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武后成为"天后"以后,即她掌握真正的国家大权以来,唐朝对外势力也开始有萎缩迹象。670年,唐军败于吐蕃,安西四镇一并丢失;670年和676年,安东都护府两次从平壤撤至辽东。677年,高句丽旧地的汉官基本撤回。674年,新罗日益坐大,唐朝已经力不能及。678年,吐蕃日qiáng,唐朝只能以"无好将"的借口不敢出兵。696年,契丹松漠都督李尽忠又叛,武周出兵,整支军队竟全军覆没。而后,突厥的默啜又借势力而起,搞得武周朝焦头烂额。
东晋名士刘惔与王蒙外出游玩,至中午也没吃饭。有一个相识的小土豪见二人近至家门,忙准备满满一大桌子好饭菜。刘惔拒绝入席。王蒙劝说:"聊以充饥罢了,何必推辞呢。"刘惔正色道:"绝不可与小人作缘!"当然,东晋门阀士族,清高自诩,确有不近人qíng这处,但刘惔"绝不可与小人作缘",也发人深省。当初,假使高祖李渊不贪那位文水土豪武士鷿几顿美餐、几两银子,拒腐蚀,永不沾,也不会与老武这样僻远的小财主搭上界。日后,李渊为帝,酬谢旧人,对武士鷿一家人还真不错,给官给钱,以为就可以了此宿缘。殊不料,这武家胖丫头,凤鸟入宫,多少李氏皇子龙孙,皆成血ròu尸块,唐朝几乎香火不续。究其最初因缘,恰是李渊沾小便宜,"与小人作缘",社稷几乎不保!
今天,在广袤的渭北高原,高宗与武则天的合葬地乾陵气势恢宏。方园百里之内,散布着大大小小共十七座陪葬墓,其中有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许王李素节墓、泽王李上金墓等等――其中的章怀太子李贤是武则天第二子,被生母以"忤逆"罪废为庶人后派人弄死于巴州(今四川巴中县);懿德太子李重润是武则天亲孙子,其父乃唐中宗李显,因与妹妹永泰公主私下谈议张易之随意出入宫廷"伺候"武则天之事被bī自杀,时年才十九岁,尚未婚娶;永泰公主是武则天亲孙女李仙蕙,与哥哥同时被赐死,年仅十七岁,随死的还有她腹中已成形的胎儿;泽王李上金和许王李素节皆是高宗与别的嫔妃所生之子,都为武则天所杀……果真神道有灵,亡人能于幽途之中相会,真不知武老妇人如何面对绿帽老公高宗皇帝以及被她弄死的亲儿子、亲孙子、亲孙女以及几位王子?
天潢贵胄横空出世――李隆基光艳绝伦的青年时代公元710年yīn历六月壬午夜,唐中宗李显身穿赤huáng龙袍,神qíng郁郁,在神龙殿呆坐无聊。恍惚之间,数日不相问讯的韦皇后盈盈而来,她身着袆衣,博鬓溢彩,饰以十二花树,打扮得风qíng万种,异于平时。在她身后,紧随而入的是中宗与韦后所生的小女儿安乐公主。这位貌美聪明的公主也是梳着博鬓,只是头上花树比母亲少了三款。红绵衫,绿罗裙,素纱中单衣,衬得她妖妖娆娆。本来对韦后心烦气恼,看见爱女安乐公主随母亲一起,中宗李显心中柔qíng顿起,脸上的表qíng也光亮了许多。
安乐公主居左,韦皇后居右,中宗李显居中,畅言欢笑,一副夫妇qíng深、爱女绕膝的天伦之乐图景。很快,光禄少卿杨均和散骑常侍马秦客二人亲自托持两个秘瓷中碗,献于中宗面前。晚膳进过不久,中宗并无食yù。安乐公主一旁娇言:"父皇,这两碗汤饼是我与母后一起下厨为你而作,还是趁热吃了吧。"爱女发话,中宗心头一暖,想起被贬房州(湖北房县)的二十多年,正是韦后在无数个夜晚为自己亲手做汤饼吃,才使得因整日惊悸而抽搐的寒胃得到及时的温润。一思及此,李显顿感释然,似乎许多天来与皇后之间的不愉快顿时全消。他端起碗,唏里呼噜,三下五除二,把一碗汤饼悉数吞入腹中。
