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男人和女人_易中天【完结】(55)

阅读记录

  青楼上的jì女,一般是艺jì,也有色艺双绝,两种服务都提供的。但无论如何,吟诗诵词、弹琴唱曲,仍是最主要的节目,也是青楼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没有艺术兴趣和艺术修养的客人,一般是不会光顾这里的,因为那会使他们白花许多“冤枉钱”。

  中档的jì院叫“酒楼”。这里提供的服务,主要不是“声色之美”,而是“口腹之乐”。酒楼的烹调和器皿都极其讲究,而且有衣着华丽、年轻貌美的姑娘陪酒。美酒佳肴,鲜汤甜点,弦管笙歌,莺声燕语,彻夜不息。当然,楼上也另有密室以供他用。一到晚上,这些酒楼便会“大红灯笼高高挂”,让人一看便知那是灯红酒绿的“红灯区”。

  低档的jì院叫“瓦舍”,是政府经营的廉价娼馆。至于民营的下等jì院,恐怕连瓦舍都不是,而只是一间破板壁房,叫“寮”;甚或只是一条破船,好听一点叫“舫”(高级的“花舫”则例外)。明代还有一种叫做“窑子”的地方,是连“jì院”都不够资格叫的,也许只能叫“娼窝”。一般是贫困小民,找一间破窑,弄几个丐女,luǒ卧其中,让过路人观看。看好了,挑一个,投钱七文,便可一泄其yù。所以,后来人们也将jì院蔑称为“窑子”,将jì女蔑称为“窑姐”,将匆匆行yín称为“打钉”,起源就在这里。

  窑子和瓦舍事,我们可以不去管他,因为那比较简单。青楼和酒楼就不一样了。人们到那里去,并不仅仅只是为了xing的需求。

  青楼的主要客户,是比较阔绰的文人士大夫,也有比较儒雅的商人和武夫。他们到那里去,主要是为了获得松驰和宁静,放松一下自己的身心,享受美酒佳肴和音乐歌舞,或者舞文弄墨,吟诗作赋。即便在那里过夜,也是为了在温香软玉中得到一种休息,以便把烦人的政务、扰人的功名和诱人的利禄暂时忘却,体验一种“宠rǔ皆忘”的境界。

  事实上,青楼就是为此而设计的。

  首先,青楼的选址就十分讲究,既要在市区,方便客人往来,又要不喧闹,以免影响qíng绪。一般选在可以闹中取静之处。最好是通衢大道之旁一小巷,曲曲弯弯给人“小径通幽”之感。门前最好有杨柳,取“依人”之义;窗外最好有流水,含“不尽”之qíng。宅内的建筑,也十分考究。厅堂要宽,庭院要美,前后植花卉,左右立怪石,池中泛游鱼,轩内垂帘幕。室内的陈设,更是jīng致,须有琴棋书画,笔墨纸砚,望之有如“艺术沙龙”,决非“ròu铺”。进入这样的所在,首先便让人心旷神怡,病气、晦气、疲劳之气,都会被扫得gāngān净净。

  其次,菜肴、点心、瓜果、餐具、酒盅、茶杯,都要十分jīng致而洁净。高档的青楼,都有特级名厨主理,服务也极其周到。菜是清淡的,酒是清淳的,茶是清香的,器皿是gān净的,再由一双双纤纤玉手捧了过来,莺声燕语,款款待客,全无俗人酒席上的吆三喝六,狂呼乱叫,能不是一种特殊的享受吗?

  第三,最重要的是,是这里有色艺双绝的姑娘。这些姑娘们都受过特殊的训练,一个个楚楚动人,仪态万方。尽管作为jì,她们终归是要“卖身”的,但高级的青楼jì女,也并不轻易献身;而不少客人到此,也相当地客客气气。因为和这些青楼女子见面、jiāo谈,听她们宛转的歌曲,看她们清新的字画,xing紧张便能得到极大的缓解。况且,修养极高的jì女,其自身的气质,也常会使人有不敢亵慢之感。比如宋代的徽宗皇帝赵佶第一次去东京名jì李师师家,就是又喝茶,又吃水果,又看风景,又吃夜宵,又香汤沐浴,折腾了老半天,才见到李师师一面。听了一支曲子后,连手指头都没碰一下,就回宫去了,而万岁爷还感到“意趣闲适”,十分满意。

