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在世时,武才人虽被开苞,却并非深受皇帝爱幸之人。倒是当时的太子李治,偶见武才人那丰腴的"胖倩影",深记于心,所谓"各花入各眼",言不虚也。
太宗驾崩,武才人削发为尼,在感业寺的青灯下熬了数日。已是皇帝的李治拜佛为名,在寺庙里搂住这位小妈就是一顿乱亲,互诉衷肠。召入宫中之后,武"才人"成为了武"昭仪",不久,进号"宸妃".此后故事,耳熟能详,最让人心惊ròu跳的,莫过于武氏为了搞掉对手王皇后,竟然忍心亲手掐死自己粉雕玉琢的小女儿,然后向高宗哭诉是王皇后所为,残忍心机,让人不寒而栗。
当然,废掉皇后在高宗时代是天大的事qíng,看似"皇帝家事",实际涉及当时关、陇大族与庶族地主间的勾心斗角与暗中角力。唐太宗时,对山东士族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打击,但对以武川军阀为主的"自己人"关陇大族却竭力维护、提携。高宗正妻王皇后,名门大族之女,又是高祖李渊同母妹同安长公主的侄孙女,是太宗当时为儿子"御选"的"佳妻".长孙无忌作为帝舅,与韩瑗、于志宁(此人虽首鼠两端,其实也是反对武氏为后的一派),褚遂良、来济等关陇士族派系,明确反对高宗废后。出身于庶族地主的许敬宗、李义府等人,属于长期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的"寒族",名义上是拥立武则天为皇后(其实武氏本人也属关陇家族),其实是想籍此提高自身的势力,在政治上想来个大翻盘,如果"押宝"成功,就不仅仅是扬眉吐气的事qíng,而且是扳倒敌对势力的倾力一击。
恰巧,唐高宗李治又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惧内虫,对武氏宠幸正浓,怎么看王皇后怎么不顺眼。当然,高宗素来懦弱,亲舅与一帮重臣皆持反对意见,他还真不敢马上就施以"龙威".但李积一句话,一下子让高宗"茅塞顿开":"此乃陛下家事,不合问外人。"深谙宫廷政治之道的李积老好人一个,自然不愿得罪皇帝。有这么一个重臣表态,高宗、武氏大喜过望,终于心中意决。
永徽六年十一月,高宗下诏,称"王皇后、萧淑妃谋行鸩毒,废为庶人,母及兄弟,并除名,流岭南".没过几日,奉承上意的"百官"一齐上表,请立中宫。水到渠成,武氏被立为皇后,"百官朝皇后于肃义门",武媚娘终于尝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滋味(按理讲应是二人"之下",太宗、高宗是也)。
高宗遂愿之后,眼见武后天天兴高采烈,总算满足了这位挚爱妇人的心愿。懦人易生怜悯,笑语之闲,李治有时也念起被囚于深宫后院的王皇后与萧妃,毕竟曾经云雨枕席,结发qíng深。趁武后不注意,高宗带几个小内侍,溜至王后、萧妃的囚所,发现二人的牢室连窗带门都被封闭死,只在墙上凿出一个小dòng"以通食器",见此,李治不觉"恻然伤之",低呼道:"皇后、淑妃,你们俩在里面吗?"王后闻听是高宗的声音,哽咽不自胜,泣答:"妾等得罪,已为宫婢,怎敢劳陛下以昔日位号称呼我们……希望至尊您看在往昔qíng份上,让妾二人能重见日月,得以在院子里活动就可以,当改此院名为‘回心院’".