未得把碗放下,一阵莫名其妙的巨痛在肚内涌动,中宗李显手中的碗登时滑落在地。恰如万箭攒心,李显霎时间感到全身火灼一样。他左右顾盼了一下,在他临死的眼中,是韦皇后冰冷无qíng而又没有任何表qíng的脸以及小女儿安乐公主略呈惊惶的眼神。
七窍冒血,唐中宗向后一仰,后脑重重地磕在地上,倒在他亲爱的两个女人中间,死了。
倒霉一辈子的绿帽皇帝――唐中宗李显中宗李显,是唐高宗与武则天所生的第三子。高宗崩后,武则天借口李显要超封其岳父韦玄贞官爵,把才登上宝位两个月的儿子废掉,押送房州安置。直到武后晚年有病,经狄仁杰等众大臣力保,李显才有幸从房州贬所被召回京城。
武后病危,凤阁侍郎张柬之等人纠结禁卫军发动政变,bī武则天退位,唐中宗得以复辟。当他第二次坐上象征皇权的宝座时,其间已经相隔二十三年。这不是普通的二十三年,是天天提心吊胆的日子,是日日忧恐yù死的光yīn。困贬房州之时,数次听说有京城敕使来临的消息,李显都想到自尽。他心里清楚,母亲会随时派人弄死自己,因为两个亲哥哥的下场已经昭示出母后是多么冷酷无qíng。关键时刻,总是结发妻韦氏一旁力劝:"祸福无常,反正也是一死,何必自己这么急!"由此,艰难苦恨染双鬓,五十岁的唐中宗终于盼来了母亲回心转意、征召他回洛阳京城的那一天。临行,李显满眼喜泪,握住韦氏的手,信誓旦旦:"以后如能复见天日,当惟卿所yù,你gān什么事我都不会管!"出于报恩心态,唐中宗复位之后,马上封韦氏为皇后,追赠早被武后贬死的岳父韦玄贞为上洛王。
诛除二张兄弟之后,洛州长史薛季昶马上劝说张惠之、敬晖等人:"二张兄弟虽除,武三思等人犹在。去糙不除根,终当复生!"张、敬二人不以为然。"大事已定。武三思等人不过是砧板上的ròu,又何能为!此次起事,诛杀不少,不可再杀人了。"朝邑尉刘幽求也劝桓彦范等人:"武三思尚存,公辈终无葬身之所!如不早图,后悔无及!"桓彦范等人以为天下已定,不纳。
唐中宗之所以不诛杀武三思等人,也有个人因素。武三思不仅是中宗李显的表兄,安乐公主与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还是夫妇,如果行诛,女婿也会被牵连。杀掉爱女的夫君,这一关韦后那里就过不去,甭说中宗了。因此,诸臣迟迟下不了决心动手行动,也可能把这种姻亲因素考虑进去。"大行不顾细谨,不礼不辞小让",还是这种婆婆妈妈的妇人之仁,最终使得拥推中宗复辟的诸臣个个死无葬身之地。
高宗时代,谏劝废掉武后的上官仪被加以谋反罪杀掉后,其小女儿上官婉儿没入宫府为奴婢,"辩慧善属文,明习吏事".名家之女,又有遗传文才,定然脱颖而出。后被武则天看中,她专掌宫内之秘,"百官奏表多令参决。"中宗复辟后,对上官婉儿也无恶感,而且,chūn风一度,觉得这位女子才貌双全,温柔懂事,便"拜为婕妤,专掌制命诏书".
这样的人物,自然不是寻常妇人。在武后时,上官婉儿与武三思就一直通jian偷qíng。至此,在上官婉儿牵针引线下,儿女亲家,韦后与武三思又在宫中会面。本来是亲家们之间拉家常,韦后久旷,又值虎láng之年,更年期来临前,最后的亢奋期,眼见武三思小老爷们眉眼带qíng,浑身熏得倍香,老娘们便倒在亲家翁怀中,由此成就了两代人的"通家之好".有人可能奇怪,女人妒忌乃天之常qíng,为何上官婉儿会把老qíng人荐给韦后。宫廷政治,人qíng皆扭曲不同常人。上官婉儿此举,实则是确保自己地位的关键一招。只要皇帝、皇后倚重,宫内外卫士、道士、僧人一类的"捣药杵"有的是,不缺武三思那一根。
52书库推荐浏览: 徐磊梅毅 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