  青楼不但是放松身心的好去处,而且也是欣赏艺术的好地方。事实上,在没有剧院、影院、歌厅、舞厅的时代,青楼是一个重要的艺术场所。尽管中国历来就有国家歌舞团,但那是专供皇上享用的,一般民众难得一睹风采。正所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民间人士要想欣赏比较高雅的歌舞,便只好到说起来并不高雅的地方去。古代的jì院,稍微上一点档次的,都能提供音乐舞蹈服务。不同之处,也许仅在于中低档的只有yín词艳曲,高档的则有清音雅声罢了。当然,客人如果高兴,也可以“卡拉ok”一番,有人伴奏,有人伴唱,有人伴舞,有人喝彩,这可是家里面享受不到的乐趣。

  有一个故事是广为人知的,尽管它并非发生在青楼,但却与jì女有关。这个故事说,有一天,唐代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人同行,在天寒微雪中来到旗亭。正巧,有十几个梨园伶宫和四个艺jì也在这里会饮。三诗人便相约说,我们悄悄地等着,看她们唱谁的诗多,谁就是大诗人。一会儿,一个艺jì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大喜,引手画壁说:“一绝句!”一会儿,又一个艺jì唱道:“开箧泪沾臆,见君日前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大喜,也引手画壁说:“一绝句!”一会儿,第三个艺jì唱道:“奉帚平明金殿开,qiáng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更喜,又引手画壁说:“二绝句!”。王之焕却指着其中色艺最佳的一个说,一会儿她要不唱我的诗,我这一辈子都不和你们争了。过了一会儿,最漂亮的那个艺jì果然开口唱道:“huáng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chūn风不度玉门关。”王之焕听罢大笑,对高适、王昌龄说,哥们,怎么样?我说得不假吧!

  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在没有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传媒的时代,jì女就是新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传播者之一。文人诗作一经名jì首唱,诸jì传唱,便立即家喻户晓,名满天下。前面说过的“评花榜”,是文人给jì女打分;而这里说的“旗亭画壁”一事,岂非jì女给诗人评职称?

  诗词歌赋靠jì女传播,音乐舞蹈靠jì女表演,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有着jì女的贡献,中国文学艺术的繁荣有着青楼的功劳。jīng湛的艺术和jīng致的建筑、jīng美的食品一样,也是吸引人们来到青楼的原因之一。

  青楼还是重要的社jiāo场所。

  中国人的社jiāo叫“应酬”。应酬这个词是由“酬酢”演变而来。“酬”是主人敬酒,是不够的,还要有陪酒女郎。醇酒美人,缺一不可,而青楼则恰好兼而有之。青楼女子,训练有素,既温柔多qíng,又口齿伶俐,弹得琴,唱得曲,说得笑话,还能打qíng骂俏。雅俗共赏,荤素杂糅,效果极佳。所以,古人的社jiāo活动,不少都安排在青楼,而对青楼女子口才的要求,有时还超过姿色。

  有两个例子很能说明jì女的口才。

  大约是明宣德年间,三杨(杨荣、杨士奇、杨溥)当国,同任内阁大臣,人称“三阁老”。有一次,三阁老有“应酬”,由一位名叫齐雅秀的jì女陪酒。齐雅秀为了惹人发笑,故意迟到。三阁老问她gān什么去了,她说在家里看书;又问她看什么书,她说是看《烈女传》。jì女看《烈女传》,自然荒唐之极,于是三阁老大笑说“母狗无礼”。谁知齐雅秀答道:“我是母狗,各位是公猴”。此言一出,闻者无不拍手叫好,拍案称绝。原来,“公猴”谐音“公侯”。三阁老位极人臣,权倾朝野,当然是“公侯”。但“公侯”与“母狗”相对应,又怎么听怎么是“公猴”。齐雅秀既戏弄了宰相,又不怕追究,当然极富巧智。如果往深里一想,则不难想到,满朝“公侯”,不过只是“公猴”;“冠冕堂皇”,不过只是“沐猴而冠”,那就真是鞭辟入里,妙不可言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易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