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老式的两居室就两间房子加一个很小的门厅,我只能回另个房间。我留意到老太太刚才坐过的椅子旁放了厚厚的一叠卡片,随手拿起来翻了翻,看样子都是老两口这些年互赠的,生日,新年,chūn节,结婚纪念日等等。就在我准备放回去的时候,我看到最上面那张,落款日期是去年写的。卡片上的文字迹娟秀、清丽,看来是患者的。看过后,我把那张卡片私自收了起来。
当老太太从屋里出来的时候,我改主意了,闲聊了几句后起身告辞。
几天后我约了患者家属,尽可能把他们都找到一起,客观的说了所有qíng况和我的判断后,告诉他们我的想法:是否入院治疗的问题,我希望他们再考虑,我个人推荐休养为主。然后把那张卡片还给了他们。几个人传看后,都沉默了,只是点了点头。
当晚在家,我找出笔记本,又看了一遍我从卡片上抄下的那段文字。
自从我习惯于沉迷在逻辑分析与理xing辨析后,从未觉得qíng感竟然是如此的重要。
我知道qíng感很渺小,既不辉煌,也不壮烈,只是一个小小的片段,但是却让我动容。我也知道这篇看起来很无聊,很枯燥,很平淡,没有玄妙的世界和异彩纷呈的思想。但是我依旧偏执的尝试着用我拙劣的文字以及匮乏的词藻,任xing的写下这一篇,谨此来纪念那对老人真挚的qíng感,并以卡片上的那段文字,作为这一篇的结尾。
原文:
指间的戒指不再闪亮
婚纱在衣柜早就尘封
我们的容颜都已慢慢的苍老
但那份心qíng,却依旧没有改变
感谢你带给我的每一天
正是因为你
我才有勇气说
“永远,永远”
第十五篇《真正的世界》
她:“这也是我不久前才想通的。你知道为什么有些时候,面对一些很明显的事物却难以分析,不敢下定义吗?其实是思维影响了人的判断。所处思维状态导致了人看不清本质,gān扰人判断的能力。”
我:“但是这跟你所做的有什么直接关系吗?”
这个患者身边的很多人形容她被 “附体”了。男友为此弃她而去,家人觉得她不可救药,朋友都开始远离她……之所以出现这种qíng况,是因为几年前她开始模仿别人。
最初她身边的人还觉得好玩儿,后来觉得很可怕,因为她几乎模仿的惟妙惟肖。除了生理特征外,眼神、动作、语气、习惯、行为、举止,没有一点儿不像的。这让她周围的人觉得很可怕。借用她前男友的描述:“那一阵她总是模仿老年人,不是做给别人看,是时刻都在模仿,我甚至觉得跟爸生活在一起。而且,最可怕的是,她看我的眼神……那不是她。我觉得她被附体了。我自以为胆子不小,但分手都是我趁她不在家,然后逃跑似得搬出了。搬出去后才打电话告诉她的……我觉得她接电话的声音,是个老头……”
但我我所感兴趣的不是什么灵异内容,而是另一个问题:那些所谓“附她体”的,都是活人。
她:“有直接关系,我刚才说了,人怎么可能没有思维?”
我再次qiáng调:“你看,是这样,我并没有接触你很久,也不是很了解qíng况。当然了,我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些,但是没亲身你接触,到目前为止,一个多小时。所以……”
她:“所以,你希望我说明白点儿?”
我:“对,这也对你有好处。”
她笑了:“对我?什么好处?”
我:“如果你不让我把事qíng弄明白了,你后面会面对一系列的测评和检查,耽误时间不说,对心理上……”
她:“我明白了,我也知道你要说什么了……是个问题。不过,我尽可能从开始给你讲,如果你还不明白,我也没办法,但是我会尽力。”
我:“好,谢谢你。”
她是那种言辞很犀利的女人。
她:“嗯……从哪儿算开始呢?这样吧,我刚才的话你先放一边不想,我问你件事儿:你想没想过你看到的世界也许本身不是这个样子的?”
她的话让我一惊,这个问题是长久以来一直困扰我的。
她:“说个简单的吧。你知道人类眼球的结构是球形对吧,球形晶体。根据透镜原理,景物投she给视网膜的是上下颠倒的图像,但是大脑自行处理了这个问题,左脑控制右手,右脑控制左手。这样问题就解决了,但本质上,我们眼中的世界是颠倒的。”
我:“嗯,是这样。”
她:“我是从这里出发想了很多,这是最初。下面我要跟你说的,需要你要尽可能的展开自己的想象。”
我:“……好吧我尽力而为……”
她:“咱们再进一步: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思想的,所以在我们看待事物的时候,其实是加了自己的主观意识。也就是说,你认为的鲜艳,在我看来并不见得是鲜艳,你看到的红,我也许会觉得那偏huáng;你尝到的甜,在我尝过后觉得偏酸;你认为的很远,我很可能觉得不是特远;你认为那很艺术,我却觉得很通俗。这样说明白吗?”
我:“你的意思是说:经历,造诣,学识,见识,知识,这些客观因素影响了我们看待事物的本质?”
她:“你想事qíng太绕了,看本质。你说的那些经历啊,知识啊,都是客观的,那些客观的影响了你,是你的思想,所以最终就是形成了你的主观。当你知道越来越多,你就和别人越来越不一样。实际上,每个人都是越来越和别人不一样。”
我:“是这样吗?”
她:“是这样,我们每个人看到的世界,会偏差越来越大,但是会有所谓的集体价值观在均衡着我们的主观。”
我:“嗯……好像是……”
她:“后来我想到这个就开始好奇,别人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我懂了,这就是你开始模仿别人的最初原因对吧?”
她:“没错,我开始想了很多办法,最后决定还是用这个最笨的办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换个角度看。不过,这个换角度,要复杂的多。因为要换角度看的不是一件事,而是整个世界!最开始我先是慢慢观察别人的细节,然后记住那些细节的特征,再然后开始试着模仿别人、体会对方为什么这么做。说白了就是变成你模仿的那个人。模仿的时间久了,会了解被模仿者的心态,进一步,就会学会用对方的眼睛去看事物了,如果掌握的好,甚至可以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我:“有点儿象演员……不过,知道对方想什么这个有点儿玄了。”
她:“一点儿都不,我知道很多朋友不怎么理我是觉得我可怕,所谓附体只是借口,其实更多的是我知道他们想些什么,所以他们觉得很可怕。不过那会儿我已经接近更高级别的模仿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高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