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_赵月华【完结】(17)

阅读记录

  曾国藩养生喜欢在眠食二字上下功夫,除接受祖父教训以外,也有自己的经验。曾国藩的《日记》上说:"我少年读书时,看见父亲在日落之后,上灯以前,小睡片刻,夜里则jīng神百倍。我近日也想效法。日落后,在竹chuáng上小睡,上灯以后处理事务,果然觉得清慡。我对于起居饮食,按时按点,各有常度,一一都是效法我祖父、父亲所做的,希望不败坏家风。"

  一个人只有身体与心理都健康,gān大事才有足够的资本。起居饮食,既有规律,又有定时,这是现代的卫生学非常qiáng调的。至于爱好运动与节制少怒,则是健身与养心的根本。所以,身心兼治,确实是一种达到人生的一种最佳境界。

  培养浩然之气

  曾国藩语录:人以气为主,于内为jīng神,于外为气色。

  译文:气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主宰,在人体之内表现为jīng神,在人体之外表现为气色。

  曾国藩认为:做大事必须要有豁达光明之胸,那么怎么样才能达到呢?在他看来,这必须通过"善养吾浩然之气"。

  品xing的培养是一个过程,成大事者非常注意品xing的锤炼,以此确保成功的基石。曾国藩说:"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治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吾辈既办军务,系处功利场中,宜刻刻勤劳,如农之力穑,如贾之趋利,如篙工之上滩,早作夜思,以求有济。而治事之外,却须有冲融气象,二者并进,则勤劳而以恬淡出之,最有意味。写字时心稍定,便觉安恬些,可知平日不能耐,不能静,所以致病也。写字可以验jīng力之注否,以后即以此养心。万事付之空寂,此心转觉安定,可知往时只在得失场中过日子,何尝能稍自立志哉。"

  读曾国藩的这一段话,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位饱经沧桑、聪明睿智的老人面前,有一种大彻大悟之感。人活着,如果一直浑浑噩噩而不知所谓"豁达光明之胸"、"冲融气象"为何物,

  而只是"如农之力穑,如贾之趋利",那是很难做成什么大事的;不但事业做不好,人也活不到应有的程度。

  东方古典文化,儒家也好,道家、佛家也好,都qiáng调一个静字,即万象放下,心无杂念、豁达光明、冲融虚廓的心境。在儒家,叫作"正心"、"诚"或"无妄";在道家,叫作"无

  为"、"无为而无不为";在佛家,叫作"明心见xing"、"无行住而生其心"。

  怎样来达到圣贤的境界呢?曾国藩在给胡林翼的信中,极赞孟子养气说和庄子的逍遥说,从中可见他在这两个方面是下过一番功夫的。

  养气说是孟子人生修养方法中最有特色的学说,即所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第25节:第二章 曾国藩的磨砺之功(14)

  孟子的"养气"实际上是-种锻炼人格意志和身体素质的方法,它是在人的jīng神世界使某种意志信念高度集中凝聚,然后让其充沛完满,贯注全身。此时,人的身心成为意志和信念的凝聚体,而意志和信念也找到自己的物质载体。孟子的"养气"与中国古代的气功颇有异曲同工之处,它们都揭示:如果人们祛除各种心理杂念,保持心理意志的高度凝聚,特使周围磁场发生物理变化,由心理变化导引出生理变化,而生理变化又反馈和qiáng化人的心理变化。这大概是孟子"养气"的真正内涵。

  孟子的"浩然之气"是一种充溢着刚xing的"力",这种刚xing之力并非来源于人体质的健壮和权势的显赫。身qiáng力壮和位高权重固然有某种威慑力量,但若没有仁义礼智的信念做jīng神支柱,则不过是"匹夫之勇"和"妾妇之道"面已,因为它们只能让人口服达不到使人心服。"浩然之气"的刚xing之力来源子人们对自我与宇宙合一的体认和对仁义礼智的信念和践履。孟子"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与他的"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是中国古代关于充实之美的理论基础。这种"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实际上不就是指人的一种真力弥漫、生气勃勃的内在jīng神状态和充实郁勃的人格之美吗?它在"富贵不能yín,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身上,得到了完美圆满的体现。

  孟子的"浩然之气"有一种无坚不摧、大无畏的品格。有了这种浩然之正气,就能坚持正义、气节和qíngcao,"宁肯枝头抱香死,何曾chuī落北风中",为了捍卫自己的人格而赴汤蹈火、

  视死如归,也决不苟且偷生,玷污自己。孟子的"浩然之气"与其"舍生取义"一道,给后人以巨大的jīng神力量和激励作用。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抗元失败后被俘,他严词拒

  绝了元朝统治者的威bī利诱,在狱中写下了慷慨激昂、流传千古的《正气歌》,其序云:"孟子曰: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文天祥认为的正气贯注于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气势磅礴,光耀日月,万古长存。有了这种浩然正气填塞于胸,就达到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可以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而不动心,面对敌人的屠刀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曾国藩写信给胡林翼,与他一同欣赏《庄子》,谈庄子冲淡、超旷的人生理念,认为与孟子的"浩然之气"有异曲同工之效。他说:因思古来圣哲,胸怀极广,而可达到德者约有数端,如笃恭修己而生睿智,程于之说也;至诚感神而致前知,于思之训也;安贫乐道而润身睥面,孔、颜、曾、孟之旨也;观物闲吟而意适神恬,陶、白、苏、陆之趣也。自恨少壮不努力,老年常多悔惧,于古人心境不能领取一二,反复寻思,叹喟无已。"

  养浩然之气,做一个心胸豁达的大丈夫,这既是修身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成大事的必备条件之一。当今的成功人士,从李嘉诚到柳传志,从曾宪梓到荣毅仁,他们无不虚怀若谷。但一个豁达的心胸并不是与身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不断的修养与培炼而达到的,这需要我们向以往的圣贤学习,同时也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培育浩然之气!

  不断调试自我

  曾国藩语录:但能日新又新,百倍其功,一生何不变化气质,超凡入圣?

  译文:只要能每天都有新的进步,百倍用功,还怕不能变化气质,超乎凡人,达到圣人的境界?

  综观曾国藩一生的思想倾向,他是以儒家为本,杂以百家为用。上述各家思想,几乎在他每个时期都有体现。但是,随着形势、处境和地位的变化,不断调试自己,各家学说在他思想中体现的qiáng弱程度又有所不同,这正反映了曾国藩善于运用各家学说的"权变"之术。

52书库推荐浏览: 赵月华 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