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es Davis
迈尔士·戴维斯(1926—1991)
生于伊利诺州。45年开始在查理·帕克的乐团中chuī小喇叭。48年在 Gil Evans 的协力下组成以重视作曲编曲历史xing九重奏团。经过 Hard bop,59年产生qíng绪爵士(Mode Jazz)的杰作《Kind of Blue》。后来也大胆采取电子音响,经常持续牵引爵士乐的动向,留下大量唱片。75年虽然退休,81年又戏剧xing复出。
Eric Dolphy
艾瑞克·杜飞(1928—1964)
生于洛杉矶。58年加入 Chico Hamilton 的乐团后,从60年起随着参加 Charles Mingus 的团体,而与 Ornette Coleman 合演。后来组成自己的乐团。同时也和John Coltrane合奏。一面守着传统的调xing世界。一面注入新的手法,成为自从 Charlie Parker 以来,负责联系 HARD BOP、MOOES 和 FREE 等革新xing爵士的重要角色。
Charlie Christian
查理·克里斯汀(1916—1942)
生于德州。34年成为职业吉他手,39年被 Benny Goodman 乐团以破记录的高薪聘请。工作之余并经常在“Minton's Playhouse”和 Dizzy Gillespie等几个人,展开即兴演奏(Jam session),在旋律和节奏等多方面创造出确立摩登爵士乐基础的革命xing吉他奏法,为后世留下远大的影响,然而由于饮酒过度和毒品而损坏了健康,年纪轻轻便过世了。
一提到 Charlie Christian,虽然在“Minton's Playhouse”的 Jam session,所谓“包勃爵士的黎明”早已闻名,不过收集他和 Benny Goodman 合作演出的几首主要曲子,日本版的三张一组 LP“Charlie Christian Memorial Album”的内容,也棒得毫不逊色。
在 Benny Goodman 这一定的“体裁”中,从被分到的几个合奏部分中的独奏框架中,压抑不住地涌出Christian自然而前进的歌心,吸引了我们的耳朵,直接向心中倾诉。虽然是五十年以上的旧日录音了,但Christian的吉他独奏已达到奇迹式的高水准,现在听起来几乎大半依然不显得老旧,而且超越所谓摩登、包勃、或摇摆等框架,真是充满知xing、跃动、和兴奋刺激。
很不幸的是 Charlie Christian 在二十五岁的轻轻年纪,就突然与世长辞。因此他的音乐生涯可以说非常短(正确说仅有一年八个月),但他所留下的演奏,却给后世带来极大的影响,当你在聆听着 Christian 的演奏时,会发现“咦,这不是 Barney Kassel 吗?这不是 Herd Ells 吗?这不是 Kenny Burell 吗?”也就是有许多部分反过来让我们感到吃惊。仔细想想,直到五O年末期 Wes Montgomery 奏出 octavo 八度音程合音为止,爵士吉他手或多或少都受到 Christian 的符咒(那崭新而丰富的创意和技巧)所着迷而无法逃出他的影响。就像在 Ornette Coleman以前的中音萨斯克风演奏者,都无法逃出查理。帕克的符咒一样。
可以说闪亮如流星一般,收在这组《Charlie Christian Memorial Album》里的演奏,每一首都具有一听的价值,其中我尤其喜欢一九四一年一月康特贝西( Count Basie ) 担任钢琴演奏时的热烈合奏。BG(Benny Goodman)率领临时编成的六重奏,成员包括贝西、Cootie Wiliams(tp)、Georgie Auld(ts)、Christian、Artie Bernstin(B)、Jo Jones(ds),这极有趣的人物组合--也就是当时BG的固定搭档,加上贝西旋律般的混合部队。结果黑人乐手人数较多,因而音色也自然显得略黑,旋律变得粘粘的。
尤其是简单而快调的 riff 叠句曲目《Brekfast Feud》在几个技巧上,贝西和 Christian 的互相呼应,既优异又先锐尖端,好得不得了。他平常在固定的BG成员中演奏时的曲子当然也值得听,但和具有独特时间感觉而撼动地心的贝西的旋律部合作时,Christian坚实如号角般的呼应飙奏,真的可以用“连骨头都要摇散了”来形容最贴切。引爆热烈沸腾的摇摆火山岩浆,成为爵士乐尚在“英雄传”时代的贵重记录。
