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的另类史_梅毅/赫连勃勃大王【完结】(97)

阅读记录

  此次追击未成,也很有可能是李如松因与宋应昌有矛盾,故意放日军逃跑。而且日军撤军前,也没有放还两位被俘朝鲜王子。最令人发指的是加藤清正一部日军,在晋州屠杀朝鲜平民六万多人,罪恶滔天。

  这年底,由于明朝兵部尚书石星力主封贡议和,明朝大军撤回国内,只留刘綎一将率少部明军驻守朝鲜。言官奏劾李如松“和亲rǔ国”,万历帝不问,并论功加其“太子太保”。

  小西行长的特使小西飞抵达北京,明廷受沈惟敬迷惑,准备册封丰臣秀吉为藩属的“日本国王”。

  明朝撤军其实太早,因为釜山一地当时还有十多万日军。人家不撤军,明朝自己先撤,很无军事远见。

  在此,我们还要谈谈沈惟敬在碧蹄馆战役后与小西行长的“和平”jiāo易。

  当时,沈惟敬受明朝经略宋应昌之托,给小西行长带去三个条件:撤出朝鲜并送返被俘二王子,日本向明朝上章谢罪,明廷封关白(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要注意的是,中方宋应昌仅仅提及“封”,并未言及日本有“贡”的地位,即没有立刻答应给日本经济好处。

  如此中日讲和,实际上把与日本有“万世之仇”的朝鲜晾在一边。朝鲜国王苦求中方不要与日本言和,宋应昌表示日本仅为蠢蠢蕞尔之邦,大明不想与他jiāo战过频陷得太深。

  小西行长本人对中方提出的条件没多大所谓,他只想日后与中国通贡赚钱就行。于是,宋应昌派出两名中下级军官,与小西行长使人一起去名护屋的日本大本营商谈和议。日本方面,提出“大明日本和平条件”,共有七条,内容与宋应昌的条件驴唇不对马嘴,完全是各讲各的。日本条件是:1、明皇室嫁女与日本“天皇”;2、重新恢复两国勘合贸易;3、明朝割朝鲜四道给日本;4、朝鲜送王子、大臣入日本为人质;5、日本jiāo还被俘的两个朝鲜王子;6、朝鲜立誓日后不“背叛”日本;7、大明和日本相互立誓互不侵犯。

  结果,小西行长和沈惟敬两人暗中一合计,觉到明日双方根本说不到一块。于是,这两位商人后来擅作主张,两边挡驾两边瞒,对宋应昌表示说日方同意明方要求,希望明朝对丰臣秀吉封王。为此,这两个中日“友好人士”胆大心细,伪造了一份以丰臣秀吉名义写的“降表”。

  明廷见此大悦,顺便把主张在朝鲜境内保留大部分军队的宋应昌撤了职,换了另外一位顾养谦为经略,一心一意议和。

  明朝仍旧是惯有的旧思维,把日本当作与朝鲜一样的藩属国待之。见日方jiāo还两个朝鲜王子,明廷便在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秋下旨,封日本的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册文牛bī哄哄,一如既往地居高临下。

  于是,明廷派临淮侯李宗城为册封使,沈惟敬作陪,携赦书前往日本去封丰臣秀吉。

  路过釜山时,沈惟敬与小西行长私下合计,怕两个人左右欺瞒的事qíng露馅,就暗中告知对马岛主宗义智(小西行长的女婿)先留明使在岛上。然后,小西行长与沈惟敬一起软硬兼施,迫使朝鲜国王答应派大臣前往日本,与明使一起向丰臣秀吉“谢罪”。

  本来,这场大戏丝丝入扣,李宗城到日本京城后走走过场,回国一汇报,万事大吉。岂料,老李这个皇亲大色鬼一个,酒席间他见对马岛主宗义智夫人漂亮,又穿着和服含羞乱扭给自己敬酒,yín心辄起,当场就要霸王硬上弓,jian污日本娘们。宗义智大怒,拔刀断喝。酒醒后,老李怕被日本人宰了,连夜狂逃回朝鲜,途中连封册的诏书和金印都弄丢。明廷得知大怒,只能升任老李原来的副使杨方亭为正使,以沈惟敬为副使,再次从朝鲜渡海册封。

