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确实十分谨慎,他想问题面面俱到,比如后来的jian相卢杞,有一次到郭子仪家里,郭子仪忙把姬妾都赶回了屋里,有人问原因,郭子仪说卢杞长的很难看,怕她们看见了会笑,那就肯定得罪这位大人了。所以,像郭子仪也很难得罪起什么人来,qiáng悍如仆固怀恩,也只折服郭子仪一人,由此可见一斑。郭子仪在朔方军中十分宽容,以至于后来继任的几位将军都不好统领,连李光弼都差点被赶出来,李国贞则是gān脆被杀了。宽容固然是一种美德,但我觉得郭子仪的宽容实际上带来了不好的效果,主观上这也是他xing格使然,但客观上却是树立私恩。军队中军令严明才是正路,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倒很同qíng李光弼。感觉郭子仪处世比较圆熟,不得罪人,而果然诸将中也是他更吃的开,五位副元帅只有郭子仪是善始善终,这并非偶然,而放到历史上来看,正如前面所言,找不出来一打像郭子仪这么好脾气的将军。这也许就是“xing格决定命运”吧。
㈢、李光弼:抑郁而终
如果说高仙芝的被杀是彻底的悲剧,郭子仪的善始善终是彻底的喜剧,而哥舒翰、仆固怀恩被迫的或降或反有点闹剧的成分,那么李光弼的抑郁而终则是符合“哀而不伤”,或者说是淡淡的哀伤——反正也让人痛快不起来。
邙山之败后,李光弼曾被短暂的免去了太尉,但马上又都恢复了,“充河南、淮南、山南东道、荆南等副元帅,侍中如故,出镇临淮。”要注意,当时副元帅很多,但最主要的副元帅当是作为皇子的副元帅,那才是带领唐军主力的将军。
当时史朝义乘邙山之胜,攻打申州、光州等地,并且亲自率jīng骑在宋州围住刺史李岑,围了有数月之久,城中粮食已经用尽,眼看宋州就要陷落,李岑束手无策。他手下的刘昌说:“粮仓中还有几千斤酒曲,捣碎了也是可以吃的(这办法容易培养酒鬼),不出二十天,李太尉必定前来救援我们。如今城的东南角最危急,请让我去守那里。”这时,李光弼抱病来到临淮,手下的将士们认为敌人不好对付,请求南向保守扬州。李光弼说:“朝廷倚我以为安危,我复退缩,朝廷何望?且吾出其不意,贼安知吾之众寡!”于是径直奔赴徐州,派田神功去进击史朝义,将叛军打得大败。其实当时徐州一带很混乱的,先是田神功留恋扬州不愿回去,又有尚衡与殷仲卿在兖州、郓州的自家相互攻击,来瑱则不肯应诏回京,但当他们一听说李光弼来了,都慑于李光弼的威望,几个人该回朝的回朝,该回军的回军,秩序这才井然起来。
来到李光弼帐下的田神功,按他自己的话讲,差点出错。其实也不算是什么大错,只是和李光弼相比,不大尊重他的判官而已。李光弼在徐州,只有军队的事qíng自己决断,其它事务都委托给判官张傪处理。张傪是个很有才gān的人,处理事务十分自如,所以诸将对张傪也十分尊重,就像对李光弼那样。而田神功从副将升为节度使后,大模大样的接受前节度使的判官刘位等人的叩拜。等他看到李光弼与张傪平等对待时,大吃一惊,于是找来刘位等人一一谢礼,说自己行伍出身,不懂礼仪,怎么诸位也不说,铸成自己的错误呢?可见李光弼的一言一行给部下的影响都是很大的。所以在这种qíng况下,李光弼后来也算是做错了一件事,令他终生愧悔。
当长安被吐蕃进攻之际,代宗下诏召诸节度使来援,别的节度使没来,李光弼也没有来。大家都不来的原因是,早有个被鱼朝恩、程元振害死的来瑱在前,所以谁都怕自己一回去也被他们害死,gān脆不来就是了。这才出现郭子仪率二十名骑兵去咸阳守卫的“悲惨”qíng景。可是诸道节度不来都还好说,李光弼不来,则确实有损形象了。首先是地位不同,他是与郭子仪齐名的将军,又都是朝廷素来倚重的人物,无论是肃宗还是代宗,对他也可谓不薄,所以他不来,造成的恶劣影响是很大的,其它没来支持的人受到的质疑都没有李光弼多,原因就在于此;其次,李光弼一向对朝廷忠心耿耿,守北城时所带的那把短刀就很让人感动,当将士们都想退保扬州的时候又是李光弼力排众议勇于攻打叛军,可是,没被敌人吓倒的将军,却担心被朝里的宦官所害——如果对照一下郭子仪,就会发现,李光弼正如欧阳修所说,属于“工于科人拙于谋己”的这种类型的将军。