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外国首脑出访我国,在首都机场,他面对迎候他的人们即兴演讲:"……我是个桥梁专家。一踏上这古老而美丽的国土时,我想,此行的唯一使命是:在两国之间架起一座坚不可摧的友谊桥梁。"
他微笑着,并挥手在空中划了一个拱形桥状。他那相得益彰的话语和动作,具有很qiáng的鼓舞人心的力量。
一代幽默大师林语堂一次参加某校的毕业典礼,很多人都发表一篇大论,轮到他讲话,已经十一点半了。他站起来说:"演说要像迷你裙,愈短愈好。"话一出口,席间鸦雀无声,片刻,爆发出哄堂大笑。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很可能会遇到下面的qíng形:
一个品行不良的熟人来缠住你,非要你借钱给他不可,但你知道,如果借给他就等于ròu包子砸狗有去无回;一个相熟的生意人向你兜售物品,你明知买下了就要吃亏。诸如此类的事你必定加以拒绝,可是拒绝之后,就要断绝jiāoqíng,引人恶感,被人误会,甚至种下仇恨的种子。
要避免这种qíng形发生,便要运用一些聪颖的智慧。
在德国某电子公司的一次会议上,公司经理拿出一个他设计的商标征求大家意见。
经理说:"这个商标的主题是'旭日',这个'旭日'很像日本的国徽,日本人见了一定乐于购买我们的产品。"
营业部主任和广告部主任都极力恭维经理的构想,但年轻的销售部主任却说:"我不同意这个商标。"
经理听了感到很吃惊,全室的人都瞪大眼睛盯住他。
销售部主任没有同经理争论那个带小圈圈的设计是否雅观,而是说:"我恐怕它太好了。"
经理感到纳闷,脸上却带着笑说:"你的话我难以理解,解释来听听。"
"这个设计与日本国徽很相似,日本人喜欢,然而,我们另一个重要市场中国的人民,也会想到这是日本国徽,他们就不会引起好感,这不是同本公司要扩展对华贸易计划相抵触吗?这显然是顾此失彼了嘛。"经理满意地点了点头。巧妙的话语虽只有几句,却胜过长篇大论。
对他人表示反对或拒绝,你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还要注意机智应变的技巧。如男人们有时会邀请女人共同赴宴,而一般的女子都会适度地保持矜持,因此,在这种qíng况下,答案多半是否定的。
既然要拒绝对方的邀请,在言词上自然要下一番功夫。但心地善良的你,很可能因此左右为难,不知如何启口。倘若对方是平日一同工作的同事,一旦拒绝,那么以后的工作势必增加许多困难。
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位男子对一位女同事说:"欢迎你一同参加!"说着便将音乐会的入场券递给她。这时,这位女子很想拒绝他的邀请,于是顺手从皮包里拿出日记本,打开看了一看说:"谢谢你的好意,不过很抱歉,今天我已和别人约定了。"就这样婉言拒绝了对方。
还有一则有趣的故事。有位男子邀请某女子一同饮茶用餐,而那女子却非常机智地回答对方:"我非常高兴,谢谢你,但是不是可顺道邀请小王和小张一同前往?因为我们原来约好下班后要一同逛街的。"这样一来,对方不是知难而退,就是大家共进晚餐了。
当我们无法直接拒绝别人时,不妨编一个足以使对方信服的理由,使对方不再坚持自己的意愿。
比如说用友好、热qíng的方式拒绝对方。例如,一位作家想同某教授jiāo朋友。作家热qíng地说:"今晚我请你共进晚餐,你愿意吗?"不巧教授正忙于准备学术报告会的讲稿,实在抽不出时间。于是,他亲热地笑了笑,带着歉意说:"对你的邀请,我感到非常荣幸,可是我正忙于准备讲稿,实在无法脱身,十分抱歉!"他的拒绝是有礼貌而且愉快,但又是那么gān脆。卡耐基告诉他的学员,在谈判中巧妙地机智应变,往往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谈判中出现障碍时,应当合理地运用对比说理,让对方认识到错过这次合作的机会将是多么可惜,从而打动对方。
对比说理是将己方公司与一些类似的公司作比较,突出本公司的优势,诸如产品质量高、售后服务好、jiāo货时间快等等,使对方从对比中明白你的优势。因为qiáng弱优劣的对比可以使事物之间的差异xing更qiáng烈地表现出来,从而在这种qiáng烈的反差中大大qiáng化优势,加qiáng对方的印象和认识。
1960年4月下旬,周恩来总理与印度谈判中印边界问题,印方提出一个挑衅xing问题:"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吗?"
周恩来总理说:"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远的不说,至少在元代,它已经是中国的领土了。"
对方说:"时间太短了。"
周恩来总理说:"中国的元代离现在已有700来年的历史,如果700来年都被认为是时间短的话,那么,美国到现在只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不是美国不能成为一个国家呢?这显然是荒谬的。"
印方代表哑口无言。
在周恩来的反驳中,用了两个对比xing材料来否定对方的观点。700年与100年相比较,你要否认700年而承认100年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其结果是承认100年就得承认700年这个事实。对比在这里产生了巨大的力量。
在谈判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qíng况,面对突如其来的提问和不合理的要求,顿时感到束手无策,无以对答。这时,如果随机应变,运用逆反思维、反向求因等方法进行巧妙解说,不但能有效地拒绝对方的无理要求,还可以使结论奇迹般地发生变化。
谈判是满足双方需要的利己合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需要不同,因而会呈现不同的行为表现。有的人喜欢在谈判中以战取胜,而有的人qiáng烈希望被喜欢,获得别人的赞赏。前一种人太好战,在谈判中很难与人合作,后一种人由于希望被人喜欢而不敢面对现实的冲突,是不善于拒绝的人。在商务谈判中,要采取对立的立场,或者拒绝对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qíng。
如果你掌握在适当的时候表示拒绝,你的谈判条件将会立刻增加。
80年代中期,美国有100多家中小银行倒闭,其中许多家倒闭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拒绝一些"不良贷款"。
关于谈判之道,一位专家曾这样说:"一个老谋深算的人应该对任何人都不说威胁之词,不发rǔ骂之言,因为二者都不能削弱敌手的力量。威胁会使他们更加谨慎,使谈判更艰难;rǔ骂会增加他们的怨恨,并使他们耿耿于怀地说话伤害你。"
当谈判出现障碍,需要表明自己立场的时候,不要指责对方,而要说:"在目前的qíng况下,我们最多只能做到这一步了。"如果这时你可以就某点作出妥协,你还可说:"我认为,如果我们能妥善解决那个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就不会有多大的麻烦。"既维护了自己的立场,又暗示了变通的可能。在这里用的词都是"我"、"我们",而不宜使用"你"、"你们"。
52书库推荐浏览: [美]戴尔·卡耐基 戴尔·卡耐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