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弘羊果然很激动,颌下那部苍白的胡子一抖一抖,他沙哑着声音道,臣、臣、臣不赞同大将军的奏议。盐铁榷沽乃是先帝施行了几十年的政策,岂能说废就废?况且当今外患未平,匈奴依然猖獗,西北六郡列嶂如云,将士们都焦首黑面,枕戈待旦,日夜登城守卫,才能赢得长安的宁静。大司农调拨军费大部分还需要仰仗盐铁榷沽的政策,现在废除万万不可。大将军提出此议,想是一时过听奸贼谗言,疏忽了大计罢。
霍光阴鸷着脸,相比桑弘羊,他的声音要沉静得多。桑大夫此言差矣。自古父亲创业,儿子守成,这样的事不知凡几,治天下也是同样的道理。先帝当年也说过,不灭匈奴,将给后世子孙带来祸患。所以先帝虽然明知愚民无知,对连年征战颇有抱怨,仍然不改初衷,屡次出兵绝域,攻击匈奴,就是为了给大汉的新君留一个太平天下。即使愚民或者俗儒偏要谤毁先帝穷兵黩武,他也宁愿承受。先帝在晚年也非常悔恨,曾下轮台罪己之诏,期与天下士大夫更始。但仍旧没有立刻罢黜盐铁榷沽的原因,就是想把这件好事让给今上去办,希望今上能因此荣受美名。如果当真罢黜盐铁榷沽,天下百姓一定会欣喜若狂,对今上感恩戴德的。
大将军,话虽然这么说,但老臣就是不信,如果不罢黜盐铁榷沽,天下百姓就会不对今上感恩戴德。桑弘羊气哼哼地说。他心中有一股莫名的焦躁,脑子一时混乱起来,理不清思绪。
这句话似乎有点无赖,霍光心中大怒,这死老竖子,我就不信治不了你,好歹我还是执政大臣。他强行压抑住怒火,道,臣不敢这么说。但是皇帝陛下又何必拒绝更多的百姓赞美呢。陛下,臣再次谨提出一个折中方案,不如陛下制诏丞相御史,召集天下儒生和贤良文学,与丞相御史两府的掾吏辩驳,由陛下亲自监临,公正裁决,判断是非。
桑弘羊心底哼了一声,说到辩论,难道我还怕你们这些俗儒。我勤于盐铁之事几十年,对其中利弊的熟悉可以说是天下无出我右。而那帮俗儒不亲细事,只会高颂尧舜,开口仁义,闭口道德,说些貌似高深而其实丝毫无用的废话。如果廷辩,老夫一定要让那帮俗儒羞得一个个灰溜溜滚回家乡。
皇帝看着桑弘羊,亲切地说,大将军有此提议,朕以为甚好,桑大夫有什么意见呢?