其实他又何必担心呢?无论如何,在危难之际有人来援救自己,就算再糊涂的人也会生出感激之qíng,何况代宗也并没糊涂到那样的地步。再者,以所谓忠臣的角度来看,就算真会被害死也得来一趟,“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是这个意思,当然,我们是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苛求,但古人未必会放过。以二十骑赴咸阳的郭子仪,也并非没受到过jian人谗毁,而且他当时是比在外逍遥的李光弼要惨的多的,因为他这种“高阁”生活李光弼并没经历过,但谗毁起作用了么?先前有用,但经过此事后,代宗对郭子仪如何呢?可以说很好。前面写郭子仪时也提到,正是郭子仪这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没脾气使他成为皇帝的理想大臣。以此推之,如果李光弼率兵来援,代宗自也不会亏待他。但李光弼迁延行期,最终也没有来长安。
代宗于此事怎么看呢?肯定会有惊讶:怎么自己人缘这么不好,谁都不来呢?然后当然会有些恼怒:你们怎么都不奉诏?但我们也不得不佩服代宗的好脾气,他并没有因此而降罪于谁,比如他后来对仆固怀恩的母亲就很好,当听说仆固怀恩死去的时候,代宗也一直说并非是仆固怀恩背叛他,而是被左右所误。对于李光弼的不奉诏,代宗也比较看重,担心会因此产生嫌隙,就主动示好,多次派人去慰问居于河中的李光弼的母亲。不过,代宗真的放下了么?
吐蕃退兵以后,代宗任命李光弼为东都留守,以观察他的去留动向。两唐书与通鉴一致的“察其去就”,字面意思好解,可是这四个字的意思,只怕不是这么简单。任命就任命呗,任命谁去做什么,大臣不也就只有去照办的份么,gān嘛还要有个“察其去就”?一个“察”字说明代宗对李光弼动向的关注与疑心,意思就是:我看看你究竟会怎么做。可见李光弼前一次没来,虽然代宗并不降罪,但心中也着实放不下,他担心因此产生嫌隙,其实李光弼那里能有什么嫌隙,还不是他自己这里的嫌隙?这一次,“光弼伺知之,辞以久待敕不至,且归徐州,yù收江淮租赋以自给”,李光弼借口江淮粮运之事率军返回徐州,仍然是不去。看样子李光弼应该是明白代宗有观察的意思的,可是仍然顶风作案,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如果要向皇帝表示忠诚的话就该听命,这一次不回去难道是担心上次的罪过被宦官拿来攻击他?如果真是这么担心,那就更应该去了,否则只会加重别人的疑心。如果赶上这件事的是郭子仪,相信马上就动身了。这次,代宗对李光弼的母亲就不单单是派人慰问了,而是将她接到了长安,好好供养了起来,又让他弟弟李光进执掌禁兵,提高待遇。代宗这么做,有两种可能,一是见李光弼又没来,觉得是自己做的不够,所以又提高了待遇。可是,推想一下,这是一个做错事的人的心态,想要与人和解才主动示好,但自始至终代宗对李光弼都没有做错什么,他自己也不可能认为有哪里不对,何必要这么做呢?如果说让李光进掌管禁军是示好,而将李母接到长安,则可能主要出于第二种可能的考虑,就是厚待其母,同时也是高级的监禁起来,这便是一个人质。但代宗对李光弼的礼遇却始终不减,一来确是宅心仁厚,二来,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彼之不赴吾急,吾不问则已,问之则必讨焉。彼非束手受死者,而吾使谁敌之哉?”
52书库推荐浏览: 徐磊梅毅 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