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_郭宝昌【完结】(54)

阅读记录

  景琦、涂二爷、许先生上了台阶,一群人跟着他们蜂拥进了"吉顺号"店门。

  吉顺号店内。

  十盒参摆在了柜台上,第一棵主参足有三两重。放盘的尹先生不错眼珠子盯着涂二爷的脸。

  涂二爷拿起主参仔细端详着。尹先生则端详着涂二爷。景琦来回看着他二人。

  围在涂二爷身后的人们,鸦雀无声看着,有个青年人咳嗽了一声,旁边的人立即责怪地瞪着他。青年人抱歉地吐了一下舌头。

  涂二爷终于抬起头,两眼盯着尹先生。尹先生微微一笑:"怎么样?八百两!"

  徐二爷:"几家儿看过了?"

  尹先生:"总有七八家儿了吧!"

  涂二爷:"我买了!可八百两不行。"

  尹先生:"您开价儿!"

  涂二爷将右手袖口一打,将胳膊放到了柜台上,尹先生也忙伸出右手与涂二爷对上了袖口,两只手在袖口中蠕动着,以手指"谈"价儿。

  景琦充满新奇地望着。周围的人也屏息而观。两只手在袖口中继续蠕动着。

  片刻后,尹先生耷拉着眼皮,眉头皱了起来;涂二爷目光犀利,看得尹先生慌乱起来,须臾,涂二爷微微一笑,抽回了手,两只袖口分开了。涂二爷和尹先生全都直起了腰。围观的人全都紧张地看着。只见尹先生回到柜台后,把那写着'八百两'的银牌翻过来一扣:"成jiāo,三百五十两!"

  景琦大惊。围观的人轰的一声,七嘴八舌乱了套。有的说,"我的妈!砍下一半儿多的价儿,假的?!"中年人大叫:"涂二爷!好眼力!"另两个老客则道:"能看出假的来,这得多少年的功夫!""这株参太难认了,跟真的一样啊!"屋子里好声四起……

  许先生拿着那棵假参给景琦讲着。

  "神了!神了神了!"景琦边听边敬佩地望着涂二爷。

  外边忽然传来喊叫声、起哄声,许先生、景琦忙回头看,人们拥向门外。

  参茸栈院内。

  景琦、许先生和涂二爷在人群后面出了吉顺号。涂二爷拦住一个秃头问道:"出什么事儿了?"

  秃头:"陕西来的一位老客,四百两买了一棵假参!"

  这时一伙计站在台上大叫:"特盘移山参一棵,四百两,陕西恭德堂范记--"

  涂二爷:"你瞧,他还必得叫出'移山参'来,这不存心寒碜人家吗?!"

  买了假参的大高个儿,夹个小包低着头匆匆向大门外走。人们让开了一条路,不住大喊着瞎起哄:"陕西范记!饭桶吧你!""眼睛长哪儿去了?夹到卡巴裆里了吧!""那是屁眼儿!"

  "哈哈……"人们大笑。大高个儿láng狈逃出大门。

  景琦感慨万平地望着。涂二爷拍了拍景琦的胳膊:"看见了吗?

  少爷?不练成火眼金睛,别上这地方来,丢人现眼不说,回去东家还不叫他卷铺盖。"

  许先生:"这人打今儿起,这辈子也不敢在参行露面儿了。"

  景琦:"真是商场如战场,这么厉害!涂爷,您得教我!"

  三人闲聊着一直往院子尽头走去,只见沿墙一溜都是卖参的散兵游勇,有蹲地下摆小摊儿的,有手里拿着吆喝的。景琦等边走边看,忽然,一个脏兮兮脑后拖一根又短又细白色小辫儿的瘦小老头儿,手托破旧蓝布包拦住了他们:"三位请留步,您赏光看看我这棵参。"

  涂二爷上下打量老人,见他目光十分诚恳,才要答话,旁边的人瞎起哄:"老头子!起什么哄你!""哪拣了根胡萝卜上这儿蒙事儿来了。"

  老人不管哄叫,管自固执地把蓝布包伸到涂二爷面前:"我在这儿蹲了大半天了,没人理我,您看看!"

  涂二爷没有接:"老人家高寿了?"

  老者:"还小呢,八十一!"

  涂二爷:"嗬!老祖宗了!自己挖?"

  老者:"gān了一辈子了。"

  涂二爷点点头,接过布包打开。里面是一层发黑的白布,只见十几层棉纸包着一棵参,涂二爷一边小心翼翼地打开,一边问:"身子骨还硬朗?"

