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忙于世界杯,把她忘了时,某一天,他收到佩琪的电邮,附一个网址。
他的心一跳,马上打进去。
那是一个奇怪的新网站,他大吃一惊——
「无尽追思」——网址: www.memorial.gov.hk。是六月上旬开始使用的网站,由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设立的,方便大家随时随地可以追忆悼念逝者。
郑晓明大概知道一点,但他根本不在意。他廿五岁,没面对过生死。
「对了,一定是阿qiáng,或者爆肌这衰仔!」他想:「讽刺我捧北韩。」
这一阵郑晓明遭大伙揶揄得最劲的,是那「看似」好劲,扬言再度「杀入世界杯决赛」的神秘之师北韩队,虽曾面对王者巴西,仅以一球落败叫人寄望,但接着两仗一点也不劲,对葡萄牙吞七蛋、对科特迪瓦亦输 0比 3,三战三败零分出局,返归。
「唉,惨败后回北韩,见不着金正日,可能要去见金日成!」
「阿明,你有眼无珠赞北韩『英』,不如你陪球员回国受罚采矿打石仔吧。」
「喂我也捧荷兰,赢了你队巴西你就知死!」
「不过北韩已死,你还是为他们的郑大世立碑吧!好歹也是同宗。」
——想到这,看来是那帮猪朋狗友的恶作剧。
因为又开波了,所以也没有深究电邮是发自「佩琪」的。
十六qiáng、八qiáng、四qiáng、决战——忙着呢,金睛火眼,还上 3D立体戏院,难为了灵魂之窗,看什么也有鬼影。
他不但没跟进,也把佩琪淡忘了。
至于那个追思网站,由于是开放各界的,预了被网民恶搞,成为 fans悼念已逝明星所用,迟些热闹点才进去一看,说不定真的找到「郑大世」。
这天他们上网买了心水球队的「球衣 USB」,这批手指用法与一般手指无异,但因应足球热,外形是球衣设计,包括了他们各自追捧的巴西、德国、意大利、墨西哥、美国、阿根廷等。外壳是橡胶材料,每个记忆容量为 4GB,还附送一个足球造型吊饰——可惜找不到荷兰的,反而南韩有。
「用南韩代替北韩吧?」该死的阿qiáng笑:「他俩本是同根生兄弟——」
气死了,自己不过说错一句「北韩对巴西虽败却有点惊喜」,不过一句话,便成了巴西拥趸阿qiáng之死敌,被他笑到面huáng。
到了晚上,他竟然没工夫生气,反而感到十分诡异。
他收到一个电邮,看清楚,也是「佩琪」的:——
「阿明,虽然萍水相逢,但谢谢你的帮忙,我找回被撞断又失踪了的手指,可以完整地安心上路。那一阵,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无法离开车祸现场,一直dàng来dàng去,孤单又寒冷,没前景也没后路,还失去了心爱的手指,以后无法弹琴给 Chris欣赏了……我舍不得他,我从来没想过就这样,一秒之间便分开了。阿明我真的要走了,有缘再见。」
是那晚凌晨三点在大丰道上来回寻找失去手指的女生——她要找的不是 USB,而是「真正的手指」?
郑晓明心念一动。
那个「追思网」!
他以为被作弄的网站,重新再进入。原来所有曾使用食环署火化、土葬、骨灰龛、海葬或撒灰纪念花园服务的死者,后人只要在网站填入其姓名等数据,便可免费开设纪念网页,有十个特定主题版面设计,还可上载死者遗照和影片,浏览亲友可留言悼念,网上拜祭。
郑晓明连忙输入「佩琪」,但不知道她姓氏,搜寻不到。于是他随机打上陈李张huáng何林周赵冯杨沈……都不对。有办法,自网上找来一份「百家姓」,逐个姓「撞彩」——既已「撞鬼」,就撞下去吧。
你别说,也真累。
一直试一直试,直至:
「印佩琪」
是个他此生没想到的稀有姓氏呢。
出来了!
