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15:女皇武则天_易中天【完结】(10)

阅读记录

  李治成了摆设,尽管冠冕堂皇。

  这样的皇帝,当得还有意思吗?

  没有。

  看来,元老和权臣已经尾大不掉,高宗皇帝则实际上大权旁落,一场厮杀也在所难免。羊群中总要有羊被杀,谁的尾巴大就杀谁,只不过李治下不了手。因为他才是尾巴最大的羊,长孙无忌则是大尾巴láng。只要见到那些láng眼,李治就心里发怵,舌头打结。除了一忍再忍,还能gān什么呢?

  这就是李治的苦恼。这些苦恼很需要向人诉说,更需要有人帮他走出困境,因为他无法克服xing格的弱点。但,又能跟谁商量,请谁出力呢?后妃们只知道争风吃醋,朝臣们又各自心怀鬼胎。年轻的皇帝感到了孤独。

  幸亏,上天把武媚娘派来了。

  已经很难追溯两人当年偷qíng的缘由。也许,武媚未尝没有投机心理,李治则多半出于xing的冲动。事实上,担任昭仪的那四年,媚娘正处于xingyù既旺技巧也高的年龄。她甚至根本不需要动什么脑筋,就能让李治yù罢不能。[7]

  后来她统治帝国,也一样。

  李治则很快就发现,这个女人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气质和魅力,正是自己求之不得的。她沉着冷静,深谋远虑,机敏果断,jīng力旺盛。不像自己,多愁善感,软弱任xing,优柔寡断,胆小怕事。相比之下,武昭仪反倒更像爷们。

  皇帝很为自己的发现而欣喜。这不就是互补吗?其实像李治这样羞怯内向的大男孩,原本就有恋母qíng结。正如那些男xing气质特别明显的,喜欢的女人往往一半像妹妹,一半像女儿。更何况年长三岁的昭仪既有长孙皇后的母爱,又有太宗皇帝的威严,简直就是父皇和母后再生。

  总之,武媚娘的港湾是温暖的,也是安全的,很适合李治这样的小船停泊。于是,高宗皇帝决心和这个女人一起来解决自己面临的三大难题。这才是他不顾一切也要把武昭仪推上后座的原因,也是长孙无忌等人无法理解的。因为他们的想象力有限,跳不出好色或惧内的窠臼,更想不到年轻的皇帝心中竟会有那么多的苦恼,那么多的纠结。

  至于武昭仪,大约也很庆幸,庆幸另一种意义上的棋逢对手。没错,如果李治的要求也像先帝,只要娇媚可人,不必jīng明qiánggān,自己就当不了女一号,也没戏可唱。她在太宗身边整整十一年而不得升迁,便是证明。

  皇帝的心思重,皇后的心机深。

  一场好戏也将开锣。

  [1]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七贞观十八年四月条。

  [2]见《贞观政要》卷四,《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七贞观十七年闰六月条。

  [3]见《新唐书·滕王元婴传》。

  [4]见《旧唐书·长孙无忌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九永徽二年闰九月条。

  [5]按《旧唐书·长孙无忌传》不载高宗与昭仪临幸长孙无忌府邸事,《新唐书·长孙无忌传》将此事系于送礼之后,本书据《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九永徽五年“是岁”条。

  [6]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九永徽五年七月条。

  [7]林语堂《武则天正传》称:虽在龙chuáng之上,也许武氏用脑时多,用qíng时少。其实像武媚娘那样的女人,连脑都不需要用的,本能就够了。

  小人也有用

  李治寄希望于武媚娘的,也正是她自己想做的。

  已经无法弄清这个女人的政治兴趣从何而来。但可以肯定的是,她对政治有着天生的敏锐和潜能。再加上女人特有的直觉,玩起来便得心应手,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比如奏请褒奖韩瑗和来济。

  表面上看,这事怪异。因为褚遂良是在御前会议上被高宗皇帝问起,才发表意见的。韩瑗和来济则明明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却偏要主动表示反对,岂非更加可恶?

  然而熟悉朝廷事务的武昭仪很清楚,按照隋唐两代实行的三省六部制,所有诏令依照程序都要由中书省起糙,门下省审核,并有权驳回皇帝的任命。韩瑗和来济便正好是两省的长官。他们唱反调,封后一事就无法昭告天下。

  创设于唐初,经过几朝发展,三省六部制已经成为国家运转的核心机构。图据本中华史第十三卷《隋唐定局》。

  更何况,按照制度,他们也是当然的宰相。

  显然,这两个人至少暂时不能得罪。相反,奏请褒奖韩瑗和来济,一方面可以显示自己宽宏大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分化瓦解反对派集团,还能保证两省在后面的法定程序中予以积极配合,堪称通盘考虑,左右逢源,一箭三雕。

  武皇后实在是太懂政治了。

  什么是政治?在帝制时代就是人事,就是帮派,就是权力的授受,以及利益的分配和再分配。因此,奏请褒奖韩瑗和来济只是缓兵之计,建立自己的队伍才是根本之策。何况武家班的人选也很现成,比如李义府和许敬宗。

  李义府跟来济一样,都是高宗做储君时的太子党,以文采斐然而闻名于世,当时并称来、李。但,来济耿直,义府谄媚,也yīn险,人称笑里藏刀,外号则叫李猫。[8]

  猫都是要偷腥的,李义府也一样。废王立武一事悬而未决时,长孙无忌不知抓住了这家伙什么把柄,打算把他贬到外地去。李义府惊慌失措,便问计于同僚王德俭。

  王德俭说:现在能救你的,只有一个人。

  李义府问:谁?

  王德俭答:武昭仪。

  李义府摇头:皇上想立昭仪为后,至今没有结果。武昭仪自己的事都办不好,还管得了别人?

  王德俭笑了:武昭仪不能如愿,是因为孤立无援。如果你能雪中送炭,肯定转危为安。别忘了,昭仪的事,就是皇上的事。你帮了皇上这个大忙,还怕长孙无忌吗?

  李义府如梦方醒,于是代替王德俭到宫中值班,当晚就向皇帝叩请废黜王皇后,改立武昭仪。这对于陷入困境的李治和武媚无异于拨云见日,李义府则鲤鱼跳了龙门。他被任命为中书省副长官中书侍郎,并以“同中书门下三品”的身份成为可以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国务委员。[9]

  万事开头难,李义府的投石问路也意义非凡。首先,皇帝和昭仪发现,朝臣并非一边倒,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就有了松动的可能,也就有了对李绩的咨询。其次,某些人看出其中奥秘,开始置身事外坐山观虎斗,比如尚书省副长官兼国务委员于志宁。第三,由于李义府的表率作用,一批见风使舵投机取巧的中高级官员公开站到了武昭仪一边,逐渐形成一股不大不小的势力,并影响局势。[10]

  这个团伙的代表人物,就是许敬宗。

  许敬宗是看准了风头才出手的。李绩那个不是态度的态度告诉他,朝廷必将分裂,皇帝、昭仪和司空的那一派才是旭日东升。因此,他一面到处散布李绩的说法,一面推波助澜大造舆论。他的说法是:宰相们乱管闲事。一个农民多收了三五斗,尚且要换老婆,何况贵为天子?[11]

  这话说得粗俗不堪,不过话糙理不糙,皇帝和昭仪也听得很入耳。何况许敬宗是有影响力的。他是当时著名的历史学家,又官居礼部尚书。依照唐代制度,六部尚书与尚书省左右仆she地位相当,号称八座,岂能等闲视之?

52书库推荐浏览: 易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