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方略_[美]戴尔·卡耐基【完结】(161)

阅读记录

  2.实现低成本高效率“低成本”和“高效率”是管理者随时要牢记的两个基本概念。商业行 为的基础就是以最小投资创造最大的利益,信息工作亦然。以整理文件为例,一般市面上卖的纸制档案夹约 1 元,如果有 500 项资料,要花 500 元,有 2000 项就要花 2000元,再加上存放档案的柜子,仅是这些硬件就要大约几千元, 对私人资料整理来说很làng费,而收效如何却仍不得而知;有很多人放弃整理 资料就是因为这个因素。

  至于效率,除了检索和取用资料要快外,整理、保存资料的速度更要考 虑。使用从市面上购的档案夹时,还得把文件用打dòng机打dòng,再贴上一份目录,填上资料的内容。此外还得把不同规格的资料做统一处理,每一道手续 都繁琐而费时,每次整理资料时的不快,真让人觉得在làng费人生。一次又一次这样的费事耗时后,许多人都无法持久地整理资料,因此,一定得找出低 成本而又不làng费时间的资料整理保管系统。

  3.统一规格的意义 圣经上说:“为了不让人互相沟通,共同建造这座高塔,免得减损神的权威,神让所有的人开始说不同的语言,不再互通信息,且争吵起来??”。 这个有名的巴别塔的故事,说明了在现代社会中,如果信息规格不统一,人们就容易犯错且无法沟通。这种愚蠢的例子到处都有,以录放影机和 VHS 系 统来说,一直到最近才有统一成 VHS 的趋势,显然 BETA系统已经落伍,但在市面上还可以买到 BETA 系统的产品。这种厂商缺乏相容xing,几乎就等于现代 的“巴别塔”。不过 VHS 的音质的确没有 BETA的好,日本电视公司就爱用 BETA 带,但是:信息规格的统一与否,并不在于比较各种规格的好坏,而是重视规格间的互换xing;缺乏互换xing的规格,会阻碍多数人自由地使用信息。 在个人电脑的键盘设计上也出现同样的问题。现在最普及的 JIS 键盘并不符合生理学,因此有人发明出频繁动用拇指的键盘。而一旦熟悉了这种设 计,使用人几乎就不会使用国际通用的电脑或打字机了。这就好像不管英文是不是最优秀的语言,只要它一天是国际语言,学习英语就是现代商业人的 基本要求。选用电脑键盘也一样,不管xing能好坏,都得使用大多数人通用且兼容的机种。 选用大多数人使用的规格,是资料整理的基本条件。整理工作的第一步是统一规格,不同尺寸的纸张、文件是很难处理的;至少自己公司和部门使 用的电脑、文字处理机,应该统一文件和报告的格式、尺寸。规格统一是信息工作最重要的原则,但实际收集来的资料却不免有大小、长短、方圆不一, 因此必须事先统一规格。

  二、处理各类信息的技巧

  人事资料收集技巧资料工作是把大家都不知道、没发现或没想到的事实,用新的法则相互 贯穿,然后加以分析和综合,以拓展工作领域。在这种定义下,收集资料绝不是把老生常谈的常识集合在一起。因此在收集资料时,一定要打破自以为 是的想法。只有人才能真正打破这种陈旧的观念。要从“人”身上取得信息,最有效的方法是面对面沟通;通过这个方式,可以接触和证实沟通对象的所 言所行,这个“人”就成为获得信息的最有利来源。

  1.找到“人”资料的方法 要与人面对面沟通须注意五个基本技巧:(1)决定会面对象 找到合适的咨询人选,其实并不容易。不管是纯粹访问还是想请对方配合,都要预先做准备,把有关资料备齐,制定自己的拜访目的,并写下若gān 要点提醒自己。然后再分析搜集来的名单,找到合适人选。这个准备工作关系到以后面对面沟通的成败,不可轻视。