一瞧遗照,马上知道:就是她!仍是一张长发清秀的相片,「气质」美女,她不在了。廿三岁,卒于二○一○年。
这个网页是 Chris为她开设的——当然,如此先进的科技虚拟的思念,父母长辈怎会做?也觉没诚意,他们仍相信灵位、墓碑、上香祭祀、年节纪念。但死的人愈来愈年轻了,年轻的鬼也有自己一套,他们的「网」,方便「随时随地」追思。
男朋友很痴qíng,阿明实在全无机会「乘虚而入」的。若非萍水相逢,也不知来龙去脉。
那日,佩琪下课后赶去练琴,她快要考第八级了,所以加把劲。在大丰道过马路,被一辆汽车撞倒。司机醉酒驾驶,疑以 120公里高速切线爬头后失控,撞毁路边花槽,铲上行人路,再反弹出路面,司机头部重创至今昏迷,无辜的路人当场骨折浴血惨死,内脏爆裂血ròu模糊一摊,没人发觉手指撞断了,不知飞溅到哪个角落——猝逝的少女亡魂手足无措,只有热爱弹钢琴还得参加八级考试的当事人,才那么注重她丢了一只手指!
如果找不回无完尸,她担心生生世世,无法在黑白琴键上舞动飞弹,流泻令人陶醉的音符,迎来心爱男友的赞叹。
她舍不得,一切。
郑晓明这一阵确是有点眼花,但那个晚上却真的澄明。
世人都说大树「招yīn」,但那细叶榕盘结成虬的树根,绕成一个个小秘dòng,夹杂着砂石废物烟头……却为亡魂保管了失物,没被扔弃踩烂辗碎。她的手指!
「印佩琪」网页留言的,都是家人同学朋友,她还未踏进社会从未打过工就走了,非常天真,单纯,赤诚,和有jiāo代。
她爱她的手指,她的琴艺,她的男朋友。这是她有生以来的全qíng寄托。
Chris最新留言是:
「昨天梦到你,是这一段日子以来,你笑得最开心,也最放心的。奇怪,你说找到要找的东西,重拾信心,也真的走了,以后有机会相遇,再弹琴给我听。我哭了,以前给你拍下照片,好多qíng书小卡片还有礼物纪念品来不及整理。现在翻出来细看,你最美的,就是专注弹琴长发垂在脸庞的照片。我无法唤醒你,希望你梦中常来不要太快唤醒我……」
她的遗照更新了。
只有一面之缘的郑晓明,觉得相中的印佩琪笑得很特别。
他按几下,找到网站预设的鲜花图片——咦?还有烧猪祭品。上路或弹琴也要补充体力呀,郑晓明一笑,再按几下,全部遥祭致意。署名「 USB」。大家心照。
命中之棺 (2008.12.4)
转自香港《壹周刊》
「米老师,又看『喜材」来了。」
「对呀。」六十多岁的米永祥隔三差五来关注一下自己给自己打的「喜材」:「打好了?漆上了?」
「这几天给做好了。上架打底漆,挺费劲的,得用桐油、石灰、糯米汁浇嵌fèng。上黑漆、抹桐油——」寿木师傅道。
「黑漆上厚点。前攒的那个『寿』字,我自己写。」
「当然当然,米老师一手好书法,我们怎敢代笔?」
棺材店都成行成市,临街的是铺面,前半部陈设各式棺木,人死后置办的称「寿材」,活时置办的叫「喜材」。店后方做工场,拉大锯、刨木料、上油漆,叮叮咚咚的响个不停。棺材店只能备货等客上门,或客人按能力预订,不便四下推销,都是口碑相传。
米永祥给自己打的「喜材」,也经几番议价。
清代有这风俗,无论日子多艰难,只消不沦为乞丐,三餐吃不上,否则总要早早积下足够的「棺材本」,准备好一口棺材,才叫安心瞑目。
棺材是每个营营役役老百姓最重视之物,一生奔忙的总归宿、好房子。
米永祥叹道:
「人说『生在苏州、穿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最好的寿板当是柳江河北岸的木材,质坚色黑发亮,敲上去有铿锵之声……」
「米老师,我们选用的有柚木、柏木、杉木、松木、榆木、槐木、红橡木、赤桦木,不逊色。而且按质论价,放心,都为老人家冲喜增寿。」
米永祥心里有数,这个算盘拨弄了好久,「喜材」挑了又挑,耗了一生中大半积蓄。
一般人都是子孙为表孝心来打的,但米永祥妻子早死,又没儿没女,一切靠自己。
他是读书人,当过秀才,可没中举。一直在富贵人家中当西宾。所以人人尊称「老师」。教导富户子女一段时日,长大成人就职婚嫁继承父业,他也功成身退,再觅另一教席。
米永祥虽姓「米」,可教书先生不算富裕,省吃俭用存了一笔钱,为百年归老之用。
「喜材」制作,自始至终它得口朝下,因口朝上有「装人」之忌。完成所有工序后才能「翻材」,就等这天迎喜回家,放鞭pào、点烛焚香、撒喜果喜钱喜糖、给木匠挑夫红包……礼成人散以后,天已暗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李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