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顶一万句_刘震云【完结】(59)

阅读记录


    吴摩西:

    “谁?”

    老吴:

    “我老婆。她说了,明天你再不出去找人,她就拿刀子跟你拼命。”

    又说:

    “她也看出来了,人丢了不找,你是想守着馒头铺,另再找人。”

    吴摩西倒有些慌乱:

    “爹,我从没这么想过。”

    老吴看他一眼,摇摇手:

    “这四天我日子也不好过;我也是偷偷跑出来,告你一声。”

    又说:

    “我老婆那人,你也知道;她说得出,就做得下。她要拿刀子过来,不也得出人命吗?”

    吴摩西又愣在那里。女儿跟人跑了,丈母娘不怪女儿,却要找女婿拼命;这层道理,也是吴摩西没有想到的。吴香香在的时候,吴香香都敢打吴摩西;吴香香她娘,又比吴香香泼上十倍;她跟吴摩西闹起来,吴摩西倒也不怕;只是一场风波,就变成了另一场风波。在头一场风波中,吴摩西还受着委屈;如演变成另一场风波,这风波就是吴摩西造成的。事qíng到了这种地步,人不找也得找了。就是假装找,也得出去找一番了。但吴摩西又有些犯愁:“我去找人行,那巧玲咋办呢?”

    老吴:

    “这你不用发愁,我早想好了,待会儿就把她带到吴家庄。”

    巧玲一直在旁边听着,这时瞪了老吴一眼,梗着脖子说:“我不去吴家庄。”

    老吴想了想,又说:

    “要不把你送到你爷爷那儿?”

    巧玲的爷爷那儿,就是县城南街“姜记”弹花铺。巧玲又梗着脖子:“我不去弹花铺。”

    吴摩西对老吴摊着手:

    “这就不好办了。我一走,孩子没去处。”

    巧玲对吴摩西说:

    “你走哪儿,我跟哪儿。”

    吴摩西又哭笑不得。第二天,就是姜家准备砸老高“起文堂”银饰铺这天,吴摩西带上行李和盘缠,将门户锁好,拉着巧玲,出门寻找吴香香。因心里盘算着假找,吴摩西出门并没走远;带着巧玲,来到百里外的新乡,在城东关一个jī毛店住下;准备在这里一住十天,重回延津。回去就说去了新乡、汲县、开封、郑州、安阳、洛阳等地,满世界寻了个遍,没有找到老高和吴香香,给大家一个说法,接着再做自己的馒头生意。出门时,把老詹的图纸也带上了,想等闲的时候,琢磨一下老詹的教堂;待重回延津后,把这座教堂彻底搭起来。

    新乡东关这个jī毛店,在汽车站旁边,有五间客房;每个客房里有一个大通铺;一个大通铺能睡十几个人。吴摩西与巧玲起初住在靠大门口的屋子,后来最里边的房子有了空位,又搬到最里边。里边的屋子靠灶火,夜里炕不凉。白天两人也不出门,偶尔出门,就在店门口转转,大不了转到汽车站,让巧玲看看汽车。汽车有一个大鼻子,“呜”地叫一声,拉着几十个人就跑了,巧玲咯咯地笑。这个jī毛店虽铺面不大,但院子、房间还gān净。院子里有一棵大槐树,秋天了,第二天早起,能落一地的huáng叶。店里给客人开伙,虽说又赚了客人的伙食钱,但也给客人提供了方便;吃着上一顿,报出下一顿想吃什么,伙计下一顿给你做。清早客人都吃稀粥窝头,分别是在中午和晚上两顿饭。吴摩西和巧玲中午和晚上常吃的,是一人一碗羊ròu烩面。要面不要饭菜,一是图个省钱;二是一大碗面外加羊ròu,吃下也扛饿;三是烩面有汤有水,吃到肚子里熨帖。吃起羊ròu烩面,吴摩西想起自己小时候,为看罗长礼喊丧,丢了家里一只羊,夜里躲到打谷场睡觉,碰到剃头匠老裴,老裴带他到镇上,敲开饭铺老孙的门,吃的就是羊ròu烩面。那时吴摩西还叫杨百顺。在jī毛店吃起烩面,吴摩西突然有些想念剃头匠老裴。多年不见,也不知老裴怎么样了。jī毛店人来人往,来往的客人,一般住一宿,顶多住两宿,就重新上路,各人忙各人的去了。店主姓庞,是个斗jī眼,看吴摩西爷俩在店里天长日久地住了下来,整天又不gān什么,不知他们的来路;jī毛店的店钱是一天一结,且是早起早结,吴摩西每天不少他的店钱,他又说不出什么来。另一位在店里常住的客人,是一个卖老鼠药的叫老尤。老尤来自开封,长个猢狲嘴,哑嗓子,三十来岁,每天就在汽车站旁边做买卖;白天出去摆摊,晚上回老庞的店里住,已住了一个来月。一个月能在一个地方卖老鼠药,看来新乡的老鼠多。因都是常客,皆住在靠里一间屋,三天下来就熟了。白天,吴摩西扯着巧玲去汽车站看汽车。有时也到老尤的地摊前,看他卖老鼠药。一袋袋老鼠药,用糙纸包着,码了一地。巧玲对老鼠药不感兴趣,爱看老鼠药前边,摆着的二十来个gān硬的大老鼠。大老鼠也就是些老鼠皮,里边填些稻糙破布撑起来的,证明皆是吃了老尤的老鼠药毒死的。巧玲还拾起一根糙棍,拨弄这些大老鼠;拨它们也不见动,巧玲咯咯笑了。过去巧玲胆小,带她到新乡,她胆子倒练大了。有人踢着地上的老鼠问老尤:“这么大个儿。真的假的呀?”

    老尤:

    “这还叫大?大的没敢带来,怕吓着谁。”

    卖老鼠药是小本生意,小本生意就是卖个嘴;老尤虽是哑嗓子,但一天到晚喊个不停。吆喝的曲儿也成批成套。如:天增岁月人增福

    家里不能藏老鼠

    从北京,到南京

    都知道老尤的鼠药灵

    ……

    又如:

    紫禁城,乱哄哄

    八个老鼠来集中

    大鼠喊,小鼠叫

    都要把老尤给灭掉

    灭老尤,为个啥

    姑嫂妯娌都没了

    ……

    吴摩西听了笑。巧玲听了也笑。这些话,让吴摩西吆喝,吴摩西就吆喝不出来。先是想不起这些词;就是想起这些词,也拉不下这个脸。一方面佩服老尤的口才,同时感叹,卖一个老鼠药,哑着嗓子,还一喊一天,也不容易。到了晚上,三人常在店里一起吃晚饭。吴摩西父女俩爱吃羊ròu烩面,老尤爱吃烧饼夹驴ròu,外加一碗白菜虾皮汤。不点饭菜点烧饼,也是图个省钱。但吃过烧饼,再喝一碗热汤,老尤也能吃出一头汗。有时老尤会掰下一牙夹ròu烧饼,递给巧玲;巧玲与他熟了,也接过就吃。一开始吴摩西说巧玲:“人家的东西,拿来就吃,没个规矩。”

    老尤倒笑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刘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