区1814人,各县2003人。正是他们,绝大多数要在手摇车上生活了。
震后仅几个月时间,市区和大部分县建起截瘫疗养所。1979年,建成占地40余亩、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的截瘫疗养院。从建筑的角度看,这里的每一间病房都朝阳,全院都是平房且没有一级台阶。病员们借助于手摇车,可在院内自由自在地活动。重建基本完成之后,在新唐山振兴的凯歌声中,建成全省第一个残疾人教育中心,且达到国际无障碍设计水平;建成万余平方米的康复医疗中心,且位居全省最高水平……在唐山市区,在那些绿树掩映的地方,很容易找见为地震残疾人提供的建筑。
1991年,唐山市区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村庄”——弥漫着浓郁人qíng味道的唐山康复村。这也是中国第一个康复村。康复村坐落在市人民医院后面,是专门为找到爱qíng归宿的地震截瘫人建造的。这里有一个5000平方米的院子,院子里整齐地排列着8栋平房,供25对地震截瘫人夫妇居住。房间既没有台阶,也没有门槛。每户都隔成3个小间,临chuáng的墙裙可随意拉开,截瘫人能从chuáng上直接进入浴室、厨房和储藏室。在这样的居住环境里,他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并从力所能及的劳动中找回自信。
那一辆辆缓缓行进的手摇车,乃是大地震之后唐山街头一道特殊的风景。在唐山生活的日子,每当我望着这些手摇车的背影,心里总会涌起一种难言的qíng感。我真的不知道,那qíng感是怜悯还是同qíng?是对大自然的恐惧还是诅咒呢?总之,这种qíng感确实是很复杂的。地震截瘫人——这些“不幸的幸运者”,这些与我生活在同一座城市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他们虽然行动不便,但他们更需要灿烂的阳光,更需要融入火热的生活当中。而他们的出行,也更需要某种特殊的关爱。
52书库推荐浏览: 冯骥才陈建功等 冯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