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华短篇小说_李碧华【完结】(53)

阅读记录

  一见,竟是当年朝思暮想的玉蓉!神秘的来客:

  「公子,我是送曲谱来的。」

  「你不是随郭家到了苏州吗?」

  「到了苏州,得享平民百姓之乐的,是佳欣,顶替入宫,成了皇上的女人,是玉蓉。」她幽幽叹了一口气:「偷偷来会公子一面的,是人鬼殊途的欣嫔……」

  他目瞪口呆。

  不知才十年间,二人的一生像已过完。

  玉蓉道:

  「我知《广陵散》的故事了。」

  「我已问个详尽,某日还远赴扬州,找过你倾诉,人去楼空——」章令轩忙接着。

  「咱说说,此乃三国魏人嵇康,临刑前以悲壮之曲为自己送行。」

  他续道:「《广陵散》琴曲,是chūn秋战国时,聂政为父报仇刺杀韩王的始末。政父为韩王冶剑,误了期限,惨遭韩王杀害。」

  「聂政为了报父仇,历尽艰苦,入泰山学琴,遇仙人,七年工夫,学成绝技。韩王听说国内出现了卓越的琴家,召入宫中演奏。」她说。

  「聂政怕人认出,连累身边的人。他以漆涂身脸,侵蚀容颜,又吞炭变其声音。但他一笑露齿,竟为路过的妻子隐约认得,忍不住饮泣起来。」

  「聂政长叹,为了报仇之志豁命,以石头把牙齿全击落了。入宫奏琴,观者成行,马牛止听,在韩王最神往的一剎,他自琴中取出小刀,刺杀韩王——」

  「何以世人得知聂政壮举及英名?」

  「即使聂政自毁形貌,希望无人知悉——但他的母亲前去认尸,还大哭公告:『他就是为父报仇的聂政了!』为了令儿子扬名,母亲抱尸痛哭伸冤之后,便自杀而死,与儿子共赴huáng泉。」

  他俩一人一段的互诉。玉蓉展示绝谱:

  「公子,这金曲共四十五段,分开指(一段)、小序(三段)、大序(五段)、正声(十八段)、乱声(十段)、后序(八段)。由怨愤沉潜,到慷慨激昂,灿烂豪迈,凄怆痛快……『慢商调』一曲,成就短暂而伟大的生命。」

  玉蓉一笑:

  「我来世上一趟,也许为了流传此曲,请公子代圆此愿。」

  「玉蓉,」章令轩依依不舍:「你不要走!」

  「yīn阳相隔,你我有缘无份,怎能qiáng求?」

  「但这是咱定qíng之曲。」

  「缘份很奇妙,没想到夺命的冥曲叫人纠缠难舍——但我得回宫了,我怕在外头迷路。」

  章令轩道:

  「三日后你再来,为了把《广陵散》完善。且我也为你亲奏此曲,好吗?」

  「最后一面?」

  「是的——再见最后一面。」

  三日后的深夜,玉蓉来欣赏最完整最深qíng的一曲。

  姊姊玉芙相夫教子,岁月平安,她不相扰。公子得此绝谱,广作流传,乐曲不致湮没无闻,为人间丰盛文化艺术再添一笔,千秋万代可聆佳音,不枉此生了。

  她再无牵挂。亦无去处。

  孤魂上路。寂寞,惯了。

  生死由天注定,人束手无策——

  在飘dàng重回紫禁城路上,身后,忽闻唤叫声:

  「玉蓉,玉蓉,等等我!」

  「你——?」

  「我对这封建社会也再无牵挂。」他笑:「尘世间一切不堪依恋,我只求一知音,在冥府作伴——别相信天意,别叹息缘份,看,我可以自主,我已同你一样……」

  玉蓉恍悟泫然,他送她一命,执子之手。不再孤军在险境作战:「公子,即使迷路,我也不怕了。」

  ——章令轩录尽《广陵散》渊源,三日内,把绝谱分送故友,叮嘱流传后世。

  他在为玉蓉奏琴之后,仰首gān了一杯「不知chūn」。里头下了极烈砒霜。

  他愿意像故事中人,一死明志,永不后悔。

  他来世上一趟,竟是与志同道合的心爱女子,携手共赴huáng泉……

  (完)

  乾清宫的女鬼们

  李碧华 转自香港《壹周刊》

  朱厚熜悠悠醒来,逃出鬼门关了。他颈项上有一圈瘀红的绳痕,勒得斑斓花纹,久久不褪。虽捡回一命,多日也说不出一句话。一开口,便是:「这些影儿是什么?有十几个……来人啊,宫中有冤魂么?」