  (2)订约 订约是面对面沟通方式中最大的一个难关。就对方而言,这是一个他可以不做的工作、可以不见的约会。无端打电话与人订约,成功的机会并不大, 尤其对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想要在几分钟内把自己复杂的动机解释清楚,实在很困难。许多担任营销业务工作的人,一定都有这种体验。冒昧打电话联 络不相识的人,有时会给对方无礼的感觉,有时不妨考虑先以信函告知。信函内容应包括:a.请对方恕己冒昧;b.说明自己的身份;c.说明想要会面的 原因;d.列举面谈的内容;e.说明希望会面的时间;f.注明自己的地址、联络电话;g.说明信件到达后,会再以电话确定各种事项;h.这封信一定要写 得简洁有力,太冗长的信只会折磨对方,尤其是到私人企业采集信息,更要注意不要làng费别人的时间。信寄达之后的第二天,就可以打电话做第二次的 确认。有信件沟通在先,jiāo谈起来就不致于有麻烦。

  (3)准备工作 在会面之前,要先把沟通对象的背景和专业调查清楚,要收集有关的资料;如果对方曾有著作出版,要大略浏览,假如对方的著作很多,就要记得 翻阅第一本和最近出版的那本书刊。

  (4)拟好问题备忘录 因为沟通时间不能太长,所以要有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会面的打算。出发之前,记住在笔记本的第一页上,写下最急于解答的基本问题,做为备忘录。

  (5)会面沟通假如会面的时间是一个小时,在前 30 分钟之内,一定要问完所有准备好 的问题,并且把要点记在笔记本上。当然在谈话过程中,如果对方允许,也可以使用录音机,但是一定要记笔记,理由有三:a.录音机常会出现故障、 电池耗尽等qíng况,记下笔记可以分担部分风险;b.记笔记可以帮助自己思考。

  尽可能使用图解的方法记录,大量利用箭头、记号把对方的回话组织起来, 在会面过程中,新的问题会接连出现,而且经过图解也可以确认是不是遗漏了问题,这和速记是不一样的;c.记笔记可以表达沟通的诚意。如果只是把 录音机一摆,傻坐一旁呆听的话,对方会怀疑你到底有没有把话听进去,这会影响到沟通的气氛。就像夫妻、亲子、qíng人之间的谈话一样,也是需要若 gān身体语言协助的。

  记笔记时,要随时把疑点、新问题、个人的观点简略记在笔记栏外空白 的地方,经过前 30 分钟访谈后,就可以回过头来就这些感想和疑问,再和对方商讨。在后续这 20 分钟的会谈中,不妨逐渐加入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与对 方做一番讨论和jiāo流。如果事先没有处理好记录,是不可能进行这种谈话的,很可能问完问题就得赶快夹着尾巴走掉。经过思考后的讨论,不但自己能够 得到清晰的反应,对方也能察觉你的慎重,在谈话中得到理xing的反馈,也就更能维持融洽的气氛,对方或许会说出更多自己预料之外的信息。

  经过 50 分钟的谈话,双方已经建立了某种程度的熟悉感,在接近尾声的10 分钟里,对方的戒备心理略为松懈,这时候也是许多重大关键问题可以进 行解决的时机,要注意掌握。60 分钟会面结束后,可以合起笔记、关掉录音机,相互寒喧一番,然后告辞。通过这样的程序,双方已经有相当的jiāo流, 不但会产生一些亲密感,也为以后的往来留下良好的印象,这是面对面沟通和其它方法最大的不同之处。

  2.人物资料收集秘诀 管理者在进行人物访谈时,常要去了解他们的时代背景、成长过程、事业经历等。许多的事实、现象和趋势,往往是通过特定“人”的力量而改变 的,而这些“人”所具有的“力量”常和他们的成长背景有密切关连。前述 的卡文在 20岁的时候,曾经替一家刊物做人物系列的报道,每个星期要用摄 影报道的形式,将当周最有影响的新闻人物,做一个简单的人物小传。在五 年之内,他总共追踪报道了250 个人物,在工作期间就发明“山根式袋式档 案”这种整理信息的工具。此外,他还使用了其它的工具:(1)沟通诊断书在做人物系列报道之前,拟一份“沟通诊断书”,把 263 个问题做成一 张表夹在笔记中,这些问题是适用于任何一个人的;只要问了这些问题,任何一个受访者都有了大概的轮廓。这种做法,就已完成了部分资料的整理, 和对象沟通时还可以检查有无遗漏。这就好像飞行员在起飞前,一定要拿着检查表把所有仪器检查一遍一样。一旦完成采访后,把个人资料列齐,再把 这份“沟通诊断书”装入档案,就存了将近 300 位社会知名人士的基本资料。

52书库推荐浏览: [美]戴尔·卡耐基 戴尔·卡耐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