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大智慧_任宪宝【完结】(2)

阅读记录

   《曾国藩大智慧》作者:任宪宝

  内容简介: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

  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曾国藩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曾国藩的大智慧了然于胸。

  【52书库将分享完结好看的小说以及现在文学书籍等,找好看的小说就来52书库https://www.52shuwu.com/】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站不做任何负责版权归原文作者!

  第1章 曾国藩其人

  曾国藩,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有着谜一般的人生;他的智慧也透着几分神秘。

  曾国藩是一位封建官僚,所处的是吏治败坏并极端腐朽的从政环境。他一无家学、二无根底,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反复磨砺,历尽宦海风波,获得彻底的成功。虽诟病不绝,却荣宠不衰。虽备受诋毁,然善始善终。其行其言,于无意间构造出一部炉火纯青的官场绝学,把中国人为官从政的智慧与谋略阐释得淋漓尽致。

  毛泽东曾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曾国藩以一介儒生,昂然崛起于湘楚之间,在近代中国发展史上写下不容抹杀的一笔。他持一定之规,为人、为官、为民、为国,处处体现出qiáng大的jīng神感召力,成为时人推崇的末世圣人。从这点上来说,他是每个渴望成功者的楷模。有幅对联高度概括了曾国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曾国藩走过的是一条自我完善之路。向内求永远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石。

  《挺经》是曾国藩的“压案之作”,用他的得意门生李鸿章的话来说,《挺经》是曾国藩“jīng通造化,守身用世的秘诀”。

  曾国藩的一生,正是凭借这个“挺”字,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挺实。然而十分遗憾的是,曾国藩生前无暇系统地完成他的这部著作,就匆匆告别了人世。该书的大部分内容散见在他的杂著、家书、日记及弟子、幕僚的著作中,后经现、当代数十位资深学者整理成书,因此这部《挺经》堪称曾国藩流传后世的著作中的jīng品。本书从曾国藩的“内圣外王”的智慧讲起,深入浅出的阐述一介儒生,如何做到立功、立言、立德。本书对曾国藩的大智慧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以期读者在做事、做人方面有所帮助和借鉴。

  曾国藩一生做人对己是“静”、“诚”、“谦”、“敬”、“谨”。茫茫世界,信息纷杂,声音嘈乱,容易让人浮躁。只有“静”下来,本xing才不会乱。做人重在平时大的修身养xing,只有培养出了清晰敏捷的头脑,即使面对重大困难也毫不畏惧。

  慎重独处,则心胸安然;庄严恭敬,则身体qiáng健;追求仁义,则众人爱戴;正心诚意,则神灵钦敬。慎重独处,就是遏制贪yù,连其中最隐蔽微小之处也不忽略;遵循自然之理而行,一时也不间断;这样内心自省而无愧于心,所以心胸安泰。庄严恭敬,就是仪容整齐严肃,内心思虑专一,稳重矜持不懈怠,所以身体qiáng健。追求仁义,本身须心存仁义滋养天xing,作用于外则须爱民惜物视如同胞,如此大公无私,自然人民爱戴。正心实意,即内心忠贞不二,言语笃实无欺,以至诚之德感应天地万物,因此神灵钦敬。

  原文

  细思古人工夫,其效之尤著者,约有四端:曰慎独则心泰,曰主敬则身qiáng,曰求仁则人悦,曰思诚则神钦。慎独者,遏yù不忽隐微,循理不间须臾,内省不疚,故心泰。主敬者,外而整齐严肃,内而专静纯一,齐庄不懈,故身qiáng。求仁者,体则存心养xing,用则民胞物与,大公无我,故人悦。思诚者,心则忠贞不贰,言则笃实不欺,至诚相感,故神钦。四者之功夫果至,则四者之效验自臻。余老矣,亦尚思少致吾功,以求万一之效耳。

  第2章 曾国藩大智慧1

  译文

  仔细思考古人修身方面的要义,其成效特别显著的约有四项:慎重独处,则心胸安然;庄严恭敬,则身体qiáng健;追求仁义,则众人爱戴;正心诚意,则神灵钦敬。慎重独处,就是遏制贪yù,连其中最隐蔽微小之处也不忽略,遵循自然之理而行,一时也不间断,这样内心自省而无愧于心,所以心胸安泰。庄严恭敬,就是仪容整齐严肃,内心宁静专一,稳重矜持不懈怠,所以身体qiáng健。追求仁义,本身须心存仁义滋养天xing,作用于外则须视百姓为同胞,视万物为朋友。如此大公无私,自然人民爱戴。正心实意,即内心忠贞不二,言语笃实无欺,以至诚之德感应天地万物,因此神灵钦敬。如果真能达到上述四者的修身功夫,那么效验自然来到。我年纪已老迈了,却还想在修身方面下功夫,来求得万一的成效。

  原文

  尝谓独也者,君子与小人共焉者也。小人以其为独而生一念之妄,积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君子懔其为独而生一念之诚,积诚为慎,而自慊之功密。其间离合几微之端,可得而论矣。

  盖《大学》自格致以后,前言往行,既资其扩充;日用细故,亦深其阅历。心之际乎事者,已能剖析公私;心之丽乎理者,又足jīng研其得失。则夫善之当为,不善之宜去,早画然其灼见矣。而彼小人者,乃不能实有所见,而行其所知。于是一善当前,幸人之莫我察也,则趋焉而不决。一不善当前,幸人之莫或伺也,则去之而不力。幽独之中,qíng伪斯出,所谓欺也。惟夫君子者,惧一善之不力,则冥冥者有堕行;一不善之不去,则涓涓者无已时。屋漏而懔如帝天,方寸而坚如金石。独知之地,慎之又慎。此圣经之要领,而后贤所切究者也。

  译文

  曾说过“独”这个东西,是君子和小人共同感受到的。小人认为自己是独自一人时,会产生一个非分的念头,非分之想积聚多了就会任意妄为,由此欺人的坏事发生。君子忧惧自己是单独一人时,会生出真诚的意念。真诚念头积聚多了就会处事谨慎,由此对自己不满意的德行下功夫匡正。君子和小人都是独自处事,两者的差距却可由此得到评论。

  自从《大学》穷究事物的原理并获得知识之后,过去的言论行为都可用做个人开阔眼界充实知识的资料,日常处理的琐事问题,更可深化个人的阅历见识。君子这样做了,他的心在遇到实事时,已能剖析公私的区别;他的心在联系道理时,又足以jīng辟地研究其得失。那么对于善事应当做,不善的坏毛病应去掉,早已经形象鲜明地认识到了。而那些小人们,却不能有实在的见识,去实行他所知道该做的事。于是办一件好事,唯恐别人不知道是自己gān的,去办时迟疑不决。改正一件不好的毛病,侥幸别人可能窥视不到,改正得很不得力。背地里自己独处,虚假的qíng弊自然会产生,这就是欺骗啊!而君子,唯恐办一件善事不彻底,在晦暗中会产生堕落的行为;一个坏毛病不改正,就会像涓涓的流水长年犯错。暗室之中懔然不动邪念,如同面对天神,主心骨坚硬如同金石。在自己主持工作的地方单独行事,一定要慎之又慎。这就是圣人遵奉的准则要点,也是后世贤人切实研究的问题呀!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宪宝 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