  "深山老林怕是再也进不去了,腿脚不行了。"老人感慨道,"我大老远的头一回上这儿来,就是为了卖个好价钱。"

  涂二爷打开最后一层棉纸,不由倒吸一口气:"咝--"

  景琦忙凑近了看,涂二爷惊讶地抬头望着老者。

  老者期待地望着涂二爷。

  涂二爷看了一眼景琦:"少东家!开眼吧!"忙又低头看参。这是一棵罕见的大野山参。

  人们都围了过来,惊叹不已。涂二爷看看周围:"哪位帮忙借个戥子来!"

  "这儿有!"人群中立即传过一个戥子。涂二爷接过后小心地称参:"七两五!"人们发出惊讶的呼声。

  涂二爷:"哪儿控的?"

  老者:"长白山!这兴许是我最后的一卖了。"

  涂二爷:"老祖宗,好参呐!少见!"

  老者:"您是识货的。"

  涂二爷:"您,开个价儿吧!"

  老者:"你不是京城百糙厅白家老号的么?"

  景琦一惊:"您也知道白家老号?"

  老者:"是中国人哪儿有不知道的。"

  涂二爷:"这是我们少东家。"

  老者:"少东家来了,我不敢开价儿,我信得过,您看着给,给多少算多少。"人群中又发出一片议论声。

  涂二爷苦笑了一下:"您这是为难我。"

  老者:"什么话呀!白家老号买我的参,我这辈子没白活,这叫物归其主!"周围的人一片叫好声。

  涂二爷:"话说到这份儿上我只能冒昧了,这棵参到了京城值多少银子,跟这儿的买卖是两码事!就地卖参就地价儿,我给您个整数--两千两银子。"

  景琦心服口服地点着头,注意着老者的反应。

  老者稍稍一躬身:"我谢谢您!"围观的人再次大声叫"好"!

  院子里的人都往这边跑,把四个人围得水泄不通。

  回京的路上。白天。

  涂二爷、许先生坐在马车上,景琦仍骑着马跟着车走。

  涂二爷:"少爷这趟辛苦了,跟着我们受了不少罪呀!"

  景琦:"说实在的,我压根儿没把百糙厅放在心上……记得小时候,我妈带我去摘匾,特意叫我认'白家老号'那四个宇,我念了三遍……"

  许先生:"这块匾有多大分量,你这回知道了吧?"

  景琦:"见识到了,我也看见你们二位在药行真是八面威风,靠本事,这是真威风!"

  许先生:"没有白家老号的牌子,有威风也抖不出来!"

  景琦:"我白景琦要是抖不出真威风来,这辈子白活!"

  涂二爷:"这回二奶奶叫我们俩把你带出来,打心眼儿里发怵!

  怕你不听话呀!你还真成!"

  景琦:"我听有本事人的话!二位,我可要先走一步了,你们走得太慢!"

  涂二爷:"一块儿走吧,你又想gān什么?"

  景琦:"营口大街小巷都传遍了,北京正闹义和团呢,整个北京都乱了套了,我实在不放心家里。"

  许先生:"也好,一路上可要小心!"

  景琦催马向远方驰去。

  京城街道。

  层层路障,拳民不断匆匆跑过。

  景琦骑马来到路障前刚停住,便有拳民喝令:"站住!下来!"景琦赶快下马。

  拳民:"gān什么的?"

  景琦:"回家,我前边儿到家了。"

  拳民:"义和团在这驻防,从南边绕着走!"

  景琦上马往回转,突然传来枪pào声,景琦催马奔去。

  白宅。

  景琦在门口下了马,仆人忙接过,秉宽匆忙迎出。听到秉宽说家里没出事,景琦这才放下心来,直奔二房院去见母亲。

  刚上北屋台阶,白文氏迎了出来:"可回来了,真怕你们出事儿。

  北京全乱了,闹义和团呐!"

  玉婷跑过来:"哥,你给我带什么好东西了?"

  景琦:"叫妈给你拿。妈,您给分分吧。大房、三房的一人一份儿。还给爸爸买了样好东西呢!"

  颖轩坐在一旁:"哼,你小子会买什么东西!"

  白文氏拿出一块砚向颖轩走来:"这个准是给你买的。"

  颖轩接过一看,喜出望外:"砚!嗬嗬嗬!好好!"

52书库推荐浏览: 郭宝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