  丰臣秀吉蒙在鼓里,以为日方所提七项条款被明方完全接受,便在大阪城盛摆宴席,款待明廷和朝鲜的来人。结果,当他看见朝鲜派来的“谢罪使”不是什么嫡亲王子或宰相类的大官,仅仅是个州判,勃然大怒,差点离席而去。

  小西行长苦苦哀求,满心希望册封过场结束,双方罢兵了事。

  结果,明使展读册文,小西行长派去的“翻译”没派上用场,丰臣秀吉招来jīng通汉语留学明朝多年的“学问僧”为他翻译。这一来,听一句话,丰臣秀吉小瘦脸yīn沉一下子。待诏书读毕,丰臣秀吉明白过味儿,一脚踹翻桌案,离席怒去。

  中日和谈失败。日本第二次侵朝战争开始。

  明使杨方亭归国后,一一把实qíng禀告明神宗。不用说,皇帝大怒,不仅把沈惟敬下狱处死,连兵部尚书石星也不能辞其咎,捕入诏狱论死。

  没有实际内容的“胜利”

  ——日本第二次侵朝战争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日本的丰臣秀吉紧锣密鼓安排过后,派十五万人二次入侵朝鲜。在朝鲜,称之为“丁酉倭乱”;在日本,称为“庆长之役”。

  由于得知日本加藤清正已经率两百多艘战船在釜山东北扎营,明廷才意识到日本再来的现实,先后派出麻贵、邢玠和杨镐前往朝鲜御敌。

  有读者会问,先前在第一次抗倭援朝的李如松为何不露面?问的好。李如松时任辽东总兵,《明史》上讲“土蛮寇犯辽东。(李)如松率轻骑远出捣(其)巢(xué),中伏,力战死”。清朝史官支支吾吾,所谓的“土蛮”,可能是满洲土著或者是蒙古部落。所以,李如松战死于辽东总兵任上,自然不能再去朝鲜。

  日军此次之所以能顺利登陆朝鲜半岛,正在于朝鲜内部临阵换将,把名将李舜臣撤职,其海军失去主心骨,一战便大败亏输。

  李舜臣,字汝海,自小受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忠臣孝子之念,深植其心。第一次日本侵朝期间,朝军诸路皆败,惟有李舜臣所率水军取得重大胜利。他研发了独特的铁甲guī船,在玉浦海战中打得日本水军仓皇逃窜,并在紧接的唐浦海战再次大败日军。特别是闲山岛大战,李舜臣所率朝鲜水军智争力取,击沉日船近百艘,杀死淹毙倭兵数千人,诚为朝军罕有的大胜,极大打击了日军的海上运输线。

  如此功勋卓著大将,在日军第二次侵朝的关键时刻,竟然因李朝内部党争牵连,被革去军职。而后主将朝鲜水军的,换成了大糙包胆小鬼元均。结果不必细说,海上遭遇战,由于元均指挥无方加胆怯,朝鲜水军全盘皆溃,元均本人也在逃跑时被日本人打死,朝鲜的制海权,落入日本水军之手。

  不仅朝鲜水军大败亏输,入援的明军也不断败绩。守卫南厚的明军最早被日军击败,主将遁逃。全州、庄州明军见势不妙,拉起队伍就跑,日军在二地疯狂屠城。

  明方统帅时任“备倭大将军”麻贵也是糙包软蛋,闻讯竟想弃汉城逃鸭绿江,多亏其手下参谋劝阻,加上明军不断入境,李朝的朝军也从忠清道发兵来援,老麻才稍稳心神。

  日军集结完毕后,对汉城发动猛攻。昔日李如松手下的得力谋士李应试还在,他以沈惟敬的名义派人到小西行长营中“讲和”。这位小西挺“义气”,见老沈哥们有口信来,立刻止军不攻。加藤清正部本来就要攻克汉城南面险隘稷山,由于失去小西行长的支援,半途而废,只得领军撤至蔚山一带,汉城暂时告安。

52书库推荐浏览: 梅毅赫连勃勃大王 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