Count Basie
康特·贝西(1904—1984)
生于纽泽西。20年代在肯萨斯城(Kansas City )参加了 Walter Page、Bennie Moten 等的乐团之后,35年组成自己的乐团。虽然50年曾经有一段期间解散乐团,并经历60年代的音乐停滞期,但他依然以一个杰出领导者,和能以极端少的音数让节奏生动活起来的风格独具的钢琴家,经常让乐团卖力地继续 swing 下去。
Gerry Mulligan
杰瑞·穆利根(1927—1996)
生于纽约。40年代在 Jene Krupa 乐团担任作曲编曲,48年参加迈尔士·戴维斯的九重奏团,一面从事编曲一面担任低音萨克斯风手。52年在西海岸和查特·贝克等组成划时代的无钢琴四重奏。以对位法式的组合重奏达成辉煌成果,为西海岸爵士乐带入盛况。后来回到纽约,也在大乐团留下优越的作品。
Nat King Cole
纳金高(1917—1965)
生于阿拉巴马州。39年和 Oscar Moore 等组成 King Cole Trio,成为以钢琴、吉他、贝斯,三者对等演奏的现代化钢琴三重奏的原型。后来成为热门流行歌手,以他甜美低沉而xing感的嗓音风靡一世。但这段时期的他也以爵士歌手表现杰出,同时受到 Earl Hines 的影响,也是一但堪称调子俐落轻快充满摇摆感觉的一流钢琴演奏家。
Dizzy Gillespie
迪吉·葛拉斯彼(1917—1993)
生于南卡罗来纳州。经历过 Cab Calloway 等的乐团,于 44 年参加 Billy Eckstine 乐团,次年从组成自己的大乐团前后开始,也和查理·帕克一起成为 Bebop 爵士乐的中心角色。后来并担任文化使节,对提升爵士乐的地位贡献良多,毕生都以伟大的小喇叭手活跃乐坛。开朗的个xing,和鼓着两颊演奏的姿势深受大家热爱。
Louis Armstrong
路易斯·阿姆斯壮(1900—1971)
生于纽奥尔良。24年进入 Fletcher Henderson 乐团, 25年在芝加哥录了第一张主奏的作品。从此以后20年代他的乐团所录的演奏音乐,真的可以说已成为今日一切爵士乐原型的决定xing演奏。绰号叫 Satchmo。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小喇叭演奏者,同时也是爵士乐史上最初的天才音乐家,包括他的歌声对爵士乐的影响都无法估计。
Dexter Gordon
戴斯特·戈登(1923—1990)
生于洛杉矶。40年代以次中音萨克斯风演奏者活跃于 Billy Eckstine 乐团。和同为次中音萨克斯风演奏者 Wardell Gray的合奏也相当受欢迎。52—60年经历过毒品祸害的停滞期,之后再度复起。自从录完《OUN MAN IN PARIS》(63)之后便定居欧洲。这是他多年后返回美国的两张一组现场录音盘《HOMECOMING》(76)。晚年虽已失去健康,但因主演电影《午夜旋律》(86)而成为话题。
Dexter Gordon 总是给我树林的印象。而且是耸立在原野正中央的高大老树。个子高高的,很适合戴帽子,英俊、沉默而酷酷的次中音萨克斯风手 Dexter Gordon,尤其晚年吸毒成瘾的伤痕和国籍脱离者的孤独,使他给人们的印象简直像树影般安静地落在脚边的地面。
我开始喜欢主动去找 Dexter Gordon 的音乐来听,是上了大学之后。在校园纷争正热,周围的人们都在爵士茶店热心倾听着 John Coltrane 或 Aibert Ayler的音乐那时期,我则专注于更遥远以前的 Bop Jazz。我最初听的 Dexter Gordon 是 Savoy 盘。年轻的Dexter 几乎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叫可怕的,随心所yù自由自在chuī奏“Dexter乐句”。和搭档 Wardell Gray 那会烫伤人般热qíng狂野的次中音较劲飙chuī的《THE CHASE》也很棒。当然 Charlie Parker 固然格外出色,但 Dexter 则是对我个人来说的英雄之一。只要光耳朵听见“Dexter Gordon”的名字,就不知道为什么胸口会热起来。从那声音中可以很清楚地闻到爵士乐的硝烟味(gun smoke)。就像“Alfa Romeo”的名字,会让爱车者的心骚动一样。
52书库推荐浏览: 村上春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