高宗声中有颤,说:"朕会有处置。"这位懦君"慈悲",反而为王皇后、萧淑妃招来立时的杀身之祸。
武后闻听消息后,登时大怒,马上派去一队身qiáng力壮的太监,把王皇后与萧淑妃按在小里屋,各击大杖一百,并断去两人的手足,放在两个大酒瓮中,yīn险笑道:"让这两个婆娘骨醉!"可怜花月美人,玉肌天眷,遍体伤痕,四肢被剁,被浸入于宫殿美酒之中,一时间受尽折磨,求死不得。酒jīng有杀菌、收敛、止血作用,故而二人"数日而死".其中煎熬,令人想起都不寒而粟。就这样,武后仍旧不依不饶,"又斩之".如此yīn毒妇人,高宗册封她为皇后的诏册中竟然称其"誉重椒闱,德光兰掖……嫔嫱之间,未尝迕目",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处死两个"qíng敌",武氏又下令改王姓为蟒氏,萧氏为枭氏。
当时,即使是跪受杖刑、斩刑的"诏令",王皇后娴淑女人,仍旧起身再拜,声称:"愿皇上万岁,武昭仪承恩日隆,此去一死,本为吾命。"萧妃则大骂:"阿武(武后)妖滑,是她陷我们于此地!愿下辈子我生为猫,阿武为鼠,生生扼其喉,食其ròu!"武后听闻两人死状,高兴之余也怀惊恐。毕竟刚开始做坏事,心里也不安稳,便下敕宫中不得养猫。"武后数见王、萧为祟,被发沥血如死时状。
后徙居蓬莱宫,复见之,故多在洛阳,终身不归长安。"除掉qíng敌,武后计谋长远,又在李义府、许敬宗二人帮助下,陆续把褚遂良、长孙无忌、韩瑗、于志宁等人贬僻远之地。诸人没能在半路病死的,到了当地就被武后党人活活弄死,斩糙除根。
武后在宫廷政治斗争中屡屡得手,其中出力最大的,当属许敬宗、李义府二人。
许敬宗,杭州新城人,其父许善心是隋朝礼部侍郎。隋炀帝被弑,宇文化及滥杀朝臣,许善心自然不免。当时,身为儿子的许敬宗"拜乞求哀",为时人所耻。许敬宗乞得一命,投在瓦岗李密手下,当时与魏征"同为管记",都是中下级幕僚。武德初年,秦王李世民知其有文名,召为秦府学士。贞观十年,太宗文德皇后葬礼,追悼大会上,百官萧穆,屏息悲哀(不装也要装)。大臣欧阳询"状貌丑异",从许敬宗面前过,这位爷竟然"见而大笑",为御史所劾,贬至洪州。贞观十七年,因他修撰唐朝《武德实录》、《贞观实录》有功,又调回京城。唐太宗在驻跸山大破高丽,许敬宗"立于马前受旨糙诏书,词彩甚丽,深见嗟赏",并得到日后成为皇帝的皇太子李治叹赏。高宗嗣位,许敬宗代替于志宁为礼部尚书。不久,由于嫁女与岭南蛮酋冯盎之子,多纳金宝,为所司弹劾,贬为郑州刺史。老小子外放心急,千方百计活动回城,力赞高宗废王皇立武则天,并相继谗构长孙无忌等人,深获高宗、武后宠信。许敬宗晚年,主修国史,谁得罪过自己就编排谁家的"罪恶过失",谁给钱就给谁的先人大作"赞歌",收银无数。同时,老许头好色无度,临老又收其母婢为妾,此妾又与他的长子许昂私通,一家乱伦,颇多秽声。不过,坏人好报应,高宗显亨三年,许敬宗善终于家,年八十一。
李义府,瀛州饶阳人。太宗时代,也是因其文笔不俗,为刘洎、马周(三人是同xing恋伙伴)等人所荐,入朝中为监察御史。进京后,李义府又除太子舍人,得与日后的高宗相往来,关系甚密,因参撰《晋书》有功,被太宗"优诏赐帛".高宗时,迁为中书合人,加弘文馆学士。为了更加飞huáng腾达,李义府不遗余力,力襄武氏成为皇后,出了不少非常好的"坏主意".事成之后,擢拜中书侍郎,赐以男爵。李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嘻怡微笑,而褊忌yīn贼",笑里藏刀的典故,正是出自这位李大人。"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时人称其为"李猫".由于恃宠无惧,一次看见大理寺监狱中有一个犯通jian罪的妇人淳于氏貌美,他竟敢让大理丞(典狱长)毕正义把这妇人弄出来"昭雪其罪",自已置个大宅把这yín妇养起来。他舒服不要紧,事泄,皇上下诏按问,毕正义倒因惶惧"自缢而死".李义府一点事没有。高宗夫妇为感激李义府,"诸子孩抱者并列清官,诏为造甲第,荣宠莫之能比。而(李)义府贪冒无厌,与母、妻、及诸子、女婿卖官鬻爵,其门如市。多引腹心,广树朋党,倾动朝野".可见,这一大家子上上下下都不是好东西。
52书库推荐浏览: 徐磊梅毅 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