桑弘羊稽首道,臣同意大将军的建议。
既然如此,那么此事就这样决定了。皇帝道。
霍光道,臣光敢请当廷议定诏书。
好,那么让御史制定诏书罢。皇帝道。
几个郎官在陛下摆好桃席案几,一个尚书史端坐草拟诏书。大殿上沉静无声,稍顷,诏书拟就,尚书史站起身来,高声朗诵道:
始元四年夏六月癸卯朔,尚书以请诏使丞相、御史与所举贤良、文学语,问民间所疾苦,择日齐列席未央廷中,辩论是非。所议奏上尚书,俟皇帝明断。
一个郎官从尚书史手中接过诏书,呈到皇帝面前的几案上。皇帝提笔写了三个字:制曰可。
第54章 大将军霍光(1)
少府若卢诏狱,少府徐仁、宗正刘辟强、光禄勋张安世、执金吾马适建、廷尉右监阎乐成等五人环坐在一起。在他们面前,跪着故廷尉李种。经过十多天的囚禁,李种原本肥壮的身躯现在起码瘦了一圈,原先整齐的胡须凌乱
不堪,大概他在狱中曾经受了不少苦楚。今天是朝廷官员第一次对他进行杂问。在刚入狱第一天,他就思忖着是否应该自杀。他很绝望,但是一时又缺乏自杀的勇气。当狱吏送来第一笥牢饭时,他决定绝食。如果过上一两天,霍光对此仍是不闻不问的话,他就知道没有一丝希望了,自杀是惟一途径。但是那两个狱吏好像得到了什么授意,第三天送饭后,就坐在牢门外互相聊天,说江南数郡普降甘霖,今年稻禾将会大丰收;未央殿中昨日还看见凤凰降落,太史、太卜占验,都以为是吉兆,皇帝可能因此大赦天下。李种听了心中顿时燃起一阵希望,如果这事是真的,那么自己就不必绝食自杀了;就算不是真的,狱吏这样在他面前说这个,也许仍是有人授意,暗示自己不必自杀。说不定就是霍光授意的。于是他开始进食,渐渐恢复了一点体力。但他这样养尊处优的人,哪里吃过这么难吃的食物,在狱中十多日,真是度日如年。
现在总算有人提审他了。而且其中徐仁、刘辟强、张安世、马适建他认识,都是中二千石的大吏,不过怎么有阎乐成?难道他竟然升为廷尉了?唉,自己以前还视他为亲信,对他那么重用,没想到一下子他就将自己出卖。他成功了,取代了自己的位置。是的,这确切无疑。让五位中二千石的官员审讯重要罪犯,是朝廷的惯例。阎乐成必定已经从千石升为了中二千石。他升得这么快,自然是有“告奸”这项大功。那么自己为什么还不死?还等着他来羞辱自己吗?
李种君,天子让我们几位来审讯你,你就老老实实把一切都招认了罢?张安世温文尔雅地说。
李种知道张安世一向为人谦让,心里一阵感动。我能招供什么呢?他下意识地脱口道。
当然是招供你的同谋了。阎乐成插嘴道。
我有什么同谋?李种诧异道,我的为人,一向以惨刻为大忌,当时只想做到施法平正。如果有同谋,岂不是真有所企图?我和益州三郡的反贼家属素未谋面,也从来没有什么瓜葛,用得着故意为他们开脱吗……请堂上四位卿大夫明鉴。
阎乐成在旁突然冷笑一声,李君,不管你是否故意,但是“鞫狱不直”这项罪名却是确凿无疑的,想要搪塞过去可没那么容易。况且当初你驳回三郡治狱爰书时,我曾当廷苦劝,你却一意孤行,执意背律令而行事。从这点来看,你就完全不是一时疏忽了,而是故意“鞫狱不直”。你身为廷尉,当知“故为”和“不知而为”两者的轻重罢。
李种抬头看着阎乐成貌似正直的脸,气得五内如焚。他挣扎着跳了起来,咆哮道,你这条恶狗,没想到这么阴险奸诈。老夫就是死了,也不会攀扯其他的好人。
谁要你攀扯?当时廷尉左监婴齐也和你一个鼻孔出气,当我不知道。所有爰书都是你们两个一起签署的……
李种鄙夷地望着阎乐成,不发一言。阎乐成突然暴怒起来,来人,给我将这老竖子按倒在地上鞭笞。
张安世抬手道,罢了。阎君请稍歇,李种虽然有罪,但毕竟是故廷尉,位为九卿,没有诏书不宜施以笞刑。李种君,是不是廷尉左监婴齐劝你故纵死罪的?如果是的话,君何必要自己独力承担呢?
李种叹了口气,道,既然犯了死罪,又何必牵连下属,就算自己能脱身,心里也难以自安。何况我身为廷尉府最高长官,本就应当承担罪责。
张安世温言道,我知道李君爱护掾属,不过如果婴齐真的劝君故纵死罪,而君一意为他开脱,那就不但是“见知故纵”这一项罪了,还得加上“罔上不道”这项罪,君可就要连累妻子啊。
52书库推荐浏览: 史杰鹏