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江湖 作者:马伯庸
第一章 出山
在下叫彭大盛,山东五虎断门刀第十三代传人。
每次我报上这名号的时候,对方总是闻言一楞,然后拿一种异样的眼光打量我,那种眼光很难形容,就好象是看到了一头闯进蓬莱仙境的野猪。
我一直挺奇怪,究竟我是哪里做的不对?我明明把江湖规矩做满了十足十:双手抱拳,左攥右握,平举胸前,双腿马扎,目光平视,先通名姓,再报师承,无一不是标准的问候礼数;穿的衣服也平凡的紧,上身粗布淡huáng窄领窄袖褂,下身浅褐布裤束腿,青云底圆口布鞋,头顶青布束带抹额,都是些寻常装束,前后只花了三两银子,还有几钱找头。
若说古怪,只有我背的这口虎头大刀刀背稍厚了些,但也算不得什么奇门兵刃,随便找一家铁匠铺花上两个时辰都打的出来。
我初出江湖阅历尚浅,实在不知道自己哪里做的不对,竟引得他们如此看待,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我下山的那天,我的师父把我叫去,先叮嘱了一番江湖险恶人心诡诈,然后看着我半天没说话,最后长叹一声,说徒弟你非要去闯dàng江湖吗,留下来接你师父衣钵,几年以后你便是五虎断门刀的十三代掌门人呀。我回答说师父教了这么多年功夫,徒儿这次下山,一定会将五虎断门刀法发扬光大,在武林扬名立万,以不负师恩。
师父见我这么说,知道我去意已决,便不再阻拦。他颤悠悠站起身来,轻轻拍拍我的肩膀,一脸沧桑地说了一句:
“如今的江湖,已不是我们的江湖啊。”
师父这句话什么意思,并不太懂,只感觉说这句话的师父苍老了好多,其实他今年才四十三。师父名字叫彭贵发,是五虎断门刀的十二代掌门人。我们这门派是按“富贵大顺、安定团结”八字排辈,他是贵字辈,而我是大字辈。师父武功很好,五虎断门刀法练的炉火纯青,师祖曾评说当今武林能在师父手下走过五十招内的人不出十个,不过那是师祖那年的“当今”,时过境迁,不知现在的武林会是怎么样。
师父当年也闯dàng过江湖,但不到一年就回来了,从此潜心习武,再不问武林是非。我没问过他到底因为什么,只经常看到他抱着虎头大刀,坐在山门石阶上望着远处的山景颓然发呆。当我告辞师父顺着石路下山的时候,他抱着大刀又坐在山门目送我离去,眼神一片落寞。
下山之后,我先在山下的小镇打尖住了一宿,第二日早早起身,背起行囊与虎头大刀投南而去。南边六十余里以外就是忠阳府地,乃是南北衢道必经之地,十分繁华,武林人物想必出没极多。想闯dàng江湖,第一步踏在这里应该不错。
时当早秋,天气不错,一路上顺顺当当,六个时辰不到我便到了忠阳府地界,大道上车马行人逐渐多了起来。我走的口gān,恰好路边有家茶棚,便进去买了碗茶,将虎头刀搁到桌上,坐下来休息。
忽然,我听到邻桌有两个人,一高一矮,高的一头白发,是位慈祥长者,矮的面色黝黑,看不出多少年岁。这二人一边喝茶,一边小声议论些什么。那高个子道:依兄台之见,这次江南慕容家比武选婿,哪位能胜出?”矮个子道:“依我看呐,当是昆仑派的玉剑昆仲玉,据说此人昆仑剑法好生了得,人又生的俊俏。”高个子摇头道:我看未必,昆仑剑法虽qiáng,终究非大器之术。还是四川唐门的少主唐枫更有胜算,人家号称“小潘安”、“周郎羞”,一手“漫天花雨”的暗器功夫,风雅jīng妙,江湖上能接下这招的又有几个?”两人声音虽小,我在一旁却听的清清楚楚,不禁大喜,这议论的不正是江湖之事么?于是我喝gān碗中茶水,站起身来走过去,施礼道:
“两位侠士,可否请教一二?”
那两人闻言扭头过来,上上下下打量我一番。见我粗布陋衫满面灰尘,矮个子冷哼一声,也不理睬,自顾端起杯子来喝茶,高个子一脸冷漠,淡然回道:“你是何人?”
我连忙双手抱拳,依着江湖规矩大声自报家门道:
“在下彭大盛,山东五虎断门刀第十三代传人,敢问阁下高姓大名?”
话音刚落,就听“噗”的一声,矮个子嘴里一口茶全喷到高个子脸上。两个人一个呛的连连咳嗽,一个手忙脚乱地找东西擦脸,一时间也无暇答我。等他们总算都收拾停当了,这才转身过来,拿着异样眼神端详我。
“你说你叫什么?”
“在下彭大盛,是五虎断门刀门下弟子。”我毕恭毕敬地回答。
“那身后桌子上的兵刃是你的?”
“正是在下的,唤作虎头大刀,重四十三斤。在下初出江湖,正想多结jiāo些朋友,做番大事。正听到两位品评武林人物,故而过来请教。”
两个人未等我说完,都哈哈大笑起来。那矮个子右手指着我,连声道:
“可笑,真是可笑,井底之蛙。”
那高个子亦摇头冷笑:“以阁下如此样貌,如此名姓、如此师承、如此兵器,竟也自称江湖中人,欺负我武林无人么?”
我听高个子连说了我四个“如此”,却不提我武功如何,料想是他以为我不会武艺,忙回身取出虎头大刀,掣开起手势,对那二位道:“在下练习这断门刀法已经有十数年,略有小成,今天给两位大侠献丑演练一圈,请两位品评。”
那二人面面相觑,眼神又是不屑又是无奈。末了那高个子伸出食指弹弹大刀刀锋,悠然道:我说这位少……呵呵……少侠你别忙活了,这类武艺,街头卖艺赚些小钱便罢,闯dàng江湖就算了。这江湖,可不是你来的。”
听到最后这句话,我一楞,师父临下山时也这么说过,今日我是第二次听到了。
那高个子见我拎着大刀楞在那里,倒也有些不忍,从怀里掏出一方素纸,找店家要来笔墨,糙糙写了几个字,盖上个红章,把那纸jiāo给我。
“我看你人还憨厚,体格够健壮,又有好武之心,能碰到老夫也算是缘分。这忠阳城内有个弄萧楼,主人萧之钰乃是江湖大大有名的清雅之士,最近东楼新成,缺些人手。这有封荐信,去那里谋个差事吧。”
我接过信,颇为欢喜,无论如何,若能进那弄萧楼,便算是踏入江湖了。我对着那两位深鞠一躬,道:“还未请教两位恩公大名。”
高个子指指旁边自顾斟茶的矮个子,道:“你不在江湖,不知我等名头,不说也罢。这位是幽冥使者殷正黯,我是清叶书生白一苇。”
虽然他说他们不愿留名,但还是报了出来。我都暗暗记在心里,师父常说滴水之恩当以泉相报,日后见了他们,当好好报答才是。殷正黯忽站起身来,也不睬我,对白一苇说时候不早,该上路了。白一苇对我略一施礼,转身与他离了茶棚,跨上两匹高头骏马,向北急驰而去,很快消失在烟尘之中。
52书库推荐浏览: 马伯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