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_张爱玲【完结】(46)

阅读记录

  “大爷看见姑姑不知道会怎么样?”

  琵琶对法律与国民政府倒是有信心。她唯一知道的法律是离婚法律。她母亲能够离婚,军阀当政的时候简直不可能。嗳,她听说中国的离婚法比英国的尚且要现代。

  五月快开庭以前,珊瑚的律师打电话来。榆溪同谨池私了了,官司给釜底抽薪了。珊瑚怒气冲冲去找哥哥理论,他严阵以待。

  “我是不得已,”他道,“只有这个办法。我知道你听不进去。他们之前就问过我们了。要是告诉了你他们提了一个数,你反正也是拿着了把柄好对付他们。”

  “你出卖我拿了多少钱?”珊瑚问道,“一定很便宜。”

  “我只是不想再蹬浑水,我可没给钱bī疯了。官司打下去是个什么了局?”

  “我们赢定了,陈律师说我们赢定了。”

  “赢了反倒是泥足深陷。我不打了。”

  荣珠打岔道:“他一直就不愿意。官司拖下去,沈家人都没面子。”

  “我们赢定了。你以为他们这么急着私了是为什么,他们可不是傻子。”

  “他们只是不想打官司了,我们丢人也丢得够了。”他道。

  “可别让亲戚们笑话。”荣珠道。

  “是你拖我进来的,我不想再cha手了。”他道。

  “现在又怨起我来了。你倒大方,随人家抢,得了一点好处,这会子又成了好兄弟了。”

  “异母兄弟到底还是兄弟。”荣珠道,“老太爷老太太要知道你们为了钱连手足之qíng都不顾了,就是死了也不闭眼。看看我们,我们家兄弟姐妹多了,都是和和气气的,大的教导小的,小的尊重大的,每个都是你推我让的。”

  反驳的话进在舌头尖上,可是珊瑚不想打断话头。不理荣珠,仍是针对榆溪,明知无望,仍希望能bī他再改变立场。

  这回碍于太太的面,咬定了不松口。珊瑚想扇旺他的贪念。谨池打官司花了那么多钱,能给他的也不多了。他们得送钱,打通了法官这个关节,再依着法官的指示打点重要人士。尽管拍胸脯担保,打点的费用只怕不止这些。惊人的花费显然让荣珠却步,消了发财梦。而榆溪合不得的是手上的钱与一门阔亲戚。兼顾了传统与社会,他在物质上与jīng神上的需要。至于妹妹,也不是特为和她作对,他早也不满。离婚的事他也怨怪她。要不是她和嫂嫂形影不离,总是帮着嫂嫂,也不会以离婚收场。

  珊瑚走了,临走说再也不上他家的门。榆溪倒不禁止琵琶去看姑姑。珊瑚什么也没跟琵琶说,不希望她在她父亲家里的日子更难过。

  “什么时候再开庭?”琵琶问道。

  “我们输了。”珊瑚道。

  “怎么会输了?”

  “他们送钱给法官,我们也送。他们送得多。”

  端午节忽然叫王发送四色酒果到大爷家,王发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去了以后才从佣人那里知道榆溪与大爷私了了。

  回家来佣人也有米酒吃。

  “喝一杯吧,何大妈?”潘妈说。厨子也说:“喝点吧,潘大妈?”眼里闪动着做贼似的光彩,有些心虚促狭。老妈子们吃了半杯,男佣人吃得多。晚饭后王发一个人坐在长板凳上,脸喝得红红的,抽着香烟。何gān把水壶提回来,他就说了官司的事。

  “老爷做什么都是这样,”他道,“虎头蛇尾。我根本摸不着头脑,突然又想起送什么节礼?官司难道是打着玩的?今天打,明天和?连手对付自己的亲妹妹?可不作兴胳臂肘向外弯。”

  何gān很紧张,怕有人听见了。“我一点也不知道。”她反复的说。

  “我不是帮珊瑚小姐,可是她终究是自己的亲妹妹。现在要她怎么办?官司输了,说不定钱都赔上去了,又没嫁人,将来可怎么好?”

  “老爷一定有他的原故。”何gān低声说道,“我们不知道。”

  “珊瑚小姐来,跟我问账簿,我整篮整篮的拿了来。我倒不是等他们赢了官司打赏,可是看他们虎头蛇尾,真是憋了一肚子火。我就说要gān什么就别缩手,要缩手就别gān。”

  何gān低声道:“这些事我一点也不知道,可是老太太过世的时候,珊瑚小姐还小,老爷年纪大,应该知道。珊瑚小姐从来就不听人家的劝。”

  “总qiáng过了耳根子软,听人chuī枕头风,倒自己亲骨ròu的戈。就一个儿子,打丫头似的天天打,弄得跟养媳妇一样成天提着心吊着胆。”

  片刻的沉默。

  “得上去看看。”何gān喃喃说道,却没起身,王发又说了起来。

  “从前当着姨太太的面,我不敢骂,只在楼下骂。现在两样了。人家可是明媒正娶来的,我连大气都不敢哼。前天去买洋酒预备今天送礼,还怪我买贵了。我说:‘就是这个价钱。’她不喜欢我的口气,掉过脸跟老爷说:‘这个家我管不了。’老爷就说了:‘王发,你越来越没规矩了,还以为是在乡下欺负那些乡下人。下次就别回来了。’欺负乡下人?我是为了谁?在这屋里连吃口饭都没滋味了。知道你老了,没有地方去,就不把你当人看了。”

  “怎么这么说,王爷?”何gān一头起身一头笑道,“老爷不看重你还会要你去收租么?”

  秋天王发下乡去收租,钱送回来了,自己却不回来。留在田上,来年死在乡下了。

  琵琶一点都不知道,跟荣珠却也jiāo过几次手。跟她要大衣穿,她只有一件外套,旧外套改的,也太小穿不下了。

  “你可真会长。”荣珠笑道,“现在做新的过后又穿不下了。”

  “可是我出门没有大衣穿。”

  “去看亲戚不要紧,他们不会多心。我们在家里都随便穿。你们家里也一样,你奶奶就很省,问你爸爸。”

  榆溪在房里踱来踱去转圈子,不言语。女儿的衣服由母亲经管,他jiāo由荣珠处理,还颇以为乐。

  “可是天冷了。”

  “多穿几件衣服。”荣珠忙笑道。

  “大家都有大褂,独我没有,多怪。”

  “谁会笑话你?你不知道现在外头这时世,失业的人那么多,工厂一家接一家关门,日本人又虎视眈眈的。”

  琵琶听得头晕脑胀。直觉知道说的是门面话,粉饰什么。家里钱不凑手?她常听见鸦片的价格直往上涨。了解的光芒朦胧闪过,也愿意讲理,她冲口而出:“是不是钱的关系?”

  “不是,不是因为钱。”荣珠断然笑道,耐着xing子再加以解释。

  琵琶几次想cha嘴打断她这篇大道理,幸喜她还不算太愚钝,没提起荣珠才替自己订了一件小羊皮黑大衣。

  她在报上看到新生活运动。实践上连女人的裙长袖长都有定制。不准烫发。提倡四书五经、风筝、国术。锱铢必计,竟使她想起后母的手段,觉得政府也在粉饰什么,任日本人作威作福,国事蜩螗却不作为。

52书库推荐浏览: 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