  内侍都来「护驾」。

  朱厚熜半夜一回又一回的惊醒,毛骨悚然。

  全是女鬼。

  年轻的,不过十来岁的女鬼。

  喁喁耳语,稚嫩娇声。

  「咱们动手吧,qiáng如死在他手里!」

  「都是你不好!」

  「唉,只恨我们有眼无珠——」

  「你小心飘dàng,别碰了柱子。」

  「一切都是天意。」

  「呀——呀——呀——」

  「别求了,大家也是苦命女儿。」

  「皇上,还我们命来呀……」

  「呜呜——死得好惨啊!好疼……」

  哭声十分凄切、痛楚,夹着呻吟。

  朱厚熜大喊:

  「鬼呀!把所有的灯都点起来——」

  「皇上,灯早已全点了。」

  惊魂甫定的朱厚熜虽在一室光明之中,他的内心仍是yīn黑、冰寒——对了,皇帝是如何受的伤?

  不是「伤」,是遭人勒杀。奄奄一息。诸御医迟疑良久,不敢用药,——一旦不效,必遭杀身诛族之祸。

  急迫之际,太医院使许绅,硬着头皮冒死开方下药。皇帝在皇后督促煎熬灌药后,连连吐出紫色瘀血数升,才慢慢回过一口气,发出几个没人听懂的单音。

  皇帝活过来,但太医院使却因紧张惶恐过度,回到家里一病不起,不久,在chuáng上大去。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二十一日的夜晚,宫中生变。

  是仁宗朱厚熜无法预料的。

  他原是个藩王之子,因堂兄武宗朱厚照一生荒唐,短命,没有子嗣,所以由德行甚差的朱厚熜继位。当时他才十四岁,刚继承已死去父亲的「兴献王」爵位,马上又由湖北安陆入京,登上「天子」宝座,飘飘然不可一世。改年号「嘉靖」。

  嘉靖十八年的一回千里谒陵壮举,令百姓怨声载道。他下令升故乡安陆为承天府,更卜吉地,重修玄宫,合葬父母。那年(1539年)的拜祭,二月十六日出发,四月十五日回京,整整两个月。

  随从人员一万多人,包括乐队、医疗队伍、御膳厨役、士兵……户部官员携银三十万两沿途备用。所经地方官员供奉,搜刮民脂民膏,不在其数。

  连随侍的锦衣卫也喜形于色:

  「所到之处,皆为发达之乡。」

  一个道:「若皇上年年谒陵尽孝,该有多好!」

  扰攘六十日,耗费花时,但满足了仁宗的迷信和虚荣。

  他崇拜仙道,整天与道士厮混一起,只求长生不老,荒废朝政。

  道士以画符、念咒、驱邪、除妖、yín乐、长生来博他欢心。

  其中一名道士陶仲文,把戏娴熟,最得皇帝青睐,两年间平步青云,以致食俸一品,身兼少师、少傅、少保三职。

  他向仁宗提供了「仙方」:「常吃『先天丹铅』药,可长生不老,永保青chūn。」

  ——这是用处女经血炼制的。

  仁宗诏令广选天下健康幼女入宫,供他炼丹,连年八到十四岁秀女进贡,已达一千零八十人。

  未谙人道的女孩,一入宫门深似海,受尽yínrǔ蹂躏,及无耻的xingnüè,晚晚不寒而栗惊醒,颤抖到天明。

  ——作为皇帝的「延年药」,自身憔悴于chūn风雨露中。

  宫女不但被迫与道士们乱jiāo取悦皇帝。一回,为研究人shòu可否产子,而令宫女luǒ裎,与狗、马jiāo配,寻求新奇刺激。最开怀的是一众妖道。

  而卑劣的昏君,不但沉迷斋醮,还爱酷刑。但凡向他进谏的大臣,忠言逆耳,他都施以「廷杖」,当场没气绝的大臣,也皮开ròu绽,奄奄一息。而被打死、烧死、yín死、nüè死的宫女,总有几百人。

  这晚,十月苦寒,北京紫禁城gān清宫内,十几名神色紧张的宫女们聚集一起,虽然有点害怕,但想到今天和日后所受凌rǔ,没有明天的等待,难出生天的绝望,燃起一把怒火,她们是金英、川药、玉秀、翠莲、淑翠、梅秀、妙莲、jú花、秀兰、金莲、玉香、槐香……等十多个姊妹。

  谋杀计划正在展开。

  gān清宫后半部是皇帝休息的暖阁,上下两房,各有楼梯相通,九间共二十七张chuáng,任意躺卧宣yín。

  仁宗与他宠爱的曹端妃云雨亲密后,已昏昏睡去。

  金英压低嗓子向大家下令:「我们动手吧,qiáng如死在他手里!」

  玉香到东房,解下仪仗上的花绳,搓成一条粗绳子,够劲的吧;金英把它拴成套扣,再试试力道——可以了!淑翠用huáng绫布把皇帝的脸蒙住,便用力死死掐住他的脖子。

52书库推荐浏览: 李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